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10 OCT 花蓮縣政府辦理2024食農博覽會引領食農教育新趨勢 聚焦食魚教育與永續漁業 花蓮縣政府10月24日至27日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第三屆「2024花蓮食農博覽會」,活動重點聚焦於食魚教育及永續漁業,並匯集國內外推廣食農、食育的重要單位一起響應,在展攤呈現推廣成果及豐富教案,縣長徐榛蔚親自出席開幕活動,邀請全國鄉親一同來到花蓮體驗食農教育的多元有趣。隨著「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通過立法,食農教育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花蓮縣政府更連續三年榮獲全台食育力大調查五星城市的殊榮,今年的食農博覽會規劃永續漁法之一的定置漁場等比例模型、花蓮縣常見魚貨、推薦食用魚種介紹。縣長徐榛蔚表示,永續是花蓮的日常,今年花蓮的施政主軸,除積極推展智慧農漁業、打造有機首都,也持續推動健康吃在地、療育玩食農的永續精神,為鼓勵在地農友們聚焦花蓮特色農漁產品,並將食農教育結合體驗行銷的概念,融合「親身」與「在地」的特性。藉由食農博覽會,我們看到了花蓮各農會在食農教育上的用心與推廣,也看到了國內外推廣食農教育重要單位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充分地展現出推廣食農教育多元成果與意義,這都顯示了食農教育向下扎根的重要,也展現了友善土地、永續農業的推動方向。此次食農博覽會共設有40個展攤,匯聚了如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康善基金會、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花蓮縣海洋生態保育協會及中華鯨豚協會等多個推動食農與食魚教育的組織。各展攤將展示花蓮在保護海洋資源及推動永續漁業方面的成就,包括定置漁場模型及永續漁法的介紹,專業講師及漁業代表也將分享如何在保護海洋生態的同時平衡漁業生產。博覽會為期四天,除了展覽外,還特別規劃了豐富的互動體驗活動,讓參觀者能夠親身體驗食魚教育的推動歷程。現場將設有親子DIY活動,讓家庭在玩樂中學習環境保護的知識,培養孩子們對海洋資源的珍惜與尊重。在活動期間,花蓮當地的藝術表演及特別設計的舞台劇將輪番上演,讓民眾在享受文化的同時,更深入了解食農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參觀者只需在場使用臉書或Instagram發文標註「#2024花蓮食農博覽會」,即可於服務台領取紀念贈品。16歲以下的學童也可領取闖關卡,完成後即可獲得精美紀念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為了增添活動的趣味性,博覽會現場設置了抽獎活動。參觀者只需在各攤位集滿5點印章或購買小農產品滿500元,即可參加價值近新台幣20萬元的抽獎,獎品包括圳新上市的iPhone 16 pro、iPad、農遊旅券及其他特色小農禮品,而且抽獎的獎品不限本人在場,只要抽中的話,縣府會連絡得獎者領取,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在獲得滿滿的食農教育知識之餘,也可以試試手氣抽大獎。為了振興花蓮縣的觀光與消費,活動將有農粉市集券的換領,只要民眾在「花蓮振興農粉幣合作業者」攤位消費滿500元,即可在會場服務台兌換250元的「農粉市集券」於本次食農博覽會期間使用,一起以實際的購買振興花蓮農業產值,也以優惠的價格品嘗本縣小農的特色產品,歡迎大家踴躍購買。值得一提的是,縣府農業處今年暑假在花蓮漁港辦的童心纈鯉繪浮子活動,小朋友們完成的作品也在食農博覽會現場集合展出,請大家運用鑑賞眼光幫小朋友們彩繪完成的浮子評比,每人選擇最喜歡的貼一點。在食農博覽會結束後,主辦單位會計算得分最高的前三名贈送農會禮券。活動出席貴賓包括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大吉、農業部農糧署東區分署長劉向正、立法委員傅崐萁辦公室主任陳仲敏、國立東華大學副校長張文彥、花蓮縣農會理事長余國基、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壽豐鄉農會總幹事黃啟祥、新秀農會總幹事劉麗淑、光豐農會總幹事張明發、瑞穗鄉農會總幹事黃盛皇、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及各鄉鎮農會理監事等人。 發布日期: 113-10-24 更新日期: 113-10-28 花蓮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花蓮縣政府 義竹鱻樂節熱鬧登場,50家攤販齊聚推廣在地漁業特色 2024義竹鱻樂節今27日在嘉義縣義竹鄉隆重登場,為期兩天的活動吸引各地民眾共襄盛舉,活動現場人潮滿滿。義竹鄉公所邀請50攤農漁產品、特色小吃進駐,還有業者帶來鱷魚讓民眾觸摸,讓人直呼緊張又新鮮。嘉義縣長翁章梁、立法委員蔡易餘、義竹鄉長黃政傑及縣議員黃金茂等人也到場與民眾歡樂互動。黃政傑說,義竹鱻樂節一年比一年更盛大,今年推出園遊會市集,邀請許多農漁特產攤販及公益團體前來設攤展示,還準備趣味闖關遊戲、親子釣魚池、福袋特賣及豐富舞台表演,期望讓鄉親看見義竹鄉持續進步。翁章梁說,義竹鱻樂節是義竹鄉的年度盛事,活動規模非常盛大,許多鄉親一早就來現場欣賞表演和逛市集,還能參加摸彩活動,透過活動可以凝聚鄉親之間的向心力,還能增加對義竹的認同感。