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9 SEP 茶香飄飄親子樂 新埔社福中心邀大小朋友當揪茶隊 想來場與眾不同的親子冒險嗎?新竹縣新埔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精心準備一場茶園奇遇!今(14日)與在地「振慶茶廠」攜手舉辦「揪茶大隊」親子活動,邀請親子們戴上斗笠、拿起茶籃,一起穿梭在翠綠的茶園中,體驗採茶、製茶的樂趣,與大小朋友一同在茶香縈繞中抓住夏日的尾巴,留下難忘的回憶!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顧不上家庭時光,不少家庭因工作關係分隔兩地,孩子們由祖父母照顧。久而久之,親子關係可能會變得生疏。為了讓家庭重拾溫暖,縣府在全縣設立了五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就像五個溫暖的家,隨時歡迎大家來坐坐。這些中心努力編織一張「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的溫馨網絡,希望能成為每個家庭的堅強後盾。新埔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今天熱情邀約親子家庭,一起在茶園中玩捉迷藏、聞茶香及品茶趣。這不僅是一次採茶體驗,更是一次珍貴的親子互動時光。透過活動,社福中心希望能為每個家庭創造歡樂的回憶,讓親子關係在茶香中升溫,在歡笑聲中加深。新埔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接著在11月會舉辦另一場親子活動,將帶領親子家庭深度體驗採番茄,到關西的番茄農場尋找冬日的紅寶石,活動好玩又好吃,相關活動訊息請持續關注新埔區社福中心的臉書粉絲專頁(https://reurl.cc/2jYkln)或聯繫新埔區社福中心(電話:03-5891500#17) 發布日期: 113-09-14 更新日期: 113-09-18 新竹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新竹縣政府 土地公來保庇 趣味闖關宣導水保食農概念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今(14)日攜手南投竹山紫南宮、社寮文教基金會及18度C文化基金會舉辦「土地公來保庇.水保食農GOGOGO」宣導活動,活動現場透過水土保持、防災教育、生態保育及食農教育等體驗活動闖關,讓民眾理解水土保持與農村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活動邀請21個政府機關及民間團體共同宣導活動主題,同時,現場也集結了農萊市集,讓民眾有得玩、有得吃、有得買,更有得拿。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傅桂霖分署長表示,今年正逢921地震25周年,莫拉克風災15周年,加上7月凱米颱風對臺灣造成的災害,可以看出氣候變遷對人類的重大影響,因此,我們更應該讓民眾知道環境永續的重要性,現場與機關單位共同展示「水保防災」及「食農教育」主題,藉由多元科技虛擬實境遊戲與互動型態桌遊教具等活潑趣味的體驗關卡,不但能讓體驗者彷彿身歷其境,更讓民眾在寓教於樂的闖關體驗中,輕鬆學習到水土保持及食農教育的相關知識及理念。此外,113年水保食農異想世界繪畫比賽也在今天進行頒獎,來自各地的大小得獎畫家齊聚一堂開心領獎。今年首次與18度C文化基金會合作辦理繪畫比賽,以「土地公來保庇.守護家園做伙來」為主題進行繪畫,作品都十分優秀,無論是小小畫家或是不老畫家都充滿了想像力,把安全農村、快樂農村、健康農村描繪的多彩多姿。想知道更多活動資訊請上「農村小童」FB粉絲專頁查詢。21個政府機關及民間單位共同推廣 「土地公公來保庇.水保食農GOGOGO」活動農村水保署王晉倫副署長致詞(右1起)農村水保署王晉倫副署長、游顥立委服務處林燕菁、社寮文教基金會林吉郎董事長、18 度 c 文化基金會王又興執行長、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傅桂霖分署長農村小童帶著現場民眾歡樂跳舞(左1起)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方怡丹分所長、台中農改場楊宏瑛場長、農村水保署王晉倫副署長、南投分署傅桂霖分署長、社寮文教基金會林吉郎董事長體驗國產雜糧料理 發布日期: 113-09-14 更新日期: 113-09-16 南投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DIY體驗客庄食農風情! 中市「石崗柚見中秋音樂晚會」 金風送爽,柚香飄溢!中秋節將至,為慶祝豐收季節,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與石岡區農會共同輔導食水嵙休閒農業區,昨(13)日在石岡穀倉舉辦「柚見中秋音樂晚會」,邀請大家一同體驗石岡客家在地文化魅力。農業局指出,此次活動不僅推廣中秋應景水果柚子,並透過DIY柚子皮洗潔精傳達農業永續發展精神,晚間還有音樂晚會表演,一同度過濃厚客家風情的中秋佳節。農業局表示,此次活動地點石岡穀倉位於台中市石岡區,是一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古老倉庫。穀倉建於日治昭和17年(1942),曾為當地重要的農產品儲存和交易中心。經過精心修復和整修,如今成為一個融合歷史文化和現代功能的多用途空間。其古樸外觀和木質結構保留濃厚的傳統特色,而內部則設有展覽空間、手作市集和小型藝文活動場所。