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4 APR 展現食農教育成就 雲縣頒獎表揚首屆雲林縣食農教育貢獻獎 雲林縣政府今(17)日上午於縣府親民大廳頒獎表揚首屆「雲林縣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得主,且為展現113年度推動成果,讓更多民眾了解雲林縣食農教育發展,114年4月17-30日在縣府一樓親民展示空間舉辦「雲林縣食農教育成果展」,副縣長謝淑亞及農業處長魏勝德誠摯邀請各界踴躍前來參觀。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作為農業大縣,擁有豐富農產資源,推動食農教育不僅是責任,更是對下一代的投資。113年度縣府透過多元管道積極推廣,並首度舉辦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表揚,發掘並肯定優秀個人與團體。同時舉辦成果展更將寶貴經驗與成果呈現出來,期盼能藉此機會,讓更多人認識雲林縣在食農教育上的努力與用心。展現食農教育成就 雲縣頒獎表揚首屆雲林縣食農教育貢獻獎謝副縣長說,首屆「雲林縣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得主包括有:個人組:林記蔬果汁-林曉慧、乳牛獸醫師-龔建嘉、第一鰻波-嚴竹英;法人團體組:雲林縣農會、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雲林縣斗南鎮農會;民營企業組:教芋部商行、寰雲有限公司、展鮮農產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學校及幼兒園組:斗六市保長國民小學、北港鎮朝陽國民小學、口湖鄉文光國民小學,感謝各得獎者(單位)的努力,也期待能夠帶動更多的參與,為永續環境而持續努力。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本次成果展不僅是對113年度食農教育推動成果的總結,更是未來持續發展的起點。透過展示傑出案例與優良場域,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推動食農教育的行列,共同為雲林縣的農業發展與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努力。魏處長指出,雲林縣政府於113年度積極推動食農教育,除了帶食農入校園外,並致力於食農教育場域優化,辦理食農場域設備及教案優化補助,共有18場域申請。食農教育的推廣需要各界共同參與,透過本次成果展,希望能讓學校單位更了解食農教育的重要與實施方式,進而將優良食農教育理念與實務帶回校園,讓更多學生受益。雲縣府誠摯邀請所有關心食農教育的民眾及學校單位,於114年4月17日至4月30日期間,前來縣府一樓親民展示空間參觀「雲林縣食農教育成果展」,一同見證雲林縣在食農教育上的努力與成就。另外,預計於5月份開始受理申請114年度雲林縣食農教育場域優化補助,針對想要申請場域優化補助之農民亦辦理3場說明會及場域自我健檢,詳情請參閱雲林縣政府農業處粉絲頁。 發布日期: 114-04-17 更新日期: 114-04-22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雲林縣政府 食農教育法 食農教育向前行!! 這一部歷經6年蘊釀的「食農教育法」內容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將以「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等六大目標為核心推動方針,亦即全民共同實踐,注重健康飲食及支持國產農產品,促進在地經濟及農業之發展! 發布日期: 111-06-01 更新日期: 114-04-21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培力種子師多元推動食農教育 「食農教育,向下紮根」是一項刻不容緩,且需長期深耕的政策!農委會為呼應提高糧食自給率、減少糧食浪費、穩定供應安全糧食等全民訴求,期望透過對於飲食及農業關懷,強化全民對於農業生產、友善環境、食物選擇等飲食及農業文化的理解,藉此認識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等相關知識,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進而增進對國產農產品、飲食文化的信賴與支持,並創新臺灣農業多元價值。然而,「食」與「農」究竟如何連結?如何向下紮根?配合農委會「食農教育宣導計畫」,自106年度起由本場擔任雲嘉南地區食農教育宣導主體,以農業技能及知識為主軸,結合食農教育基礎理念,培力食農教育種子教師,期待種子教師回到校園能夠多元推動食農教育,嘉惠學子,讓食農教育向下紮根。 