翁章梁表示,義竹鄉的養殖漁業十分發達,出產許多高品質漁產,像是鱸魚和虱目魚,這裡還有全國規模最大的鱷魚養殖場,期待鱻樂節能夠持續舉辦,繼續推廣義竹鄉漁業特色,讓更多民眾認識這裡的優良漁產。翁章梁也指出,紙風車劇團長期推行「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日前在兩廳院由副總統蕭美琴宣示啟動第3輪巡演,下鄉巡演的第1場演出就在義竹鄉,將在11月30日於義竹國小登場,歡迎鄉親前來欣賞。義竹鄉公所說明,鱻樂節活動每年固定在10月舉辦,是推廣農漁產業與傳統文化的重要平台。歡迎全國遊客在桑椹節、鴿笭季期間也能到義竹遊玩,欣賞義竹豐富的人文風貌。 發布日期: 113-10-28 更新日期: 113-10-28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縣政府 臺東食農第三場次推廣食農教育體驗、8月2日於「金洺自然農場」登場 2024年第三場次臺東食農教育推廣,於8月2日(五)於「金洺自然農場」舉辦,以「西瓜凍飲DIY體驗」為主題,以食農三面六項為主軸。邀請各地有興趣參與食農教育推廣的朋友,在金洺自然農場齊聚,細品食農達人及農場主人的心路歷程,感受不同食農推廣!臺東友善環境合作社理事主長表示,探索臺東飲食文化、料理人集體創作,是每次食農籌備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民眾到金洺自然農場之外,也一同欣賞「臺東美好」在地的多元農產品及各項農場導覽,讓食農創新觀念爬進每位來參加的大人與小孩心中。亦可讓民眾、學童認識有機、友善環境,感受自然與農業和諧共生以及了解營養價值、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以及有機、友善環境農業的重要性,提升食農知識。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友善環境的理念,推廣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藉由活動當天帶領著民眾、學童製作西瓜凍飲DIY體驗農村廚房體驗,學員們將新鮮食材轉化在專業指導下,從選擇新鮮西瓜、調配材料到完成飲品,每一步都親自體驗,享受創造美味的過程。體驗親手製作健康食品的樂趣。這不僅增進了家庭間的互動,也深化了對食材來源的認識和尊重。詳細資訊可上活動官網及臉書粉專搜尋:Facebook:089快樂農場。------發布單位:有限責任臺東友善環境農產運銷合作社聯繫窗口:廖家助理事主席 發布日期: 113-08-02 更新日期: 113-10-25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縣政府 國際慢食台東分會前進義大利 與國際慢食代表交流 並受邀分享台東推動成果 國際慢食台東分會前進義大利饒慶鈴帶隊與國際慢食代表交流並受邀分享台東推動成果兩年一度的慢食全球年會昨(26)日起連續五天在義大利杜林登場,台東縣長饒慶鈴率領7組台東慢食廚人及縣府團隊與會,除了在展區推出飲食文化展演,饒慶鈴縣長更受大會官方正式邀約,將登上28日的國際論壇,成為臺灣首位在慢食全球年會分享地方經驗的縣市首長,將台東獨有的慢經濟與慢食發展路徑和國際友人交流。第十屆國際慢食年會在杜林Parco Dora公園盛大開幕,以「重建我們與自然的連結」為題,並以「我們就是自然的一份子」為核心出發,台東縣政府在展區推出每天3場精彩的飲食文化展演,讓世界看見台東的慢食魅力。義大利國際慢食組織總部除邀約台東參展外,創辦人卡羅‧佩屈尼(Carlo Petrini)開幕當日更親自歡迎台東隊,肯定台東的民間組織與政府單位齊心發展微型經濟系統,致力於連結人、食物與土地,並兼容族群及生物多樣性的慢經濟理念。慢食組織並派出全球南區總監Andrea Amato接待台東縣政府團隊會場導覽,Amato表示,去年受饒縣長邀請訪台參加台東慢食活動後,對台東在地美食、文化與熱情款待印象深刻,他更讚賞台東慢食運動的發展已臻成熟,並強調台東是一個值得不斷回訪的城市,很高興台東今年應邀參與年會活動,盼台東分會能作為臺灣未來推廣慢食運動的核心基地,整合花蓮、雲林、苗栗等積極與國際慢食組織互動甚或參展的城市或組織,將台灣的慢實力推向世界;另一方面,也歡迎台東學子前來組織所創設的慢食大學參訪交流、遊學甚或取得學位,並鼓勵慢食大學學生至台東田野調查,期望共同培養慢食運動的青世代。饒慶鈴指出,台東慢食運動發展逾10年,深受國際慢食組織肯定,此次受邀參與年會,不僅是台東的榮耀,更將為台東打開國際交流之門,吸引更多「嗜慢者」認識、喜愛台東,為在地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27日也將拜會日本與菲律賓等國際慢食分會領袖,深入交流各地在推動慢食及永續城市發展的經驗,期盼發掘未來台東與國際於文化、觀光和經濟等面向合作的可能性。慢食全球年會作為國際慢食社群兩年一次的交流平臺,積極聯絡各地區域領袖在大會官方活動中交流,大會共舉辦超過330場活動,包括論壇、講座和工作坊等,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慢食實踐者,分享探討永續發展議題和飲食文化保存等可能的解方,參與者來自100多個國家,預計超過100萬的人流次,為全球飲食倡議的重要盛會。 發布日期: 113-09-27 更新日期: 113-10-25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縣政府 台東「南迴尋味節」啟航! 展現南迴風土慢滋味及農村韌性 台東「南迴尋味節」啟航!