遊客可在此欣賞到各種展覽,參加工作坊,或者購買當地特色手工藝品。石岡穀倉不僅是瞭解當地歷史的窗口,也是感受當地文化和創意的好去處。石岡區農會表示,柚子品種豐富,包括文旦、白柚、紅柚等,每種柚子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為推廣石岡區生產優質文旦柚,讓民眾了解柚子的差異,此次活動在石岡穀倉安排介紹當季應景水果柚子,從如何挑選好的柚子,到深入了解各個品種柚子的特色。接著動手製作天然的柚子皮洗潔精,體驗DIY的樂趣,晚間欣賞精彩的客家歌謠、說唱藝術活動表演、品嘗農特產品,與客家樂團一同歡唱同樂。9月28日還有一場食農體驗與客家文化巡禮活動,歡迎來石岡感受客庄農村風情。昨日活動,包括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江俊龍、石岡區農會理事長陸明陽、常務監事吳維章、總幹事張東海、農業局專門委員黃春滿、股長劉仕弘、石岡區長劉素幸皆親自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蔡其昌、市議員吳振嘉、謝志忠等嘉賓亦派員參與昨日晚會。(9/14*8)*農業局 發布日期: 113-09-14 更新日期: 113-09-16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臺中市政府 食之有Way! 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 適逢食農教育法立法兩週年,農業部農糧署輔導大享食育協會於9月14-15日兩天上午10時至18時假松山文創園區四號倉庫辦理「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透過主題策展、互動裝置及市集設攤,並進行《享受吧!學校營養午餐》新書發表,跟國人分享學校午餐使用溯源食材成果,以及食農教育在校園與日常飲食的實踐,歡迎大家前往參觀,共襄盛舉。藉由校園食農教育強化學校午餐與農業之連結為達校園食材溯源目的,農業部偕教育部共同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政策,鼓勵使用有機、產銷履歷、優良農產品等標章或具有溯源農糧(水、畜)產品追溯條碼(QR Code)標示之三章一Q食材,是學校午餐普及以來,首次針對食材使用所做之重大改革。政策自106年2月起開始試辦推行至今(113年6月),經過數年的努力,全國國中小學校午餐已有98.7%為具標章(示)之溯源農產品。食農教育法是攸關我國食農教育擴大推動的重要法案,其中具指標性關鍵條文其中之一,就是將政府機關(構)、公營事業、行政法人、學校等應採用在地生產之農產品或以其為主要原料之食品入法。為落實食農教育法的要求,近年農業部農糧署以學校為核心推動食農教育,並就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加強推廣,鼓勵地產地消,不僅讓成長階段學童吃到來源明確、優質安全的國產農產品,藉由食農教育,讓學童瞭解國產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歷程,進而深化對國產農產品、飲食及農業文化之認同、信賴與支持。食之有WAY國產食材在學校午餐之實踐農糧署表示,此次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策展主題包含學校午餐食光機、尚臺灣的學校午餐─國產食材特展、學校午餐的一天,及25所跨縣市學校推動食農教育進行靜態成果展示,並設有餐點分析互動裝置提供營養建議與溯源食材資訊,食農教育市集區則由營養教育推廣、農業生產與加工單位設攤,以及10餘場免費講座、手作體驗及闖關換好禮等活動,除展現學校與民間推廣食農教育的動能,也呈現近年農業部與教育部攜手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的成果。大享食育協會近年亦配合農糧署推動學校使用在地食材,辦理國產雜糧、蔬菜等校園食農教育,及臺日學校午餐食譜交換國際交流等多項活動,累積超過500份以國產食材為原料之學校午餐食譜,特彙集成《享受吧!學校營養午餐》食譜專書,並在今(14)日博覽會同步新書發表。本次活動不僅讓民眾瞭解國產食材在學校午餐實踐情形,亦是向學校午餐從業人員及教育工作者致敬。邀請大眾前往共襄盛舉,讓食農教育從校園出發,也走入生活,一同關心自己的日常飲食及食材來源,成為永續飲食與友善環境的實踐者。 發布日期: 113-09-14 更新日期: 113-09-16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糧署 一同加入食農教育,成為食農專業人員 本場於9/10辦理5小時的「食農教育推動方向及實務解析」實體課程,本次共有27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民眾、學校老師或農民團體等參加。上午由陳乃華助理研究員介紹食農教育政策、法案及推動方向;由張勝智助理研究員介紹本場食農教育推動情形,並帶領參與者試用本場初步開發的馬鈴薯教案及教具,包括拼圖、桌遊、圖卡等,並透過分組討論形式給予相關回饋與建議;下午由好樂農莊江嘉維莊主分享其從事食農教育之歴程及經驗,並讓大家瞭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現場與會者討論皆非常熱絡!大家針對本場設計之食農教育多元化教材都給予許多豐富的回饋意見,並分享許多各自從事食農教育所遭遇的困難,期能透過本次課程讓大家對食農教育政策發展及意涵有更深入的瞭解,也能透過彼此的經驗分享讓與會者獲得更多的知識及資源,期盼大家能順利取得食農教育專業人員~投入食農的領域,成為最佳生力軍。 