發布日期: 108-03-01 更新日期: 114-04-21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食農展藝 瓜果爭艷~2023瓜果食農嘉年華活動紀實 「2023瓜果食農嘉年華」於5月6日 (星期六),以「食農展藝 瓜果爭豔」 為主題,活動由甫獲「臺南市樂齡活動秀」第一名的山上區農會創新高齡班「山頂ㄟ水姑娘」均齡75歲爺奶們活力舞動揭開序幕,精采演出獲得熱烈掌聲。 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劉米山 副執行長致詞肯定本場持續辦理瓜果節活 動協助農產品行銷,也讚賞種苗業者培育瓜果新品種,更表示在擔任白河區區長時與本場互動良好,期待臺南改良場持續協助農民推廣行銷。 科技處王仕賢處長以回娘家的心情說 明瓜果節的活動歷史,由臺南市政府開始演變到現在臺南場的瓜果節,曾加入米食、雜 糧、果雕及廚藝競賽等,到今年以食農教育 為主題的呈現,對本場持續辦理活動的世代 傳承給予肯定,也感謝種苗業者持續共同辦理瓜果節活動,讓瓜果節更加精采呈現。 楊宏瑛場長指出,「2023瓜果食農嘉年華」由本場與臺灣種苗改進協會共同主辦, 農友社會福利基金會贊助辦理,睽違兩年, 以「食農展藝 瓜果爭豔」為活動主軸,配合食農教育的推動,呈現嶄新樣貌。 發布日期: 112-06-01 更新日期: 114-04-21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孩子們的開心農場~青農從點、線、面協助學校及農會推展食農 食農教育法已於2022年5月4日頒布施 行,以「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 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 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 業」等六大目標為核心。農業部提出食農教 育的總體策略,協同教育、文化、原住民族 等多個部會共同參與執行,協助各級學校透 過課程、膳食供應等相關宣導,進行食農教 育的學習體驗和實作活動,並將食農教育的 精神納入課綱。本場在食農教育的推動角色,除了食農 師資的培育之外,亦輔導雲嘉南地區有意推 行食農教育的團體,在活動前的籌備會議及 教學規劃上,需符合食農教育的內涵,從小 提升學童對於飲食、農業和環境之理解與 連結,強化對在地農業之支持。本文就本場 與社團法人臺南市優質農業推廣協會共同 推動食農教育過程為例,闡述青農可以如何 從點、線、面協助學校及農會推展食農。 發布日期: 114-03-04 更新日期: 114-04-21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雙溪春耕祈福插秧趣 學童體驗農業樂趣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與雙溪區公所推行友善、有機耕作及食農教育,在昨(12)日於雙溪區上林里辦理「114年雙溪春耕祈福插秧趣」,區內5所中、小學師生與民眾350人一同參加,以輕鬆有趣、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童與民眾親自參與親子米食DIY、插秧趣味競賽及春耕祈福儀式,在互動遊戲中探索農業的樂趣,培養對食物與環境的珍惜與熱愛。雙溪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與優良的農耕條件,早期是東北角重要的水稻產區,雙溪區公所為了延續農業文化並推廣友善耕作及有機農業,與農業局共同推動「學校走出教室、學生走進田間」的食農教育模式,透過互動式體驗,讓學童在玩樂中學習,親身感受雙溪區的農業與文化。今年特別規劃「插秧比賽」,學童與社區居民挑戰速度與整齊度,讓農耕變成趣味競賽,增添農業學習的樂趣;以及「親子米食DIY」邀請米食料理專家現場示範,由家長及老師帶領親手製作最中餅,讓學童們發揮創意,製作不同造型的最中餅,邊玩邊學;最後發放200份辣椒和九層塔種苗,鼓勵民眾親手種植,讓農耕的樂趣延續到家中,體驗「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食農旅程。雙溪區長林銚傑表示,雙溪區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透過趣味性的農業體驗與互動學習,讓學童實際操作探索農業的樂趣,培養對食物與環境的珍惜與熱愛。今年特別規劃插秧趣味競賽,讓孩子們透過競技方式學習傳統農耕技藝,以及在遊戲中學習團隊合作與挑戰精神。雙溪區除了春季的春耕插秧祈福、夏季的友善耕作荷花季、秋季的秋收慶豐年、冬季的山藥節等特色活動,每個週末還會在台2丙道路旁希望市集展售友善耕作蔬果,歡迎大家來雙溪支持在地小農耕作友善農產品。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市府推動永續與共好,透過推行友善、有機耕作及食農教育,以輔導特色農場、設計特色教案為核心,將農場教育資源與學校課程相結合,讓學生在實地體驗中培養食農意識與在地農業認同,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實踐永續農業共好的目標。