饒慶鈴:展現南迴風土慢滋味及農村韌性為讓更多人感受薈萃豐富的南迴風土,臺東縣政府12、13日兩天在臺東舊站特區鐵花步道草坪舉辦「南迴尋味節」,吸引眾多遊客與居民共襄盛舉,數十場精彩展演、競技闖關、手作體驗等,讓民眾感受南迴山海魅力。現場加碼特惠活動更是帶動消費熱潮,其中「南迴倍增劵」僅需300元便可兌換600元市集抵用券,民眾熱烈搶購,業者開心直呼銷售成績遠超預期。活動還有一天,縣長饒慶鈴邀請民眾到舊站特區尋味南迴,歡迎大家多到南迴走走,以行動力挺在地優質產品。饒慶鈴表示,此一活動是由「眺村.跳村」特色農遊推動計畫所延伸況大,讓大家用五感體驗南迴的好山、好水、好玩、好好吃,提升南迴能見度。此次以「尋味」為主題,結合在地農漁產品、創意料理、手作工藝及文化體驗,展現南迴獨特風貌與在地活力,打造出跨越山海的特色市集。受山陀兒颱風影響,民眾努力恢復家園並參與展售,將活力及韌性展現出來,希望南迴豐富的山海資源與精彩的多元文化,呈現在大家眼前。農業處進一步說明,「南迴尋味節」集結創意料理、質感手作、生活文化、農產好物,策劃「3大主題市集」、「6場節氣小食堂」、「9組食玩攻略」;今日登場的3場節氣小食堂,將小米、紅藜、月桃花等融入現代餐飲,創新推出「小米紅藜茶香檳」、「樹豆天貝」與「月桃花限定水信玄餅」,開發未來點「食」成金潛力。以「尋味。巡味。旬味」為主題設計的9組食玩攻略,是展區大亮點,人人有機會獲得市集現金抵用券,輪番上陣的尋寶遊戲、解謎與趣味競技等,將農村職人知識、在地人文故事與遊戲體驗結合,透過趣味互動與知性內容,讓大家在玩樂中感受豐富多元的南迴風土;像是在「數漁歌競技場」上,重現沒有電子計算機的年代,漁民以台式RAP進行傳唱,方便買賣雙方精確計算魚苗交易數量,現場氣氛非常熱鬧,此起彼落數魚栽的唸唱,歡樂笑聲不絕於耳。活動持續到明日下午5點,歡迎大家來尋臺東南迴好滋味。農業處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南迴尋味節」,成為南迴地區年度品牌活動,以此為平台,讓南迴風土特色、慢食文化與人文故事走向全國,吸引更多人深入探索豐饒且迷人的山海秘境。透過不同主題,讓南迴成為旅客來臺東必訪地標,帶動在地觀光與產業發展。 發布日期: 113-10-12 更新日期: 113-10-25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縣政府 水土保持酷學校示範基地 扎根深耕科普教育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於113年10月17日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光特展館(大貓熊館)3F國際會議廳舉行「113年第九屆水土保持酷學校授證儀式及教育論壇」邀請全國181所水土保持酷學校、縣市政府及相關教育夥伴代表齊聚一堂,營造酷學校回家的感覺,除了為本年度入選的20所水土保持酷學校及5所基地推廣學校授證外,也辦理2場的專題講座,特別邀請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劉思岑副教授及苗栗縣西湖國小林國正校長針對環境教育及酷學校推動經驗,進行專題演講。今年推動的水土保持酷學校基地學校,包含了都會、農村、原住民及濱海等類型學校加入,推動上亦新增了淹水潛勢、產業推廣、海洋教育、原住民禦災智慧及食農教育等元素,再結合現行的水土保持繪本、趣味體驗遊戲,將水保科普知識融入生活,達到共同做好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工作,也能進一步擴及坡地防災、大規模崩塌、農村再生及食農教育的概念,進而達到水土保持扎根及深耕目的;在水土保持酷學校部份,今年則再增加了新北市三峽區、桃園市復興區、南投縣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高雄市美濃區及六龜區、宜蘭縣蘇澳鎮及臺東縣大武鄉土石流潛勢溪流分布鄉鎮之學校,讓水土保持酷學校的種子能更持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表示,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除長期努力於全臺山坡地保育與管理工作外,並致力於軟性的水土保持科普推廣工作,努力跳脫制式教育框架,以教育第一線教育推動者與民眾的角度,開創各式有趣又好玩的教育資源。近年透過水土保持酷學校,將各項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宣導的資源,例如:行動宣導車、知識行動劇直接進入校園進行宣導,更近距離的向學童推廣水土資源保育的正確觀念,同時也重視種子學校的培養,讓水土保持的觀念能在全國逐漸的深耕、發芽。今年也新提供戶外觀摩課程,並將學習觸角從原本的水土保持議題擴大至大規模崩塌、防災教育、農村特色社區及食農教育等主題,希望共同應對未來氣候變遷、暖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並持續將水土保持與防災教育扎根推廣至各角落。 發布日期: 113-10-17 更新日期: 113-10-22 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遊客探索好美里漁村 食魚懂魚愛上虱目魚 嘉義縣政府19日在布袋好美里辦「思慕小旅行」食魚教育活動,有來自台北、台中、台南等地的76位民眾參加,透過虱目魚的故事解說、組合虱目魚釣釣樂比賽遊戲、爆漿蛤蜊虱目魚丸手作體驗、虱目魚料理品嚐等活動,讓民眾深入了解嘉義在地漁業文化、認識虱目魚及從產地到餐桌的美食旅程,大小朋友都樂開懷這趟學習之旅。時序進秋,是品嚐虱目魚最美味的季節,台灣養殖虱目魚有4百年歷史,嘉義縣虱目魚年產量約5980公噸,嘉義在地養殖虱目魚很受饕客喜愛,因為是鹹水養殖,而且許多是與文蛤或白蝦混養,放養密度較低,加上魚塭水土環境優良,魚隻活動量足夠,魚肉不但不會有土味,且肉質魚甜細緻。