發布日期: 113-09-12 更新日期: 113-09-12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種苗改良繁殖場 中市優質紅龍果評鑑揭曉 外埔區徐桂敏奪冠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為維護消費者食用安全、推廣台中市優質農特產品,讓消費者安心選購在地優質的紅龍果,輔導外埔區農會今(10)日在該會舉辦「113年度台中市優質紅龍果評鑑活動」,藉由果品評鑑活動支持在地優秀農友,推廣優質紅龍果。此次共計有60組產銷班農民報名參賽,經評審委員仔細品嘗評分後,由外埔區徐桂敏勇奪冠軍,成為今年度的紅龍果王。農業局表示,為持續提升台中市紅龍果果品品質,此次評鑑特邀請農業部農糧署、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及國立中興大學等農業學術研究機關專家擔任評審,根據紅龍果外觀果形、重量、質地風味及糖度等項目進行果品評鑑,冠軍為外埔區徐桂敏,可獲得獎牌及獎金2萬元;亞軍為外埔區饒黃節及外埔區簡莉穗,可獲得獎牌及獎金1萬2,000元;季軍為外埔區劉興陽、外埔區賴玉郎及外埔區徐健勝,可獲得獎牌及獎金5,000元;優勝分別為東勢區徐正識、外埔區湯玉蘭、外埔區陳歆妤及外埔區劉興政,則有獎牌及獎金2,000元。農業局指出,紅龍果為仙人掌科作物,原產於墨西哥、瓜地馬拉、加勒比海等中美洲地區,由荷蘭人引進台灣栽種,有芝麻果、仙蜜果等別名。紅龍果成熟後依果皮及果肉顏色可分為紅肉種及白肉種,台中市以生產白肉種紅龍果為主,產期為每年6月至11月,果實呈橢圓形,果皮狀似龍鱗,鱗片修長且紅色中帶著鮮綠色,口感清甜爽脆,是炎炎夏日中,非常消暑的優質果品。農業局表示,此次評鑑為白肉種紅龍果,台中市紅龍果種植面積達134公頃,年產量3,344公噸,主要栽培在外埔、東勢、后里、石岡等區。台中市生產的紅龍果口感清爽、肉質鮮脆,帶有淡淡的清甜香氣,是營養豐富且富含膳食纖維的健康果品,適合大朋友、小朋友一同分享品嘗。目前正值紅龍果最好吃的季節,歡迎市民朋友們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香甜可口的紅龍果,把握機會搶鮮品嘗當季最優質果品。今日評鑑活動,市府方面由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出席,外埔區農會總幹事李錦東帶領農會團隊參與,后里區農會、沙鹿區農會及東勢區農會也派代表共襄盛舉。評審及長官來賓合影 發布日期: 113-09-10 更新日期: 113-09-11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中市政府 2024麻豆文旦節9月7-8日柚兒園登場 2024麻豆文旦節9月7-8日兩日在麻豆區農會柚兒園舉行。市長黃偉哲表示,時序入秋,也是品嘗文旦滋味的好時機。本市麻豆為全國最大文旦產區,品質優良遠近馳名,市府及農會長期輔導並推廣柚農以安全健康、友善環境的理念生產高品質文旦,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近年在農會以現代化科技設備加工輔助下,研發眾多文旦系列產品,讓麻豆文旦打破季節限制,以多樣化的商品出現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翻轉文旦鮮果食用的既有概念。 農業局代理局長陳仲杰指出,本市麻豆文旦種植面積838公頃,品牌形象深植人心,除有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外,也歸功於農友辛勤的用心栽培,持續擦亮麻豆文旦金字招牌。近年來農會也積極開發文旦產品,今年更打造專屬品牌概念館,結合現有的加工場、處理場,讓遊客只要走進柚兒園,就可了解麻豆文旦產業,還可品嘗富有柚香的餐飲及茶點等輕食,相信整座園區的規畫也將為麻豆文旦產業開發不同客群,吸引不同年齡層的遊客蒞臨,也讓消費者體驗文旦產業豐富多元的面向。 農業局表示,今明2天的活動由麻豆農會邀集30攤在地文旦展售,並提供宅配到府及OK店到店服務,購買滿額還可參加摸彩。另外還有限量文旦商品組合整點5折特賣、品牌概念館餐飲、文旦相關產品9折等優惠。此外,活動也規畫闖關遊戲、料理教學、試吃及園區導覽解說。歡迎民眾秋遊麻豆,來一趟品味文旦美味之旅。 發布日期: 113-09-07 更新日期: 113-09-09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中市太白社區泉鄉芋稻節推廣活動登場 帶領民眾認識芋頭的一生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及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共同輔導大甲區太白社區發展協會,今(8)日於九張犁休憩園區辦理「113年度太白社區泉鄉芋稻節推廣活動」,在翠綠田野風光中,帶領民眾認識在地歷史文化及農產業,品嚐各式美味芋頭小點,感受「芋稻」樂融融田園風貌。市府農業局表示,盼藉此推廣太白社區農村風光,促成農村再生與在地經濟雙贏。今日活動在晨光下揭開序幕,邀請在地居民及遊客一同漫遊鄉間田野小路,沿途可遠眺火炎山及鐵砧山山景,在徐徐清風吹拂下欣賞隨風翻騰的綠色芋、稻田,並在農業達人帶領下認識芋頭的一生,從栽種到採收過程,推廣由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理念。社區也準備芋頭特色料理讓大眾品嚐在地農產好滋味,並邀請大小朋友一同動手體驗製作美味的芋頭點心,如芋圓、芋頭酥、芋餅、芋條等,瞭解芋頭料理的諸多變化,現場還有小農市集展售當季新鮮農產,進一步行銷當地芋頭及其他特色農產。