除了與雙溪區公所合作辦理春耕、秋收活動外,也持續與地方創生團隊「注腳雙溪」及學校社團合作,讓學生直接與當地小農互動及至農田體驗,並參與社區創意料理故事餐桌、生態導覽及食農教育的活動,認識雙溪在地歷史、生態及農業的發展。歡迎追蹤臉書「新北市雙溪區公所-雙溪荷所在」關注最新消息、體驗雙溪在地特色農產及文化也可以至「注腳雙溪」臉書報名(https://www.facebook.com/Shuangxiculture.workshop),歡迎大家到雙溪體驗好山好水好農產。 發布日期: 114-03-13 更新日期: 114-04-21 新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北市政府 農改場在食農扮演角色-上集 食農教育法在111年4月19日正式三讀通過!農委會自105年起草研擬,積極盤點並整合推動食農教育相關行政計畫及方案,共同凝聚各界對於立法共識,並 於107年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未來十年推動方針中,希望促成食農教育立法,因此在各方的努力下,最終在111年4月19日正式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於是臺灣的食農教育終於有法可循了,賦與推動食農教育之經費及法源依據,使食農教育成為制度化 與系統性的社會規範,也象徵未來我國將以全民力量支持在地農產,寫下重要的里程碑! 發布日期: 113-03-01 更新日期: 114-04-18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農改場在食農扮演角色-下集 食農教育法在111年4月19日正式三讀, 象徵未來我國將以全民力量支持在地農產, 寫下重要的里程碑!本場在食農教育的推廣上扮演的角色及所做的努力,針對培力食農教育師資、辦理食農教育成果暨食物日活 動、協助轄區學校推動食農教育方面盤整說明。 發布日期: 113-09-01 更新日期: 114-04-18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農改場在食農扮演角色-中集 食農教育法在111年4月19日正式三讀,象徵未來我國將以全民力量支持在地 農產,寫下重要的里程碑!本場在食農教育的推廣上扮演的角色及所做的努力,針對編製教材、教具、書 刊、闖關遊戲組方面盤整說明如下:編撰國產農漁畜教材農業部有鑑於推動食農教育亟需正確 的引用教材,因此從107年開始,邀集轄下14個試驗改良場所發揮專業,各場逐年建置2項國產農漁畜產品、農產品安全教材資源,作為食農教育推動之重要基礎資源,自107年度至今,已累積建置百餘種國產農漁畜產品,並公開於「食農教育資訊 整合平台」供大家免費下載引用,本場研究人員發揮專業,負責編撰轄區特色作物 如:落花生、蘆筍、文旦、芒果、胡麻、萵 苣、不結球白菜、小黃瓜、蒜頭、高粱計完 成10項,112年度尚有椪柑即將編撰完成, 由農業部委託編印圖文並茂之科普教材, 以提供國內各級學校等單位推動食農教育 知識,可引用具正確性及科普化之教材。 發布日期: 113-06-01 更新日期: 114-04-18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汐止區農會推食農教育 週六體驗食農手作及古早童玩 【新北市訊】汐止區農會將於本週六(29日)於農會休閒中心園區辦理「水稻田插秧暨動手玩食農」活動,該園區是新北市第一座結合綠色照顧站、銀髮俱樂部、農事體驗及食農教育,具心靈療癒全功能的複合場域。現場有動手玩食農手作、古早童玩趣、小農展售及胖卡車試吃活動,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邀請民眾一起來休閒中心體驗食農樂趣。汐止區農會於民國85年將原舊有糧倉改造成銀齡休閒中心,占地約2,300坪;民國109年開始以打造全齡式的友善環境為出發點,成功復耕300多坪的水稻田供民眾進行食農教育體驗,農會為現已成都會區稻田幾乎絕跡的汐止區留下一畝田,以供老一輩回味古早農村記憶,也讓下一代的學童了解傳統水稻插秧栽培農事技術。也安排了動手玩食農手作,包括可食盆栽種植、手作草莓米布丁、手串咖啡豆手環及手作左手香膏等食農活動。另外還有滾鐵圈、沙包丟丟樂等古早童玩趣活動,皆可現場報名參加。現場也有青農及小農攤位展售茶葉、有機蔬果等農特產品供大家選購,農會也特別安排胖卡車試吃的活動,可免費嚐到山藥貢丸湯、蔥油醬拌汐心米及汐心情包種冷泡茶等農會產品,歡迎民眾到場品嚐農會精心製作的餐點及茶飲。汐止區農會理事長曾忠信表示,汐止區農會現已轉型為都會區型農會,近年除了農會金融服務外,也致力於農業推廣,落實社會責任,期盼藉由休閒中心辦理食農教育及綠色照顧活動,共同把關與創造環境的健康,活動相關訊息歡迎民眾追蹤汐止區農會「水稻田插秧暨動手玩食農」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sh6gCa5q/。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新北市致力推動農業健康市/式,持續推動有機、友善契作,降低碳排放,促進綠色消費,創造三生永續,與新北市各地區農會共同來打拼,不只為市民朋友提供最優質的農特產品,也替農友開拓通路,致力於推廣食農教育與綠色照顧,為當地農友、民眾及高齡長者提供貼心的服務和照護,將農業永續發展帶入社會責任的理念,創造綠色責任,也替市民朋友的健康努力奮鬥,建構農業、市民及生態共好的永續大健康環境。