為了讓遊客體驗漁村文化及更多認識虱目魚,縣府結合布袋鎮公所推出布袋海味嘉年華系列活動,包括千人海味宴、嘉鄉寶藏市集、食魚教育闖關、思慕小旅行等活動;其中思慕小旅行率先在19日上午登場,76位大小朋友透過多樣化的食魚教育體驗活動,深化認識平常餐桌常見的虱目魚、關心生態環境,進而支持在地漁業,促進漁村的活絡及漁民生計。活動邀請十大神農邱經堯解說虱目魚的故事,邱經堯帶領大家深入認識虱目魚養殖的歷史、文化、生態及如何簡單美食,他分享如何進行生態養殖技術,可以保護水土環境及營造生物多樣性,更是虱目魚美味的秘訣,也告訴大家虱目魚在養殖過程及可以全魚利用,是一種友善地球的低碳魚種,同時教大家只要簡單的烹調技巧,就可以吃到最好吃的虱目魚美味,大小朋友才驚呼原來虱目魚有這樣的獨特魅力。組合虱目魚釣釣樂的寓教於樂比賽遊戲,更是讓大小朋友樂翻天,虱目魚從頭到尾完全食用,包括魚頭、魚皮、魚柳、魚嶺、魚背肉、魚肚、魚腸、魚骨等,虱目魚各部位都有其極具鄉土特色的料理美味,或做成魚酥、魚丸、魚精、魚露及魚罐等產品,這個遊戲就是讓大小朋友認識虱目魚的各種部位,任務必須用釣竿釣出每個部位組成完整虱目魚,速度最快者獲勝。接著由笑容的收集者鄭怡雯小姐帶大家進行爆漿虱目魚丸DIY,她深入淺出幽默地從紹虱目魚的一生介紹,一步步引導民眾手作捏出虱目魚丸,包入蛤蜊及起士內饀,以及煮魚丸,讓民眾驗體從自己手作中的樂趣。中午也預備了很有在地風味的虱目魚粥,搭著虱目魚鬆及虱目魚丸串,大家品嚐後好回味,從懂魚再到吃魚,吃魚才有情感及滋味。 發布日期: 113-10-19 更新日期: 113-10-22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縣政府 表揚食農教育推手,共創健康永續飲食環境 臺北市政府昨(15)日舉行表揚儀式,頒發獎狀予多位臺北市食農教育推動人員,感謝各界對於推廣食農教育的卓越貢獻。由臺北市長蔣萬安親自頒獎,肯定推動者不辭辛勞,將食農教育理念帶入校園、社區及企業等,使更多市民深入認識飲食、農業與環境的密切關聯。臺北市自100年起,市府積極輔導農友轉型有機及友善耕作,並推動體驗型農場,促進市民認識農業與環境的連結,同時也辦理有機小農夫課程,把永續農業的觀念帶入校園,為食農教育的發展奠定根基;104年開始,市府推行「小田園」計畫,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讓市民親身體驗農耕過程,了解食物原型,並結合營養教育,讓學童、青少年及成人建立「吃當地、食當季」低碳健康飲食思維,進而改變實際的飲食偏好及行為,讓食農教育真正融入在市民生活當中。市長蔣萬安表示,臺北市食農教育推動會以「永續農業、飲食安全、食農教育」三工作組,建立跨局處、跨單位食農資源整合機制,創造臺北市在地的食農特色;此外,臺北市作為全國之先,推廣動物友善的農產品,「重視動物福利」已是全球共識,今年起臺北市學童每學期吃一次符合動物友善標準雞蛋,並配合生命教育、食農教育的導入,讓臺北市的孩子們認識動物福利、動物友善。本次獲獎的推動人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企業、法人團體、學校、社區及個人。得獎者積極投入食農教育工作,透過不同方式傳遞永續農業的知識和健康飲食觀念,例如協助校園課程的規劃、安排社區農事體驗、策劃企業食農教育活動等,為市民提供豐富的食農學習機會,提升市民對永續農業和健康飲食的理解。推動食農教育是臺北市政府對市民福祉和環境永續的重要承諾,未來,期望在政府與企業、社區的共同努力下,持續深化食農教育,讓永續農業和健康飲食的理念在市民中廣泛扎根,為臺北市食農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發布日期: 113-10-16 更新日期: 113-10-22 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北市政府 屏東推廣客家粄條 鄉鎮獨特風味吸引千人參與 為推廣客家常民美食-粄條,屏東縣政府今(19)日在六堆紀念公園旁舉辦「來食面帕粄」粄條推廣活動,活動現場聚集許多人潮,炒粄條的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三尺,參加民眾直呼難得能參與如此盛大的美食饗宴,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粄條結合多元族群和飲食文化交織而成知名品牌,每個鄉鎮都發展出各自的特色風味,歡迎全國民眾一起來品嘗。縣長周春米與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內埔鄉長鍾慶鎮現場示範炒製客家粄條,香味四溢引來滿場掌聲。周縣長說,屏東粄條推廣活動邀請屏東在地各家特色粄條業者、客庄社團及相關粄食業者,在現場進行介紹展售,包括傳統粄條、炒粄條、江西粄條、素食粄條、粄條手捲等不同風味琳瑯滿目,令人食指大動,現場更有客家主題、在地小農、文創手作等攤商集結成好客市集,歡迎民眾到屏東品嚐客家美食。周縣長說,屏東8個客家鄉鎮,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獨特的粄條風味,例如佳冬鄉會加入很多海鮮甚至是石斑魚,內埔鄉則會添加黃豌豆,竹田鄉口味清香,潮州鎮則有添加番茄醬的炒粄條等,都吸引各自喜歡的族群,屏東客庄擁有豐富的米食文化,縣府團隊也會持續大力推廣。縣府客家事務處表示,「面帕粄」是南部客家族群對於粄條的稱呼,剛蒸好的粄條,外形潔白,猶如洗臉的方巾,故稱「面帕粄」;客家人往昔慣於在早晨來一碗熱騰騰的粄條,開啟一日的農忙,是客庄街頭巷尾最常見的庶民美食。