農業局說明,太白社區以稻米與芋頭為社區主要產業,區內三座壯觀堤防火炎山、六股、九張犁,除了保護村莊免受洪水侵襲,並在洪水退去後留下肥沃的土壤,並在清澈冷泉澆灌下,生產品質極佳的有機米及有機芋。社區到現在仍保有優美的田園景致,隨處可見白鷺鷥與烏鶖在田間嬉戲覓食,收成時,成片稻浪及芋葉翻滾,展現天地間大塊之美;期望透過活動讓大眾認識和體驗太白社區之美與活力,達成農村再生與在地經濟雙贏,歡迎國人前來體驗農村悠閒風光。今日市議員施志昌、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股長劉仕弘、太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何恭文、總幹事吳政峯、太白里長游招滿、立法委員蔡其昌服務處及議員楊啓邦服務處皆派員到場致意。(9/8*10)*農業局 發布日期: 113-09-08 更新日期: 113-09-09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中市政府 化身食農教育講師 營養午餐每週2次有機米 新竹縣長楊文科今(6日)特別前往北埔國中,關心新竹縣推動學校營養午餐採用在地有機米之成效,楊縣長化身食農教育講師,開辦有機米小學堂,講解竹縣有機米從地力培養、品種選擇一路至灌排水管理及收穫的過程,一刻不能馬虎,讓學生了解有機米的栽種過程及推動有機米對於環境的重要性,並陪他們一起享用營養午餐,品嘗在地有機白米及在地有機蔬菜!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推動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113學年度除了午餐費調升10元,更提升新竹縣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及驗證食材之比例,目前每週供應兩次有機米、每學年供應四次在地季節水果及一次在地水產品。農業處輔導農民栽種有機米,每學年供應有機米量約480噸,希望透過選用在地及有機食材入菜,縮短食材到餐桌的距離,支持在地優質農業發展,除了照顧在地農民,更讓竹縣學童享用到健康安全且營養美味的午餐,讓學生「越吃越壯、越吃越聰明!」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為了讓孩子吃出幸福與健康,縣府投注許多心力與預算,教育局推動聰明營養午餐以來深獲家長支持與學童喜愛,新學年開始,學童午餐吃得更優質了,增加一週供應兩次有機米,也推動校園「多吃一口飯」運動,從食農教育課程扎根,藉由對米食文化及在地農產的深入認識,加深孩子對在地環境與產業的認同感,鼓勵學生多食用在地有機米。北埔國中校長巫季烈指出,感謝教育局及中央協助申請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學校擴建後的中央廚房明亮潔淨,是一個融合在地特色及建築美學的現代化廚房。這次的有機米入餐政策,開學前學校及廠商皆加緊作業,已備好充足的有機米數量,學校營養師也絞盡腦汁開出豐富營養的美味菜單,有機米搭配少量全大麥片、全燕麥片、糙薏仁、紅豆、綠豆等,除了增加有機白米需求量,也能吃到未精製的全榖雜糧類,豐富且多元的菜單相信能征服學生的胃口。北埔國中九年忠班的徐同學表示,營養午餐很好吃,每天的飯菜大家都會吃光,不會有廚餘;陳同學也分享,有機米比較有營養,吃了之後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頭腦更發達,是非常好的政策。 發布日期: 113-09-06 更新日期: 113-09-09 新竹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新竹縣政府 嘉義市全國首創增設午餐食育組 推動學校食在心安 嘉義市有感午餐管理及供應品質的重要性,於113學年度起率全國之先增設午餐食育組長職務,各校由專人辦理學校午餐業務。黃敏惠市長也於今(4)日前往北園國中與學生共進午餐,並聆聽食育組長說菜與分享獲得午星獎之心得感言,除了讓午餐吃得安心健康,也顯現嘉義市「事事是課程,處處是教育」。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自民國100年起便首創各校自辦午餐廚房,在營養師、用心的廚媽、午餐秘書共同努力下讓同學在最好地環境享用午餐。午餐秘書在提升為食育組長後,更可以整合食育教學,從食材背景到烹調方法等,讓我們明白餐桌也可以是書桌,是隨時可以汲取知識營養的地方。黃敏惠市長也提醒,除了享用好吃的午餐以外,運動更是重要的一環,鼓勵學生多吃多動,才能擁有健康的好身體。黃敏惠市長補充,在「食品安全,基本人權」的原則下,提供安全無虞的學校午餐是教育團隊責無旁貸的職責,原午餐秘書就是扮演站在第一線為師生把關食安的關鍵角色,透過確保食材來源明確並提高國產食材自給率的作法,供應學生均衡健康的飲食,並建立珍惜食物減少浪費的觀念,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也為新永續出發奠定良好的基礎。而為了強化學校午餐管理作為,嘉義市特別自籌預算率先全國增設一組來專責學校午餐、廚房管理、飲食教育等相關業務,以利人員長留久用,並彰顯嘉義市對食安議題及師生健康的重視。教育處郭添財處長表示,嘉義市國中小全數自設廚房自辦午餐,學校供餐不僅數量龐大而且作業繁瑣,還須符合供膳時程、食品安全等要求,這都有賴午餐秘書長期的付出與投入才能克盡其功。此次修訂嘉義市國民中小學行政組織編制表,增列「設有廚房自辦午餐供應本校(或他校)之學校,得於學務處增設一組,並置組長一名,負責學校午餐、廚房管理、飲食教育等相關業務」之規定,即在於肯定午餐秘書的角色功能,並賦予落實學校午餐管理的職責。