汐止區農會汐心情FB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hfa.for.farm 發布日期: 114-03-27 更新日期: 114-04-17 新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北市政府 家庭野餐日明登場 新北推闖關學食農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將於明(3)日在三重大都會公園幸福水漾園區舉辦「家庭野餐日暨園遊會」,邀請市民家庭在春日陽光下體驗親子互動與永續共學的樂趣。活動以家庭共學與永續教育為主軸,農業局也響應設攤,規劃主題攤位「甜蜜探險隊」,藉由有趣的食農闖關,讓大小朋友一同探索蜜蜂與蜂蜜的奧秘。「甜蜜探險隊」由農業局與在地蜂農鼎勝養蜂場合作設計,透過趣味闖關活動,引導孩子認識蜜蜂與蜂蜜的奧妙。闖關內容包含兩大挑戰任務:第一關「蜂蜜的健康魔法」,讓小朋友了解蜂蜜的營養價值與對健康的好處;第二關「蜜蜂的神奇運輸術」,介紹蜜蜂如何採集花蜜並製作蜂蜜的過程。現場還有安全的透明展示箱,讓民眾能夠近距離觀察蜜蜂的模樣與行為,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鼎勝養蜂場負責人吳憶宜表示,透過這樣輕鬆有趣的設攤方式,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了解蜂蜜的來源。也希望藉由這樣的體驗,讓孩子從生活中開始認識農業,學會珍惜食物與愛護環境,這就是食農教育最重要的意義。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市府持續推動永續與共好,透過推行食農教育,以輔導特色農場、設計教案為核心,將農場資源與學校課程結合,讓學生在體驗中培養食農意識與在地農業認同。透過家庭野餐日設攤,將農業知識帶入日常生活情境,讓孩子從有趣的互動體驗,從小建立對食物來源的理解與對土地的關懷,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實踐永續農業共好的目標。歡迎民眾到新北市的食農教育場域體驗豐富有趣的課程,相關資訊請至新北市政府農業局(https://www.agriculture.ntpc.gov.tw/information.php?p_id=114)了解各場域食農教育課程與聯絡資訊。 發布日期: 114-04-03 更新日期: 114-04-17 新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北市政府 以寓教娛樂方式共同推動食農教育 本場於4/16辦理第一梯次「食農教育推動研習」課程,本次共有38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民眾、學校老師或農民團體等參加。上午由陳哲仁副研究員宣導目前農業淨零排放相關政策及本場執行之循環農業相關計畫,接著由張倚瓏助理研究員介紹食農教育的內涵、教學資源及食農教案設計原理;下午由張勝智助理研究員介紹馬領薯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包括馬鈴薯起源、種植過程、生長階段、病害防治及食用馬鈴薯的注意事項等,並帶領參與者操作本場初步開發的馬鈴薯教具,透過分組討論形式給予相關回饋與建議,課程內容充滿寓教娛樂,豐富又有趣!現場與會者討論皆非常熱絡,並期能透過食農教育,讓參與者不僅能更加認識食物與土地之關聯性,亦能促進其更加關心自身的飲食與健康! 發布日期: 114-04-16 更新日期: 114-04-17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種苗改良繁殖場 三峽綠茶季登場 20場食農體驗推廣茶文化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與國立臺北大學攜手合作舉辦第五屆「三峽綠茶季—Hō你有春」食農教育野餐派對,集結在地茶農、農會與特色商家,在3月15、16日兩天市集中共有95攤特色攤位,讓民眾能夠一次品嚐、體驗並購買三峽最具代表性的綠茶產品。今年活動以食農教育為核心,規劃大茶包走水路文史遊戲、龍井茶揉捻體驗及食農特色市集,另外還推出20場次講座、遊程與茶旅走讀等綠茶季系列食農體驗,免費報名參加,讓民眾在輕鬆野餐的氛圍中,體驗食農教育的樂趣,深入了解三峽綠茶的多元風貌。今(15)日新北市政府副市長劉和然出席三峽綠茶季,向國寶大師黃文雄學習龍井茶揉捻技巧、體驗龍井茶食農闖關,並鼓勵民眾到食農教育體驗區,親身參與綠茶文化學習,深入了解三峽綠茶的傳統與創新發展。本屆綠茶季吸引超過3,000人齊聚北大校園野餐,後續也將推出20場講座、遊程與茶旅走讀等綠茶季系列食農體驗,像是「一起去茶園玩茶染」運用植物染將茶作為染料,親手製作獨特的茶染布品;「手捏茶碗體驗」動手捏陶土,製做屬於自己的茶碗在茶鄉喝茶。