活動現場推出限量500份「粄條優惠購」促銷方案,只要銅板價50元,即可獲得文青不鏽鋼隔熱餐碗,並至粄條一條街兌換粄條,活動會場也有粄食情境體驗活動,讓民眾現場感受蒸粄製程,並親手完成粄條手捲;另外廚藝小教室邀請專業主廚教學,民眾可以輕鬆完成粄條料理,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至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臉書粉專查詢。 發布日期: 113-10-21 更新日期: 113-10-21 屏東縣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屏東縣政府 2024年第三屆【養生鹿茸。膳食新秀】國產鹿茸創作大賞冠軍出爐 由農業部指導,中華民國養鹿協會主辦的2024年第三屆【養生鹿茸。膳食新秀】國產鹿茸創作大賞,於10月13日在實踐大學盛大登場,這場精采的競賽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創意料理好手,參加者背景從專業廚師、科班出身到素人,多元的參賽背景有如近期爆紅韓國綜藝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現場大展廚藝身手非凡!本活動推廣國產鹿茸的多元運用與養生功效,結合創意與美食,讓參賽者發揮無限的想像力與廚藝,打造出令人驚豔的鹿茸料理。比賽不僅是展示創意的舞台,更是推動鹿茸在現代膳食中創新應用的關鍵契機,進一步提升國產鹿茸的市場影響力與廣泛食用風氣。2024養生鹿茸膳食新秀廚藝大賽的第一名由和逸飯店團隊【K&A】作品「藥膳鹿茸豬肚雞湯」及「樂齡鹿茸三小福」擊敗強敵們,獲得冠軍,藥膳鹿茸豬肚雞湯將豬肚結合鹿茸堪稱一絕,非常對味,美食資深記者侯升偉更發現該隊善用了這次黑白大廚的創意料理提拉米蘇(鹿茸果凍隔水溶解後依序擺入慕斯),而且溫國智主廚更讚美其中的米香居然有三種口感,令人驚艷!其他獲獎依序是~第二名:【Antler world】的『日式鹿茸土瓶蒸及桂圓紅棗鹿茸磅蛋糕佐香橙優格醬』;第三名:【薯條可樂 】的『鹿茸山藥雞湯、鹿薯塔、冰鹿花餃』;最佳人氣:【戒不了。甜】的『鹿棗活顏靚亮葡萄塔、龜鹿活力能量茸益飲』;最佳人氣:【食育廚房】的鹿茸盈福雙饗宴。2024年第三屆【養生鹿茸。膳食新秀】國產鹿茸創作大賞不僅是一場美食競賽,更是一個推動國產鹿茸創新應用的平台。透過參賽者的巧思與廚藝,鹿茸這一傳統養生食材煥發出新的活力,進一步提升了國產鹿茸在市場中的知名度與競爭力,更成功地將鹿茸的健康價值融入現代膳食文化。隨著比賽的圓滿落幕,期待國產鹿茸在未來的料理應用中繼續綻放光彩,推動更多人認識並享用這一珍貴的養生補品。 發布日期: 113-10-18 更新日期: 113-10-18 全國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農業部 秋高氣爽,胡瓜選美競賽熱烈開鑼! 由本場及台灣種苗改進協會共同辦理的「2024年秋季設施小胡瓜品種比賽」,今日在種苗改良繁殖場舉行。由種苗改良繁殖場劉副場長明宗及種苗改進協會施任青理事長共同主持,另外由5位專業評審委員針對21個出色的設施小胡瓜參賽品種,依植株生育表現、抗病性、節成性、產量、良果率、口感等特色進行評比,本次比賽結果如下:冠軍--好農家種苗有限公司的好農家13號亞軍--豐田種苗行的一代交配NO.159胡瓜季軍--豐田種苗行的一代交配NO.123胡瓜、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的EX-3616。活動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參與的種子業者、種子公司以及各試驗研究同仁的熱情參與和全力支持。 發布日期: 113-10-17 更新日期: 113-10-17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種苗改良繁殖場 布袋鎮海味嘉年華10月19日隆重登場 翁章梁邀鄉親品嘗「海派嘉鄉味」 秋天是品嚐虱目魚最美味的時節!布袋鎮公所將於10月19日在布袋高跟鞋教堂舉辦「布袋鎮海味嘉年華」活動,11日於縣府舉辦行銷記者會,縣長翁章梁、布袋鎮長蔡瑋傑現場在肯尼主廚的指導下現場炸起魚柳,撲鼻的香味令翁縣長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吃著剛炸好的酥脆可口的魚柳條,讓一旁的貴賓看得垂涎欲滴。翁縣長分享,兒時要吃到虱目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總是要等到生病時才有機會吃到,因此現在來到嘉義,就能吃到最新鮮美味的虱目魚料理,真的是件幸福的事,他大力推薦全台各地的遊客務必來布袋享受最澎派美味的「海派嘉鄉味」。記者會中,由蔡瑋傑逐一介紹起千人宴的辦桌菜色,且10人一桌的席次只要4000元,歷屆千人宴每每在開賣後很快就被訂購一空,今年一樣席開100桌,活動限定菜色,只有這裡吃得到,歡迎大家手刀報名;會後也讓現場的貴賓嘉立即搶先試吃佳餚,不到一會各道菜餚立即掃空,可見新鮮海味的迷人魅力。千人宴菜色融合在地各式海味及特產佳餚,包含回嘉團員鮮羹湯(虱目魚片海菜羮)、節節糕升左烏金(烏魚子拚米糕)、滋脯養生起家雞(老菜脯養生雞湯)、金黃酥脆炸魚柳(虱目魚柳天婦羅)、焗烤風味思慕丸(焗烤虱目魚丸)、酸甜滋味糖醋魚(糖醋台灣鯛)、最愛經典嘉鄉味(鮮露清蒸鮮斑魚)、鮮味滿溢活白蝦(冰鎮鮮白蝦)、天作之合金沙瓜(金沙苦瓜)等料理,每道都具有「海派」風格的「嘉鄉味」。