北園國中謝宜岑校長表示,午餐秘書增設為組長職務除有助於專業分工確保午餐品質外,更能深化推動食農教育及飲食教育。學校今年參選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3年學校午餐科技創新計畫-午星獎學校午餐菜單」,即在午餐秘書的用心規劃下以高鈣料理及廚餘減量獲得「午星獎」的肯定,而透過餐前為學生說菜的方式,更有助於培養感恩惜食的觀念,經由減少浪費來愛護地球資源。今日食育組長說菜,介紹主食「葡國雞」的由來,趣味且富教育意義,組長也感謝黃敏惠市長,透過增設食育組的制度設計讓午餐管理更加專業化、制度化,嘉義市也在全國樹立標竿。 發布日期: 113-09-04 更新日期: 113-09-09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嘉義市政府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夏日裡的紅寶石 7月13日鹿港鎮農會結合樂採果溫室觀光農場辦理「夏日裡的紅寶石」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認識番茄品種、體驗搭棚、種植、採摘番茄、焢窯等,並進行繪本互動、春夏水果介紹及紅寶石水果棒棒糖DIY等活動。樂採果溫室觀光農場場主為黃益霖青農,每年都有推出新的設施,產季時可以採收四種蔬果:草莓、結球萵苣、番茄、玉米筍,所有農作物都是不噴藥的,園區內設置了相當多可以放電的遊具並圓夢了小朋友的夢想玩泥巴,一定要預約控窯,有超豐富的豪華海陸套餐、限定烤雞、超特別的阿嬤灶咖控窯火鍋,建議穿不怕髒的衣服,一起來大玩特玩囉!! 發布日期: 113-07-13 更新日期: 113-09-05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桃市免費營養午餐採用在地食材 桃市免費營養午餐採用在地食材 獲師生家長肯定 張市長期勉食農教育永續發展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8)日下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農業局「桃園市政府食農教育推動現況」專題報告後表示,自他上任以來,市府推行公私立國中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政策,並著重營養午餐品質,目前市府積極推廣使用在地食材,不僅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也能兼顧學校午餐食材安全,請農業局與教育局持續努力,推動本市食農教育永續發展。蘇副市長表示,學校營養午餐是行銷桃園在地食材的好平臺,讓營養午餐好吃、營養並降低剩食率,是市府致力追求的目標,並建議可加強建立回饋機制,讓享用學校營養午餐的學童有意見回饋的機會,進一步讓團膳業者強化校園餐食品質,建立良性互動關係。農業局指出,市府於去(112)年成立「食農推動委員會」,訂定之「桃園市政府112-116年食農教育推動計畫」已於今(113)年5月獲農業部核定通過,將分為短、中、長期目標,透過整合資源,達到建構食農教育推動體系、建立在地食農教材資料庫與建立在地推動網絡,以及提升食農推廣效益等三大目標。另外,市府也訂定「桃園市傑出貢獻獎獎勵辦法」,透過地方初評機制,獎勵從事食農教育工作具有貢獻者,初選前三名將分別獲得5萬、3萬及2萬獎勵金,並公開表揚,激發優質食農教育工作者榮譽感,促進食農教育永續發展。農業局也說,市府與18家團膳業者合作,由農會輔導契作農民提供在地蔬果、黑豬肉、韭菜、綠竹筍、蓮藕、筊白筍、地瓜等桃園在地特色食材,打造美味營養午餐,截至今年7月底已採購509萬9,820公斤,推動以來學校師生及家長滿意度高達91.1%。農業局將持續提升家庭餐桌、校園營養午餐的品質與內涵,積極與各機關、農會、青農及休閒農業區合作,讓食農教育更精彩多元。此外,桃園食農教育也結合科技農業,鼓勵校園農場導入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透過架設環感器、控制器、遠端智慧灌溉等,達到省工省水效果;另運用農業物聯網結合環境監測數據,對應植物生長狀態,以科技方法蒐集不同農作物的光照、土壤濕度、溫度及病蟲害情形,累績學童農業知識與經驗。目前桃園已有38所學校投入,讓食農教育更智慧。 發布日期: 113-08-28 更新日期: 113-09-02 桃園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桃園市政府 連結地方認同新世代 臺東青年縱谷食農走讀 從小鎮創生到青年培力 為使臺東青年熟悉地方文化、加深地方連結,臺東縣政府辦理「2024臺東青年走讀見學」計畫,自5月起推出四個場次的「青年走讀活動」,第三梯次「食農品牌與小鎮創生」,前往池上鄉與鹿野鄉進行縱谷品牌參訪,以臺東主要的兩個經濟作物稻米及茶葉作為主軸,帶領著30名學員認識縱谷兩個鄉鎮,參訪了建興碾米廠、多力米、穀倉藝術館、池農稻穀拍打棒DIY和女兒不懂茶;不僅是得到產業知識的挹注,更有著最實際的體驗感受,讓兩位青年的分享,投射出臺東可能性的另一面貌。縱谷食農走讀由最北端的米鄉池上出發,四代傳承的家族碾米廠,聯合眾人的力量,催生池上米認證、小鎮美術館,還讓「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成為眾人引頸期盼的縱谷節慶。建興米廠第三代的梁正賢,有著池上發展靈魂人物之稱,此次也全程導覽解說,更意外地與東大文休系陳同學成了忘年之交。陳同學來自雲林,家中種植花生,同樣是耕作傳統作物及務農後代的標籤,讓兩人相談甚歡;兩人談論現今的農業銷售及產業概況,直到活動結束後仍持續暢談,陳同學還獲贈書籍,作為前輩勉勵後進的禮物。