每場次30人,報名資訊可至國立臺北大學海山研究中心活動通(Accupass)平台(https://www.accupass.com/organizer/detail/2503040243013796637210)專頁查詢。另3月16日來綠茶季打卡就送大板根溫泉優惠券100元,限量200張送完為止。國立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表示,本校海山學研究中心不只致力於地方學研究,同時肩負在地社會實踐的重任,透過舉辦三峽綠茶季陪伴在地產業創生,建立在地特殊節慶「三峽綠茶季」。這次的活動即是展現學校、社區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結合在地利害關係人跨界合作促進三峽的文化與經濟發展,也打造成為臺灣一個獨具特色的永續城市「北大文化城」,實現SDGs11永續城市和SDGs17夥伴關係的精神。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市府與臺北大學合作辦理三峽綠茶季食農野餐派對,透過聯合在地社區、區公所、茶農與商家,以食農教育的形式,將兒童與青銀議題帶入活動中,讓民眾認識三峽綠茶的文化價值,並深化地方產業發展,市府將持續打造「共好」的生活宜居城市,推動地方經濟與永續發展。新北市農業局表示,市府推動永續與共好,透過食農教育與農業創生,與大學合作串聯多元夥伴,以豐富的體驗與食農教育講座,提供民眾品嚐及認識三峽綠茶的機會,讓更多民眾認識三峽獨特的茶鄉文化,推動在地農業知識傳承與永續理念普及,實踐永續農業共好的目標。除了深度體驗茶產業外,三峽區農會也預計在4月舉辦碧螺春評鑑,將推出得獎好茶,喜愛綠茶的民眾可以關注三峽區農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at.for.tea/),把握碧螺春最佳風味的時機。 發布日期: 114-03-15 更新日期: 114-04-17 新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北市政府 將農場搬進市府大廳 「食現未來」新北市食農教育展開幕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農業局8月2至12日新北市府一樓大廳辦理「食現未來F∞D Sustainable Future」食農教育展,今年主題以生態保育、友善耕作、食農教育等多項主軸,打造出永續未來城市的概念。展覽期間更有5場次免費的食農工作坊,8月2、3、4日場次日前已開放報名,8月10、11日場次將於今(30)日中午開放報名,歡迎親子踴躍參加。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延續去年以親子實體互動設計,將於8月2至12日辦理食農教育展,讓民眾邊玩邊學,還能領取展場限定小禮物。同時,也推出五場次的食農教育工作坊,民眾可免費報名參加。其中8月3日場次邀請五寮尖山羊乳的阿順,藉由插畫及趣味的學習單,講述山羊的生態及飼養日常。另8月11日場次則由牛埔有機農場盧苡甄擔任講師,牛埔有機農場以生產當季有機蔬菜為主,二代農場主盧苡甄也積極投入食農教育的推廣,藉「木頭長耳朵的故事」,生動活潑向學童講述摘種木耳的過程,活動不僅讓民眾體驗到農業生產的樂趣和辛勞,還增強對於農業和本地食材的認識,進而推動食農教育和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 五場次的免費食農教育工作坊,分別是08/02(五)11:00-12:00 財團法人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母雞的秘密(雞蛋料理DIY)、08/03(六)14:30-15:30 五寮尖山羊乳-山裡的羊咩咩(品嚐在地羊奶)、08/04(日)14:30-15:30 社團法人台灣永續家園協會-跟蚯蚓一起吃沙拉(認識大地清潔隊-蚯蚓)、08/10(六)13:30-14:30 牧蜂農莊-蜜蜂的寶藏(手作蜂蠟蠟燭)、08/11(日)14:30-15:30 牛埔有機農場-木頭長耳朵的故事(木耳觀察體驗),每梯限量20人,8月2、3、4日場次日前已開放報名,8月10、11日場次將於今(30)日中午開放報名(https://reurl.cc/OMdnd3),全部場次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現場候補。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表示,新北市推動農業健康市/式,透過食農教育照顧市民的身心靈健康,輔導農場建置食農教育場域、培訓師資與協助設計特色教案、媒合學校至農場實作,並且持續優化食農教育場域及課程,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食現未來F∞D Sustainable Future」新北市食農教育展將在8月2至12日於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展出,將農場搬進展場,帶領民眾認識新北市生態友善的農漁業場域!