布袋海味嘉年華活動自下午到晚上,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虱目魚食魚教育體驗」、「嘉鄉寶藏市集」及「千人海味饗宴」等系列湩動,歡迎全國民眾來到布袋,白天體驗漁村文化及逛市集尋寶,晚上在星空伴精彩節目下,品嚐好吃的虱目魚及海味料理,享受浪漫的秋天漁村。活動當日下午在高跟鞋教堂,就有嘉鄉寶藏市集、虱目魚食魚教育體驗、乾燥花DIY體驗、趣味闖關、美食品嚐、藝人演唱、人偶互動等活動,即使沒有參加晚上餐桌活動的朋友,一樣可以一起來個午後chill時光,夜間還有高跟鞋光雕秀、晚會表演及海味饗宴,一系列豐富內容,歡迎大小朋友在週末假期暢遊,更多活動詳情,請至「思慕在嘉」或「布袋鎮公所」FB粉絲專頁瀏覽。台灣養殖虱目魚歷史約4百年,嘉義縣虱目魚年產量約5980公噸,布袋鎮虱目魚產量又占嘉義縣的四成,其中新塭是虱目魚的故鄉,是全國虱目魚重要產銷節點,全台有六成以上的虱目魚都是從這裏集散出去,不管是養殖虱目魚及相關虱目魚加工品,在質與量是全國翹楚。嘉義養殖的虱目魚很受饕客喜愛,主要是因為以鹹水養殖,而且許多是與文蛤或白蝦混養,放養密度較低,養殖池水土環境可以維持優良,魚隻不會有土味,加上魚隻活動空間大,活動量足夠,魚隻成長健康,肉質更是相當甜美細緻。目前正是現正是嘉義虱目魚的盛產季節,吃虱目魚「當對時」,民眾除了來嘉義吃虱目魚外,縣府也與國內諸多通路合作,包括全家行動購商城「嘉義優鮮水產精品專館」、台灣好農「嘉義優鮮專區」、全家FamiSuper超市、楓康超市、聖德科斯超市等通路,上架供應嘉義虱目魚產品,且都有優惠活動進行中,歡迎大家趁虱目魚產季一起「食當季,吃在地」,選購安心有保障的嘉義在地優質虱目魚產品。此外,縣府也與中華民盒國餐盒公會聯合會及中部科學園區、南部科學園區合作,讓在地優質的虱目魚產品可以進入學校及科學園區團膳供應體系,目前北北基的一些國中小學學生在午餐中就已在享用嘉義高品質的虱目魚丸,就是要讓更多國人可以品嚐在地新鮮美味的虱目魚。 發布日期: 113-10-17 更新日期: 113-10-17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縣政府 東山農特產美食嘉年華創意料理上桌 東山農特產美食嘉年華創意料理上桌 黃偉哲邀民眾相聚大飽口福「2024戀戀東山季-山農特產美食嘉年華」今(12)日於東山區運動公園展開,為期兩天的活動十分精彩,包括美食饗宴、小農市集、氣墊樂園及運動競賽等,吸引許多大小朋友前來遊玩、消費。台南市長黃偉哲一早親臨會場,大推東山農產與創意料理,黃偉哲表示,東山咖啡香醇、龍眼果肉飽滿,單吃和入菜都十分美味,歡迎全國朋友把握時間相聚東山,欣賞美景也享受美食,大飽眼福和口福。黃偉哲表示,東山區農特產品項多,有咖啡、青皮椪柑、蜂蜜、龍眼、火龍果等等,他感謝各界支持,促成此次嘉年華會順利舉辦,現場擺設多樣農產品,並展示多道香氣撲鼻的創意料理,邀請民眾來東山走逛消費,相信ㄧ定能滿載而歸。東山區公所表示,東山區的咖啡跟青皮椪柑種植面積為南市第一,龍眼更是全國首要產區,此次活動除農產品展售,並與在地總鋪師合作推出「桂圓咖啡美食饗宴」,菜色包含港式清蒸咖啡魚、滿天星咖啡蝦、桂圓鹿茸珊瑚草、桂圓碳烤肋排、桂圓素食米糕等宴席料理,並加碼贈送咖啡雞湯、茶魔青茶及蜂蜜飲,每桌為新台幣2500元,迴響非常熱烈,一推出即秒殺。另外,「戀戀創意美食展售會」展示數道創意料理,包含火龍果飯、絲瓜粥、彩色涼麵、蜂蜜檸檬茶和冬瓜桂圓凍,均由在地餐飲業者結合東山農產品推出,今日上午開放限量試吃,吸引許多民眾共襄盛舉。最受兒童歡迎的「親子樂活氣墊遊樂園」則由茶之魔手贊助推出,邀請大朋友小朋友攜手同樂,免費遊玩放電。小農文創市集攤位「歷史建築東山牛肉崎警察官吏派出所」更推出限量10元換購舒潔衛生紙活動。此外,特別企劃的「東山記憶──老照片特展」深入介紹東山農業及在地產業故事,讓遊客身歷其境;「臺南400城市食力-37區巡迴移動展」也來到東山,透過移動式展場宣傳車結合台南37區農特產。台南市政府表示,台南龍眼及東山咖啡遠近馳名,期盼藉由此次農特產美食嘉年華,帶領民眾深入東山,體驗在地農特產業及豐富的自然景點,立法委員賴惠員、市議員沈家鳳皆親自到場,表達對活動的支持。 發布日期: 113-10-12 更新日期: 113-10-14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虎來事吉「Say鳥梨節」 虎來事吉「Say鳥梨節」! 中市貓仔坑休閒農業區邀您共襄盛舉慶重陽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與后里區農會共同輔導貓仔坑休閒農業區於今(11)日到13日在后里車站東站廣場舉辦「2024虎來事吉Say鳥梨節」,活動一連3天,透過農場導覽、食農教育及手作體驗,展現農村的獨特魅力與文化特色,讓民眾在豐富的遊程中體驗農業之美與在地美食,並藉由祖孫說故事的活動,增進親子關係並促進跨世代的交流。農業局表示,后里區貓仔坑休閒農業區107年公告劃設,區內主要生產作物高接梨、柑橘及柿等果樹,也是石虎的故鄉,擁有完善的環山步道及遊憩資源。區內鳳凰山與觀音山步道假日有絡繹不絕健行人潮,春季更有浪漫的櫻花、梨花、黃金風鈴木、垂枝女貞等花卉,吸引許多遊客造訪;此地以石虎生態保育及永續農業為核心,結合在地文化發展,並提供豐富的農業及生態導覽與手作DIY體驗,是全家大小探索農業知識與享受自然的絕佳去處。后里區農會表示,此次活動規劃梨園及玫瑰園導覽、鳥梨糖葫蘆DIY、特色健康餐點與農特產品品嚐,更準備了多樣化的表演活動與祖孫說故事比賽。為讓參加者在秋天的氣息中感受農村的美好,提供多樣豐富的活動,三天的活動安排,梨園和玫瑰園導覽讓人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古早味糖葫蘆DIY更是大朋友小朋友都喜愛的趣味手作;還有洞簫及烏克麗麗表演、石虎氣球DIY、梨梗筆鑰匙圈DIY以及祖孫說故事比賽,讓參加者在玩樂中增進家庭互動。