鹿野茶區因夏秋季節日照強,易讓茶葉有苦澀味,加上海拔不高,和台灣高山茶無法平起平坐。紅烏龍橫空出世後,扭轉既有的環境劣勢,打造出熟果香的特色茶,甚至還加大夏茶的採收量,是東部的產業經濟奇蹟。多力米的瑜容商業頭腦好,接手家中部份事業體,不僅開發米加工品,更開創餐飲和住宿產業。女兒不懂茶的廷瑀得了製茶獎,著手將父親的有機茶園轉化為潮流生活飲品,品牌玩法花俏又充滿愉悅。兩位青年人,承接家中事業,是農企業負責人,同樣也是家族工作的接棒者,不論是米食文化的演變與延伸,又或者是茶的沉浸式體驗,都是青年創業的極佳範例。臺東縣政府民政處指出,此次參與者經過報名遴選組成,團員全為臺東關係人口,原生臺東人返鄉、東漂的外地移居者或就讀本地的學生,成員有插畫家、教師、專案PM、民宿業者、農業二代、公務員及服務業人員等,涵括各個領域正在努力的青年,不同的生命經歷交會,期待能對未來的臺東產生新的火花。這次專案四個場次的「青年走讀活動」,從南至北、由山到海,邀請青年們一起踏入地方、接觸文化、感受社會,強化自身之於臺東的連結,認識在地多元化的創業環境,增進其對臺東人文、歷史、生態、產業等多面向的主題認識,並宣傳青年發展事務之推動。 發布日期: 113-08-28 更新日期: 113-09-02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縣政府 龍眼製品大變身! 中市農產新品今發表四項龍眼加工品 台中龍眼產量佔全國第二,為推廣當季龍眼,台中市農業局輔導霧峰區農會多元產品開發龍眼乾軟式麵包、龍眼花茶、龍眼花氣泡飲及龍眼酒等加工品,今(28)日在弘光科技大學舉辦成果發表會,四款全新商品將隆重亮相並提供試吃品嚐,一同體驗台中農產好滋味。農業局表示,台中霧峰龍眼種植面積約2,000公頃,年收產量約為12,000公噸,為中部重要的果樹種植品種之一,其中「粉殼」品種的龍眼以其Q彈的果肉和濃郁的果香廣受市場歡迎,霧峰區農會採用龍眼花及龍眼乾為新產品主原料,委由弘光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特聘教授林麗雲負責產品開發,包裝設計則由文化設計與行銷系副教授涂卉操刀,產官學攜手合作,從消費者端思考,開發出多種風味獨具的特色商品,滿足消費者期待,健康與美味兼具的需求。農業局指出,以在地農產品為原料,輔導農會與農民開發創新、創意的農產加工品,不僅延長了保存期限,同時增加原料的多元性利用,提升產品的經濟價值,更能帶動大台中發展出更多地方特色的優質農產加工品。農業局說明,今日成果發表會推出四項全新產品,首先是由龍眼乾製成的龍眼酒,以及以人工鋪網搖花,並以日曬方式曬乾製成的龍眼花茶與龍眼花氣泡飲,最後則是以手工製作龍眼乾軟式歐包,因龍眼屬於燥熱而龍眼花屬於中性,能讓身體較燥熱的消費者食用,龍眼又稱桂圓,蘊含類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B、C、E,以及鈣、磷、鐵、鎂與鉀等豐富的礦物質,藉由新產品開發讓民眾可以更加認識來自台中市的龍眼,並於非產季期間亦能品嚐到營養美味的龍眼系列產品。今日活動,立法委員廖偉翔、市議員黃馨慧特助林廷隆、立法委員顏寬恒、市議員顏莉敏秘書陳柏佑、霧峰區農會理事長許再興、總幹事黃景建、弘光科技大學副校長胡庭禎、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簡任技正林春良、沙鹿區農會總幹事陳俊宏、梧棲區農會代理總幹事黃仕意等皆出席共襄盛舉。(8/28*8)*農業局 發布日期: 113-08-28 更新日期: 113-09-02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中市政府 頭屋鄉農會食農教育親子採果趣暨農特產品行銷 吸引大批遊客採柚子 頭屋鄉農會於9月1日上午在頭屋鄉曲洞宮舉辦113年度食農教育親子採果趣暨農特產品促銷活動,現場安排親子採果趣、檸檬醋DIY、農特產品展售、歌舞表演、米食品嚐等,民眾不僅品嚐冰涼檸檬水,還能親身採摘柚子,感受田園樂趣,縣長鍾東錦歡迎各地遊客到頭屋鄉認養採摘柚子、品嚐大閘蟹等優質農特產品。苗栗文旦柚遠近馳名,農友用心管理文旦果園,所產的文旦皮薄多汁,果肉細緻。頭屋鄉農會規劃結合新住民、食農和家庭教育,辦理親子採果、檸檬醋DIY,現場還有農特產品展售,可以直接與農友購買在地新鮮的農特產品。趁文旦柚進入採收期,柚園裡的文旦已屆成熟,在柚農指導下,親子們小心翼翼將文旦採下,而剛採收的文旦需要靜置一段時間辭水,親子們紛紛帶回家品嚐文旦柚的酸甜口感。今日上午活動,縣長鍾東錦、議員孫素娥、農業部簡任技正簡秀芳、縣府農業處處長陳樹義、頭屋鄉農會理事長徐坤榮、頭屋鄉民代表會主席兼頭屋鄉農會常務監事涂金臺、頭屋鄉民代表會副主席范賢達、頭屋鄉農會總幹事謝金德、苗栗縣農會總幹事鍾金光等人共同出席,並推薦頭屋文旦柚品質良好,歡迎遊客前來採果。縣長鍾東錦表示頭屋鄉農會在理事長徐坤榮的領導之下,這幾年辦的活動或對農產品的行銷,都做得非常好。透過一個人認養一棵柚子樹的活動,固定一段時間來採收,這活動辦得非常新鮮,在苗栗縣是首創活動,感謝頭屋鄉農會能夠舉辦這活動。鍾縣長並指出8月柚子產季適逢中秋節期間順便吃大閘蟹,苗栗頭屋大閘蟹慢一個月,下個月或下下個月大約有40幾天的產季,歡迎遊客再來苗栗頭屋品嚐大閘蟹,頭屋鄉不單柚子品質好,大閘蟹也很美味。苗栗本來就是農業大縣,農業是苗栗的根本,雖然大力推展觀光及科技業,但絕不忘記農業,希望農業與科技、觀光結合,期望今天來採完柚子之後,可以到處走走。苗栗除了有三義、南庄2個慢城之外,還有50公里的海岸線、通霄拱天宮、浪漫台三線等景點,歡迎各地遊客把握時機來苗栗旅遊採購農特產品。 