展覽、工作坊報名及新北食農教育場域資訊請至食農教育展網站(https://yeahyeah15.wixstudio.io/agr-edu-expo)及「新北市農業局-稼日蒔光」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gr.ntpc)掌握最新資訊。 發布日期: 113-08-02 更新日期: 114-04-17 新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北市政府 雲林蒜頭產量、品質俱佳 縣府、縣農會請國人多食用國產蒜 雲林縣是全國最大蒜頭產地,本季蒜頭進入採收尾聲。雲林縣農會、縣政府12日於東勢鄉舉辦「食物日 x 四健農事服務團,一起蒜蒜看」活動,親子體驗蒜頭採收、品嚐美食;縣長張麗善請中央政府進口蒜頭時,錯開國產蒜盛產期,維持蒜價平穩,保障農民耕作利益。大小朋友體驗採收蒜頭辛苦與樂趣。活動於東勢鄉昌南村蒜田舉行,縣長張麗善、議員吳蕙蘭、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東勢鄉農會總幹事丁介郁及各鄉鎮農會人員,還有來自桃園及縣內各地民眾一起體驗採收蒜頭辛苦與樂趣。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蒜頭種植面積佔全台灣總種植面積9成以上,現在已進入採收尾聲,縣農會於食物日舉辦這項活動,推廣國產蒜頭,鼓勵鄉親食當季、呷當令,多吃原型食物,健康安全有保障。同時也體驗農民種植辛勞,更珍惜食物。張麗善指出,台灣每年從將近9個國家進口蒜頭,她希望政府規劃進口蒜,必須錯開國產蒜產季,以免衝擊本土蒜價格,讓農民辛苦種植成果與利潤,獲得最好的保障。雲林縣本季蒜頭品質產量俱佳。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表示,今年氣候非常適宜蒜頭生長與結球,品質與產量都較往年好,目前價格平穩,希望消費者多採購國產蒜,食出健康,與食物好味道。陳志揚說,每個月15日是食農教育食物日,縣農會攜手各鄉鎮農會辦理「一起蒜蒜看」活動,將消費者帶進農田體驗,了解蒜頭生長過程,及農民如何呵護栽培農作物,從產地到餐桌珍惜食物。也謝謝台塑企業長期支持農業,共襄盛舉。雲縣蒜頭產量全國第一,縣府、縣農會舉辦採蒜體驗活動。今天活動吸引超過300名大小朋友參加,除了體驗蒜頭採收過程,主辦單位也安排「田間療癒植栽 DIY」,與水林小黑農精緻餐盒、雲農厚工黑蒜頭雞湯、雲饗豬台灣本土豬肉香腸佐現採東勢蒜頭片、曉雯脆皮雞蛋糕、烹小茶的甘醇茶飲等美食,歡度假期。 發布日期: 114-04-12 更新日期: 114-04-15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雲林縣政府 2025左鎮白堊節熱鬧登場!「山薯蕉合」推廣農村產業文化與食農教育 2025左鎮白堊節農村產業文化活動於今(12)日在左鎮驛站盛大登場,市長黃偉哲表示,今年活動以「三(山)薯公雙芭遊」為主題,結合當地特有的農作物山藥(山薯)、葛鬱金(粉薯)、樹薯(黃金薯),以及芭蕉與芭樂等農產,帶領民眾深入了解左鎮的農村特色,並體驗食農教育的樂趣。活動現場安排了豐富的藝文表演,包括來自在地學校與團體的舞蹈、國小音樂、小提琴演出,以及「山頂ㄟ水姑娘」展演,展現左鎮獨具魅力的農村藝術風貌。此外,還有「香蕉三薯搓搓樂」食農教育體驗,民眾可親手製作三薯水果湯圓,品嚐社區風味料理如破布子雞湯,並參與農村木工藝術DIY等多元互動活動。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左鎮區擁有獨特的白堊土地質,孕育出品質優良、種類豐富的農特產品,如竹筍、芒果、香蕉、芭樂、破布子、薑黃、山藥、樹薯及葛鬱金等。這樣的地質條件不僅賦予農產品獨特風味,也成為推動地方食農教育與文化觀光的重要基礎。因此,今年白堊節以「山薯蕉合」為主軸,從「食」的體驗延伸至「農」的實踐,完整呈現左鎮在地農業文化的豐富樣貌。活動也呼應「三章一Q認證」政策,鼓勵當地農民取得「有機農產品標章」、「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認證標章」以及「台灣農產生產溯源QR Code」,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心的農產品。現場亦設有農村再生社區展示區,展現地方社造成果與友善耕作的永續理念。農業局表示,為延續白堊節的熱度,左鎮區農會特別設計四季主題的《芭樂 x 破布子》食農教育體驗一日遊行程,包括:春遊(4月12日)-三(山)薯公雙芭遊左鎮;夏遊(7月)-果然有趣;秋遊(9月)-白堊秋之旅;冬遊(11月)-左鎮冬遊季。活動將由專業導覽員帶領遊客走訪「草山月世界」自然景觀區,實地了解白堊地形對農業與聚落發展的影響。行程中亦包含參觀百年老教會、平埔族文化遺跡、地方文史館、採果體驗、破布子醃製DIY與傳統美食製作等,讓民眾透過實地走讀,深入感受左鎮的農業底蘊與文化魅力。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親子家庭與各地遊客,一同走進左鎮,展開一場寓教於樂、收穫滿滿的四季農遊體驗! 發布日期: 114-04-12 更新日期: 114-04-15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樂遊新社鮮嚐枇杷!