此外,現場還有薩克斯風演奏、木工創作體驗、拼布DIY等多元內容,都將讓參加者度過一個充滿樂趣而充實的週末,歡迎各地好朋友搭乘綠色運具,一同來貓仔坑休閒農業區享受樂活綠生活。今日活動邀請立委楊瓊瓔、議員陳本添、議員陳清龍、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股長劉仕弘、后里區公所課長周偉傑、林麗妮、洪聰豪及后里區農會理事長劉萬祥、總幹事陳清琪、仁里里里長鐘基文、舊社里里長林有盛、敦北里里長羅金浩、廣福里里長郭明洲、太平里里長黃士偉、江啟臣立委服務處主任江紅、邱愛珊議員服務處副主任林春榮、謝志忠議員服務處派代表、台中市貓仔坑產業協會理事長謝靜櫻、眉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晋千、后里國小校長陳錦鎮等,一同到場與現場民眾同樂。(10/11*4)*農業局 發布日期: 113-10-11 更新日期: 113-10-14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中市政府 牡蠣食魚教育移師布袋,遊客變身青蚵嫂直呼有趣 嘉義縣政府今(13)日在布袋鎮好美里的好美船屋舉辦「牡蠣真好嘉.食魚教育」體驗活動,帶領來自各地的30位民眾,透過認識牡蠣及溯源制度解說,體驗青蚵嫂剖蚵、串蚵,DIY手作蚵殼鱟造型小夜燈,以及品嚐蚵仔的美味料理,民眾開心直呼原來牡蠣從產地到餐桌是這麼有趣及深藏學問。東石蚵、布袋蚵是全台聞名的美食,民眾可能不知道餐桌或貨架上的蚵仔,是怎麼在海洋中長大,以及如何從海洋到餐桌的過程。參加民眾透過活動解說很驚奇牡蠣的生活史,才知道原來小蚵苗會游泳,了解平掛式、浮筏式不同養殖方式,並且動手體驗串蚵、剖蚵,還有牡蠣互動遊戲及品嚐嘉義蚵仔料理,在寓教於樂中民眾更認識嘉義在地牡蠣。好美里資深青蚵嫂傳授民眾如何剖蚵,大家在拿捏到剖蚵的訣竅後,開心體驗青蚵嫂,雖然速度不快也會將蚵仔挖破,但大家在為自己中午蚵仔料理預備食材的鼓勵下,氣氛十分勵志及歡樂。農業處表示,嘉義牡蠣產量占全台49%,產地包括東石及布袋,在國際自由貿易影響下,國產蚵面臨進口蚵的競爭與挑戰,為提升國產牡蠣的識別及競爭力,嘉義縣政府111年透過輔導計畫協助蚵農導入可追溯制度,與進口蚵做出市場區別,並建立東石蚵的品牌形象,目前已協助409戶蚵農取得水產品生產追溯QRCode,更有29戶取得產銷履歷標章及1戶取得CAS標章,並且持續增加中。藉由「牡蠣真好嘉 食魚教育」推動,豐富民眾的牡蠣知識,親自體驗青蚵嫂生活,連結與海洋、蚵仔的情感,在一連串的「原來」中更愛牡蠣,進而增長支持國產的力量,同時讓大家了解溯源制度及認識溯源標章(籤),提升民眾對國產牡蠣的信賴感,縣府鼓勵大家選購牡蠣時,認明有溯源標示的產品,確保是正港的嘉義牡蠣,保證買的安心,吃的放心。 發布日期: 113-10-13 更新日期: 113-10-14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縣政府 113年三坑水鄉茭白筍節 藉食農教育帶動產業發展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2)日上午前往龍潭區,出席「113年三坑水鄉茭白筍節主題活動」。張市長表示,三坑擁有豐富的水源及清澈水質,在農友悉心照料之下,所種植的茭白筍口感脆甜,已成為龍潭的重要特色農產品之一,本次活動亦結合農遊與食農教育,讓民眾深度體驗三坑文化,支持在地農業發展。張市長今日頒發茭白筍評鑑獎予獲獎農友,分別為第一名馮堯煥、第二名張善慶、第三名林建城及最佳甜度王李雪鳳,並感謝認購茭白筍之企業。此外,張市長與貴賓也穿著青蛙裝下田體驗採摘茭白筍的樂趣,並鼓勵民眾踴躍購買,品嘗當季最新鮮甜美的茭白筍。農業局指出,為提升在地農民技術及產量,今年共三間友善企業認購茭白筍田,包含捷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台陸興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衣凡、百鈴企業有限公司陳文德先生、中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鳳龍,感謝他們給予農民充分支持,促進產業蓬勃發展。龍潭區公所表示,本次活動除了規劃農遊小旅行,由在地嚮導帶領深度遊三坑,還有三坑農特產小農市集、體驗一日農民及趣味競賽活動等,讓民眾更加了解三坑文化及茭白筍栽種過程。今日包括立法委員呂玉玲、市議員徐玉樹、劉熒隆、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長謝清文、石門管理處長林昆賢、農業部桃園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楊志維、市府農業局長陳冠義、龍潭區長黃世琪、桃園市農會主任林羅生、龍潭區農會理事長謝明宏、龍潭區烏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巫梅珠及三坑水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徐美惠等均一同出席。 發布日期: 113-10-14 更新日期: 113-10-14 桃園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桃園市政府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彰化好咖 啡你不可 10月5日彰化市農會結合阿束社咖啡園及在地咖啡農辦理「彰化好咖 啡你不可」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了解八卦山咖啡的風土環境與成長過程、咖啡的加工與後製、品嚐在地咖啡、濾掛式咖啡製作體驗、咖啡盆栽及咖啡渣除臭錠DIY等活動。