發布日期: 113-09-01 更新日期: 113-09-02 苗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苗栗縣政府 新北文旦柚上市 侯友宜邀民眾品嘗柚香美食、選購優質農產品 中秋節將至,新北市政府今(27)日舉辦文旦柚上市記者會,現場擺滿文旦柚相關禮盒,更有知名美食餐廳及店家推出特色柚香料理,市長侯友宜也到場促銷,推薦民眾購買果肉香甜Q彈的文旦柚,並藉由行銷宣傳活動,讓更多人看到新北優質農產品,歡迎民眾一起來柚鄉遊玩,吃在地美食並購買新北文旦柚,和心愛的人分享幸福的滋味。侯友宜表示,八里地區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種植環境,不僅日照充足、土壤品質好,更有柚農累積幾十年的培植技術,出產的八里柚Q彈多汁、酸中帶甜,受到各地民眾喜愛。今(113)年市府與八里農會、在地商家合作推出系列活動,除了集結八里、五股及林口18家知名美食餐廳發布「柚香地圖」,推出打卡抽獎優惠活動,並整合新北各地優質農產品舉辦展售會,邀請花蓮農友攜當地特色產品共襄盛舉;也舉辦採果一日遊體驗,歡迎民眾到八里欣賞美好風光,採摘時令最新鮮的柚子。行銷農產品不忘關懷社會,侯友宜提到,今年八里區農會將文旦柚加工品銷售收益的2%捐予唐氏症基金會,並協助宣傳基金會推出的多款中秋月餅禮盒,希望民眾能支持新北文旦柚及唐氏症基金會充滿愛心的禮盒,闔家一同品文旦吃月餅,歡樂過中秋。農業局表示,新北市推動「農業健康市」,致力營造良好農業生產環境,除了輔導農會每年辦理文旦柚評鑑比賽,讓農友互相交流提升生產以及果園管理技術。今年新北市府與八里、五股及林口18家知名美食餐廳及店家推出「柚香地圖」,9月15日前於合作店家打卡,就有機會抽中八里福朋喜來登酒店雙人住宿券(價值1萬2,800元)及自助餐券(價值1,188元)。此外,為助農友拓展銷售通路,9月7、8日在八里左岸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前廣場舉辦文旦柚展售會,現場推出雙倍劵活動(50元換100元、100元換200元、200元換400元),可直接現場消費折抵;無法至現場採買的民眾,也可在電商平台「小農電舖直銷站」購買,9月13日前訂購文旦柚,享免運及滿3,000元抽八里福朋喜來登酒店自助餐券(價值1,188元),8月底前預購再享9折優惠。購買文旦柚產品資訊請洽各產區農會,或直接上「小農電舖直銷站」訂購(https://www.gotobali.com.tw/)。 發布日期: 113-08-27 更新日期: 113-09-02 新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北市政府 8 AUG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牛車鬧芳苑潮間帶 今日彰化縣農會結合芳苑海牛學校辦理「牛車鬧芳苑潮間帶」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進行潮間帶走讀、與牛共舞、採蚵體驗及牛牛杯墊DIY等活動。「芳苑海牛學校」由魏清水先生成立,其用熟悉的海牛耕蚵田發展生態觀光,做為推廣芳苑的亮點,並著手規劃旅遊行程,讓遊客乘著海牛車下蚵田體驗採蚵趣,不只親近海也和牛隻互動。而成立海牛學校的理念很簡單,第一就是要能夠傳承文化,第二就是養牛,讓有心回鄉的年輕人不用擔心養牛的問題,第三就是潛移默化的讓其他業者也跟著養牛。 發布日期: 113-08-24 更新日期: 113-08-29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芎林祖孫愛「稻」最高點 六大闖關活動推廣食農教育 祖父母節即將來臨,新竹縣政府為推動食農教育並增進親子情誼,輔導芎林鄉農會辦理「祖孫愛稻最高點,食農教育行更遠」活動,今(24)日上午在芎林鄉農會農民直銷站富林店熱鬧開幕,透過六大食農闖關活動、農產品現場展售等,讓民眾支持認同在地農業,期待達到「地產地消」效益。新竹縣擁有豐富多樣的農村生態和農業資源,更擁有充足的消費市場,得以樹立食農在地經濟的新典範,食農教育法通過後,為落實食農教育之推展,縣府積極整合在地資源,辦理食農教育體驗活動,使民眾認識當地特色食材,願意優先購買國產農產品。為加深民眾對食農教育的認識,新竹縣政府輔導芎林鄉農會辦理祖孫闖關食農教育活動,希望由祖孫一同組隊攜手合作闖關,需在長者的智慧解題及幼童靈活的手腳動作相互配合才可順利通過,能讓民眾從稻米飲食文化連結食農教育,學習稻米栽培、營養價值、加工及食用,讓稻米食農教育融入生活之中,也能增近親子間的情誼。農業處表示,芎林鄉農會為增加農民收益,創造青年從農的有利環境,力求農業、農民、農村之永續發展,農會固定於每月第一個星期六辦理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食農教育活動,親身參與農業的樂趣、體驗耕耘的辛勞和學習農業相關知識,提高消費者對新竹縣農業的認同,建構產消一體的在地食農經濟循環。芎林鄉農會表示,六大活動關卡包含「三章1Q翻翻樂」、「米點心釣魚趣」、「好米夾夾樂」、「稻米知識套圈圈」、「蔬果知識跳跳大考驗」、「我畫稻米你來猜」,完成所有闖關活動即可進行輾米、爆米香、客家紅粄體驗活動,活動最後邀請150名民眾齊心合力包出一條總長20公尺芎林鄉最長的壽司,讓大小朋友均可滿載而歸。 發布日期: 113-08-24 更新日期: 113-08-26 新竹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竹縣政府 夏日旅遊新玩法 田尾星光季越夜越美麗 避開炎炎日頭,來場夜晚的田尾花鄉獨特旅遊體驗吧!2024順著河流去旅行以濁水溪流域文化議題推廣彰化農村深度旅遊,繼七月彰化濱海旅遊及八月初仲夏田野騎旅後,接續推出夜遊田尾夏日星光季,包含夜遊花田巷尾迷路小旅行、食農餐桌及手作體驗,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與社團法人社團法人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協會於昨(21)日下午17時辦理「花田巷尾迷路小旅行」宣發晚會,邀請遊客在夏末秋初來彰化田尾,入住在地民宿、放慢腳步,體驗花鄉夜晚不一樣的風情。