中市農業局輔導農會推出春日果園食農體驗與農遊 春天來臨,正是新社枇杷金黃成熟的時節!為推廣在地農業與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新社區農會推出「2025四季農業旅遊結合食農教育套裝遊程」,於今(9)日舉辦「樂遊新社 鮮嚐枇杷」活動,帶領遊客親手採摘飽滿多汁的枇杷,並品嚐以枇杷入菜的創意美食,享受春日田園之樂!農業局表示,新社區氣候怡人,自然景觀優美,地理環境優良,四季生產農作種類繁多,如枇杷、柑桔、葡萄、香菇、文心蘭等,新社區運用豐富的農業資源與休閒元素結合,提供遊客農業、自然生態、特色文化體驗活動機會,一年四季吸引各地的觀光人潮,亦是台中市休閒農業的重要發展基地之一。農曆春節過後,新社區除了賞櫻花外,枇杷也進入一年僅一次收穫的產季,此次活動結合在地特色農產與休閒農遊,創造農業生產走向休閒觀光化的產業整合,以提高農業收入,除了讓消費者走向大自然,真正體驗農村環境優美樸實風光,享受最新鮮水果,並期待帶動周邊產業及景點觀光,塑造翻轉農村的機會,推動農村加值與農業永續發展。新社區農會說明,3至4月正是枇杷產季,活動遊程讓遊客走進枇杷果園,親手摘下顆顆金黃飽滿的枇杷,體驗農村豐收的喜悅。此外,邀請主廚運用當季枇杷精心研發特色料理,將枇杷的甘甜與多種風味結合,帶來一場獨特的「鮮嚐枇杷饗宴」。「鮮嚐枇杷饗宴暨食農教育套裝遊程」中,推薦民眾可參加「漫遊新社 農遊趣」,體驗夢幻薰衣草森林、森林異國風味餐、採菇體驗,以及限時開放的枇杷採摘活動,5月至6月將推出「漫遊新社 四季行」全新農遊行程,邀請大家探索初夏體驗「脆桃醃漬DIY」及「樂活採桃趣」農遊樂趣,在大自然的環繞下,度過一場難忘的夏日農村之旅!今日活動,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大甲區農會總幹事黃瑞祥、大肚區農會總幹事趙信賓、石岡區農會總幹事張東海、台中地區農會總幹事廖述宗、龍井區農會理事長黃勝津、常務監事楊茂連、總幹事林裕議、新社區農會理事長劉建灼、常務監事張金寶、總幹事羅文正及理監事等人到場共襄盛舉,外埔區農會、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服務處、市議員蔡成圭服務處及吳振嘉服務處等均派員到場,一起共同推廣與體驗台中農遊饗宴。(4/9*12)*農業局 發布日期: 114-04-09 更新日期: 114-04-15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中市政府 「植物香氛」怎麼來?原來可以這麼簡單-林業試驗所「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親子自然體驗課程」 植物的花、葉、果實、樹皮等都藏著不同的氣味,可以被運用在我們的生活裡,但氣味真的可以被收藏嗎?只要瞭解植物簡單的萃取原理,在家也可以自己DIY,將植物的氣味提取出來,讓生活更有味道。林業試驗所在4月12日於「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 (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推出「『植物香氛』怎麼來?原來可以這麼簡單」親子自然體驗課程,透過對植物氣味的瞭解,利用簡單的器具,就可以將生活周遭的植物氣味萃取保留,將植物的氣味變成具香氣的純露,或風味獨特的飲品,這些因植物氣味產生的美好的感受,將隨著氣味被留存在大腦的記憶裡,隨著氣味出現,當時幸福感受的記憶也會被喚醒。林試所研究人員葉若鋆表示,本次活動設計採用水蒸餾法,選用簡單且容易操作的萃取器具,特別適合親子一起DIY;材料則選擇台灣原生植物-土肉桂,大家感覺熟悉的肉桂氣味,如蘋果派、肉桂捲,主要來自進口的鍚蘭肉桂樹皮,而本次活動使用土肉桂的葉片,讓人當下可感受別具在地特色的肉桂氣味。台灣原生植物擁有豐富多變的氣味,林試所的研究人員林建融在活動中,帶著大家用氣味認識了幾種台灣的原生植物,如犬香薷、艾草等。活動最後,參加的學員除了品嚐自己萃取出的土肉桂純露之外,還可以在有獎徵答活動中,獲得一小瓶生產於雙連埤山村的犬香薷純露。福山研究中心主任胡元瑋表示,林業試驗所每年均配合宜蘭縣政府主辦之綠色博覽會,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親子課程,不僅為綠色博覽會增添多元的活動內容,兼具簡單、環保、易執行等特色的DIY活動更可以讓民眾在家中自行運用。除了有助於提升良好的親子關係,更能培育孩童的自然素養,讓孩童與自然產生連結,也學習尊重自然裡的每一個生命。 發布日期: 114-04-12 更新日期: 114-04-15 宜蘭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2025農村好系列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 邀您一同感受 農村,真.美.好 「農村,真.美.好2025農村好系列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4月9日於農業部大禮堂舉辦,包含農村好物頒獎典禮、農村好店績優獎頒獎典禮及農村社區企業輔導成果發表,充分展現農業部多年來對農村在地產業的深耕與扶植。