座落於八卦山產業道路旁的「阿束社咖啡館」,由彰化市咖啡產銷班第一班鄭錫鴻班長一手打造,主打八卦山咖啡,自產自銷,咖啡館相當清靜,四周山林懷抱,眺望觀景又佳,可俯瞰整個台中市區,為現代人休憩放鬆的最佳選擇。 發布日期: 113-10-05 更新日期: 113-10-14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食農幸福COOKSHOW 推廣食農教育從烹飪認識農業與健康飲食 為響應政府推動的食農教育政策,提升大眾對本土農業及健康飲食的關注,新化區農會今(8)日在大目降好農市旁的農業推廣教室,舉辦「食農幸福COOKSHOW」活動。此次活動由輕食料理老師陳冠彣擔任主講,運用在地小農的優質農產品進行烹飪示範,推廣食農教育,並教導民眾健康的飲食習慣。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食農教育是政府重要的施政方向之一,透過教育與推廣,讓國民更加了解食物的來源,認識從生產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進而強調食材的真實價值。此次COOKSHOW活動,讓學員在親手製作料理的過程中,了解本地農業的生產方式,並實踐健康飲食的理念。農業局指出,該活動課程不僅傳授烹飪技巧,還教導如何挑選新鮮食材及處理保存,這不僅提升了學員的食材選擇能力,也強化飲食與農業之連結,呼應政府的食農教育目標。同時,參加者還學習辨識3章1Q等食品標章,這些標章象徵產品的安全與品質保障,消費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選購本土優質農產品,進一步支持本地農業的發展。新化農會總幹事林侑融說明,本次主題料理課程的菜色為「麻油米糕捲」與「高麗菜封」,採用新化在地二寶「麻油、地瓜」,搭配在地青農自產的有機蔬果,以簡單的烹飪方式呈現傳統古早味料理。所有食材均來自「大目降好農市」,學員繳交的報名費100元,農會也回饋學員超市商品米粉與木耳飲。「大目降好農市」集結了全國農漁會的優質產品及本地青農自產的有機蔬果,要讓民眾可以「安心」買、「放心」吃。 發布日期: 113-10-08 更新日期: 113-10-09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臺南市政府 臺北市農遊場域企業推介會 臺北有農推廣 臺北市產業發展局推動農業旅遊,優化場域使民眾能就近親近自然與農業,經多年輔導已劃定3個休閒農業區(內湖區白石湖休閒農業區、文山區貓空休閒農業區、北投區竹子湖休閒農業區)、成立11家休閒農場、25家農場取得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1家具「田媽媽」品牌及9家農場具穆斯林友善場域認證。因此今(8)日在南港軟體園區樂活空間舉辦推介會,將農遊場域介紹給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技園區企業,提供企業能就近安排親近自然與參與農業體驗的活動場域。「臺北有農」臺北內湖區可以採草莓、文山區(貓空)與南港可參加製茶體驗、北投區除了賞花(海芋、繡球花、金針花)還有種植稻米的青農提供田間體驗。臺北農業體驗產品已超過40項,並都已上架農遊超市平台販售,邀請大家來體驗臺北有農。今年產業局也輔導農場申請特色認證的永續PLUS認證與食農PLUS,今年已有9家提出申請,積極輔導農場持續優化,朝向永續農遊的目標前進,讓遊客來到臺北也能就近體驗農村。 發布日期: 113-10-08 更新日期: 113-10-09 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臺北市政府 推動食農教育系列課程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蔬菜體驗課程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為推動食農教育政策,本(113)年10月9日(星期三)於臺東市新園國小以「小白菜」為主題,邀請第三屆百大青農廖家助先生擔任講師,課程內容包含認識十字花科蔬菜及農事體驗,參加學生與教師合計20人。本次課程講師以「味覺探索」互動遊戲,引導中年級學童認識小白菜、高麗菜、白蘿蔔及芝麻葉等蔬菜生長過程,嘗試不同芽菜的滋味,激發學生對於植物栽培的興趣。學童親自種植小白菜,體驗其生長特性及管理技巧,也期待能在一個月後的營養午餐中品嘗到自己栽種的小白菜。參與的師生一致認為,課程內容生活化且生動有趣,辦理方式有助於未來學校推廣食農教育課程的規劃與設計。臺東農改場本(113)年度結合校園及在地青農共同推動特色作物食農教育系列課程,成效廣獲各校肯定,明(114)年度食農課程已開始接受理,歡迎轄內有興趣的國中、國小於本(113)年11月18日(星期一)前提出申請。講師上課情形課程中交流提問學員上課情形講師與學生互動情形實作種植體驗新園國小參與食農課程的教師合照 發布日期: 113-10-09 更新日期: 113-10-09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共584筆資料,第13 / 30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0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第29頁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