區域休閒農業觀光資源整合 打造田尾花鄉深度旅遊軸帶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表示,農村水保署推動農村再生已經14年,透過推動農村特色遊程及產品,帶動社區產業的六級化發展,助優質的農村轉型提升、增加農民的收入,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業升級,為農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運,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目標,使更多的農村地區實現永續發展、安居樂業。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傅桂霖分署長進一步表示,南投分署近年持續陪伴社區培力、旅遊串聯、體驗優化、綠色照護等,與在地單位攜手輔導田尾公路花園軟硬體優化提升,一步步串連起休閒農業區、社區、特色店家、花農、餐飲及旅宿等業者,開發出多元深度旅遊路線,並針對夏季淡季推出夜遊行程,藉由整合區域資源、帶動店家轉型,推動農村休閒觀光產業多面向發展。低碳單車深度慢遊 參山處推永續單車小鎮旅遊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曹忠猷處長表示,單車旅遊作為永續觀光的代表,既能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又能讓遊客透過單車慢遊的方式,更貼近當地的自然生態和文化風情。參山處積極推動永續單車小鎮旅遊,「2024花現參山單車嘉年華」現正開放報名中,活動嚴選兩條經典自行車路線,車友們可騎行在壯闊的八堡圳及呼嘯而過的火車旁,體驗獨特的跑水、追火車風情,用45度的騎乘視角及15公里的踩踏速度,慢遊卦山、走訪地方特色鄉鎮。智慧旅遊更便利 體驗田尾SO EASY社團法人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協會劉漢欽理事長表示,每年7至9月是田尾公路花園的淡季,尤其近年夏天越來越長、白天氣溫也越來越高,遊客更明顯減少。夜晚的「電照菊田」是田尾經典景觀,與白日的熱鬧不同,夜晚的田尾非常寧靜,利用腳踏車穿梭花田巷尾,串聯田尾商圈與蛋白區的特色店家,打造獨特的花田巷尾小旅行,也希望藉由夜間遊程的開發,為產業淡季打造多元收入,也能讓遊客看見不一樣的田尾花鄉之美。社團法人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協會串連在地店家推出夏季專屬夜遊行程,邀請遊客穿梭夜晚靜謐的田尾花鄉、品嚐以花入菜的食農餐桌、體驗療育植栽DIY手作,重頭戲必賞田尾夜景「電照菊田」,在田尾星光海中留下最美的身影!此外,為使遊客能更便捷取得田尾旅遊資訊,田尾線上遊程推薦系統即將上線,搭配田尾公路花園協會LINE官方帳號,能針對不同客群、停留時間提供線上的建議行程,並及時提供數位路線建議,還能線上購買體驗票券!想了解更多活動詳情請上「社團法人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協會」或「農村小童」粉絲專業查詢相關資訊。 發布日期: 113-08-22 更新日期: 113-08-26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嘉義縣紮根食農教育 辦理教師專業增能研習 嘉義縣113學年度食農教育教師專業增能研習會,今23日在永在食安大樓舉辦,邀請稼穡種子有限公司林堂煌協理分享「從種子到餐桌,我們為您把關」、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李郁淳副研究員分享「食農教育推動方向及協助校園食農經驗」。嘉義縣113年度開發全縣食農在地化課程及教材實施計畫得獎之國中小優秀教師,也在現場分享教案,交流教學經驗,提供各校食農教育參考。教育處表示,食農教育法三讀通過後,賦予食農教育正式的法源依據,嘉義縣以「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六大目標為核心,教導學子「感恩土地、感謝農民、謝謝食物」,鼓勵學童從小關注農產品質,為全球氣候變遷的減緩,獻一己之力。教育處也說明,嘉義縣連續四年蟬聯「食育力五星城市」,展現推動食農教育的成果,也是嘉義縣全體縣民共同的榮耀。教育處長李美華指出,食農教育能否推行成功,關鍵核心在於基層教師。嘉義縣每年辦理食農教育教案甄選,鼓勵教師開發嘉義縣在地化的食農教育課程及教材,得獎作品均公告在「嘉義縣食農教育網」,並邀請獲特優作者現身說法,提供縣內老師學習仿效,紮根食農教育的基礎。嘉義縣食農教育資源中心陳振興校長說,食農教育是永續農業的關鍵,透過研習課程,讓學校教師思考新學年度推動食農教育的可行做法,教導學生從飲食、農業、生態、營養、文化五大層面思考,讓學生在食農教育的過程中,更懂得愛護環境,培養良好品格。 發布日期: 113-08-23 更新日期: 113-08-26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縣政府 共550筆資料,第13 / 28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8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