農村的美好,不僅來自土地的恩賜,更來自大家的努力與堅持 農業部表示,「農村好物」今年獲選業者比去年多將近一倍,顯示出農村產業創新發展的強勁動能。除了曾多次獲獎優秀學長姐,例如豐滿生技的「紅薑黃手打麵-紅薑黃芝麻醬風味」、味榮食品的「有機黃金麥味噌」,也多了50項首次獲選業者,如來自新竹新埔的「九芎湖愛玉吸凍」、臺南市玉井聯興青果生產合作社的「芒果乾」等。每年選拔都在發掘隱藏在農村社區中的寶石,農村好物選拔迄今邁入第十屆,已選出483項產品,共有314家業者獲選,這些農村產品都是我們農村夥伴所擁有創新及研發能量的證明。而獲選農村好物商品,都需符合使用臺灣在地原物料、合法場域生產、衛生安全法規及完整包裝標示等要求,讓消費者選的放心、吃的安心。企業扎根農村 轉動農村新價值 「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計畫」自105年起至113年累計輔導農社企241家次,從青年創業根留農村、社區組織轉型企業,或為經營到創新企業深耕在地,透過企業投入振興農村經濟,實踐與農村社區共好,促進地方再生活化。農業部與農社企夥伴並肩作戰,拼營收、挺在地,攜手打造更具韌性的農村產業生態系。本次在聯合展區呈現了多項計畫輔導成果,例如生產力升級、循環經濟、品牌形塑、新品研發及商業化包裝設計等面向。農村社區企業除提供社會服務給予農村高齡長者之外,亦以回饋現金方式投入農村社區綠色照顧服務,113年度回饋金額達257萬元,盡到社會責任並為社會形成一個善的循環。農村好店展新機,傳遞農村價值「農村好店輔導計畫」自111年起至113年累計輔導 97 家農村特色店家,進行場域優化及風格改造,提升農村特色店家的吸引力,進一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今日展出3家主題店改造成果,包括代表地方選物店的臺南市新市區農會、特色茶莊華陽茗茶,以及風土餐食代表粿家幫,透過空間改造優化,來客數平均提高4倍,並且持續成長。推動至今店家自我投資改造金額已逾 6300萬元,顯示農業部與農村好店攜手朝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的共同目標前進。農業部表示,透過此次「農村,真.美.好2025農村好系列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欣賞認「真」打拼的農村社區企業、感受農村好店所傳遞的「美」以及體會農村好物所把關的「好」品質,也歡迎對農村好物有興趣的民眾可上「農社企暨農村好物網」(https://rse.ardswc.gov.tw/) ,或至臉書社群「農村好店」、「農村好物」共同感受農村的美好! 發布日期: 114-04-11 更新日期: 114-04-11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食農教育 邁向成功 臺東農改場於臺東縣成功鎮忠孝國小辦理木虌果課程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為落實食農教育政策,本(114)年4月9日(星期三)於成功鎮忠孝國民小學辦理食農教育課程,邀請在地青農游桓宇先生擔任講師,參加學生與教師合計45人。課程內容以木虌果為核心,並透過製作雪Q餅的實作活動,讓學生不僅學習農業知識,也能從食材應用中深化對食物來源的理解。講師首先介紹木虌果的栽培方式、病蟲害管理與營養價值,並說明木虌果為雌雄異株的作物,僅有授粉雌株才能發育結出果實。實作課程中,講師詳細示範木虌果雪Q餅製作過程,指導學生將棉花糖加熱融化,加入木虌果與餅乾碎片攪拌均勻,最後塑形讓棉花糖凝固,就完成這道融合在地特色的美味點心,其獨特的色澤與風味,讓學童們迫不及待地想品嘗自己的手作成果。課後,學生興奮地分享心得,木虌果長得很特別,竟然可以變成好吃的點心,很好玩也很有成就感。參與的教師認為,此次課程將農業知識結合食材的多元應用,讓學生深入認識木虌果的價值,透過親手製作,感受到食材的美味,進而激發對在地特色作物的興趣。食農教育的推廣不僅提升學生對食材來源的辨識能力,同時也是建立人與自然環境的連結。鼓勵學校持續將活動融入校園課程中,藉此增進學生對農業的支持與參與。講師上課情形學生認真上課情形學生上課互動情形學生動手做雪Q餅講師指導學生做雪Q餅忠孝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師生大合照 發布日期: 114-04-09 更新日期: 114-04-09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共806筆資料,第13 / 41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1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第29頁第30頁第31頁第32頁第33頁第34頁第35頁第36頁第37頁第38頁第39頁第40頁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