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8 AUG 校園健康體適能暨飲食教育行動計畫成果發表 表揚優異學校並致力打造健康環境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自108學年度起在全市281間國中小推動「校園健康體適能與飲食教育行動計畫」,希望提升學童健康體位與培養健康飲食觀念。今(14)日於永華市政中心辦理112學年度成果發表記者會,由大光國小精彩表演揭開序幕,市長黃偉哲頒獎表彰優異學校,也鼓勵各校繼續努力精進,共同為孩童打造健康校園環境。市長黃偉哲表示,培養學生的健康飲食意識並協助他們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是臺南市重要教育政策之一,在全市281所國中小學的推動下,欣見普及化運動參與人數增加及體位適中率提高,在健康體位適中率的部分,國小提升1.7%,國中提升1.3%,因此在各項中央健康促進評比中屢獲傑出佳績,更榮獲首屆「卓越縣市獎」的殊榮,顯見府方與校方合作成效卓越,期盼未來能持續增進孩童均衡飲食知能,深化健康態度與觀念。市長黃偉哲指出,非常感謝所有學校致力推動體適能與落實孩童健康飲食觀念,才能有今日成果佳績,其實市府近幾年來,不論是在語文、教育、寫作、藝術與科學教育層面,皆有相當良好的發展與進展,尤其是在營養與體適能方面的深耕更是如此,雖說讀書好、成績佳佔有重要地位,但孩童的身體健康議題更是必須重視與不容忽略的,因此同學們皆能夠維持好的體能與健康狀態,皆要感謝各位校長與學校老師的鼓勵,功不可沒的成果是大家一起努力而來,這份榮耀歸屬於所有辛勞用心的師生,也期盼各校未來與市府持續為孩童健康與校園美好而邁進。教育局表示,校園健康體適能及飲食教育行動計畫自108年推行以來,在飲食教育方面,已建立營養知識地圖,依不同教育階段學生進行影片內容分類,並產出近150部自製影片、100餘張主題海報,112學年度也由營養師及健體領域教師聯手設計飲食教案及教具,以大型彈珠檯教具結合教案,讓學生在活潑有趣的遊戲過程中,輕鬆學習飲食知能和營養知識。此外,並透過彙編歷年「餐前5分鐘飲食教育海報」、製作實體書籍與電子書,讓學校可結合課程、晨間閱讀與生生平板政策,讓飲食營養教育從日常生活中漸進培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且健康成長。在體育方面,教學團隊透過SH150、體育教學樂趣化取代單向體適能測驗,並推廣普及化運動如樂樂棒球、大隊接力等,藉由利用社團活動、辦理體育競賽等等來提供孩子多元運動機會,培養學生團隊與合作精神,以促進健康體適能,從生活中體會運動的樂趣,另再藉由健康護照,完整紀錄每日飲食與運動紀錄,從個人擴及至家庭,促進親子共學,共同提升健康意識。教育局說明,為鼓勵學生在忙於課業的同時,也不忘保持正向的心態與健康的身體,112學年度「校園健康體適能及飲食教育行動計畫」績優學校選拔,由仁光國小、佳興國中、東興國小、大成國中、新進國小及安南國中推展成果豐碩,並分獲各分組第一名之殊榮肯定,其中仁光國小、東興國小、新進國小及佳興國中更連續兩年蟬聯冠軍,成為校園健康體適能及飲食教育行動計畫示範學校。臺南市112學年度校園健康體適能及飲食教育行動計畫分組第一名學校各具特色。仁光國小透過宣導講座、健康課程、校園自給農園、烘焙實作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健康飲食金字塔」的飲食原則,並提升SH150在校園實施的普及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東興國小推動「健康飲食說Hello」,各學年健康與體育課程融入健康飲食的正確觀念、推動午餐每週一蔬食,同時積極推動SH150策略,推行班級晨跑活動,鼓勵學生到戶外活動,更實施多元運動社團,讓學生從比賽中得到樂趣與榮譽並增進體能,讓身體更健康。新進國小推行「飲水思源、食米知恩」,並結合周邊資源,連結飲食、環境及農業,帶領師生邁向「共好食代」,並與東山國小合作共學,獲得師生一致好評,也培育全體師生運動知能,激發運動動機與興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更特別舉辦教師健康體位、體適能研習及成立運動社團,鼓勵教師共同增進健康。佳興國中為積極推展食農教育及SDGs中健康飲食議題,落實餐前五分鐘課程,透過規劃多元的健康體適能課程,藉由探索體驗學習,結合戶外教育、海洋教育及藝文創作等動靜態學習,值得一提的是,該校健康體位適中率達 80%以上,展現落實健康體適能最佳績效。大成國中則推行「全面化教育,運動成習慣」,透過多元化課程提升學生運動力,包括舉辦各項競賽、推行SH150計畫與健康護照,讓學生記錄並檢視自身飲食與運動狀況,此外,藉由教務、學務、午餐廚房橫向溝通,融入飲食健康教育,實施餐前五分鐘飲食教育,每週播放健康飲食影片,並利用寒暑假作業,提升健康飲食知識。安南國中「識食,惜食」之理念,為推動愛就是把菜吃光光,每班推動健康護照,學習紀錄身體變化及飲食習慣,並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大跑步活動,設立運動社團讓學生有多元選擇,以提升運動動機,更透過辦理體育班際競賽,營造運動風氣,認真推行精神值得嘉許。 發布日期: 113-08-14 更新日期: 113-08-23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臺南市政府 啡嚐筍友食農教育 連結學校與社區 為推廣「實農」入校園,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自111年11月試辦帶實農入校園,及帶學童至農場進行食農教育,112年度補助5所小學示範推動食農教育,成效良好。今日安排雲林縣各級學校校長與主任走訪縣內食農教育場域-谷泉咖啡莊園及筍友部落,讓學校校長及主任更加認識雲林縣食農教育場域及深入了解咖啡及竹筍,希望學校與農民之間迸出新思維。農業處今日安排各級學校校長與主任走訪縣內食農教育場域,希望學校與農民之間迸出新思維。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作為農業大縣,擁有豐富的農產資源與深厚的農業文化底蘊。為了讓下一代更了解食物的來源,珍惜農民的辛勞,縣府積極推動食農教育,鼓勵學校與在地農民合作,將校園打造成活潑的食農教室。谷泉咖啡莊園及筍友部落農場主,對於縣府安排學校校長、主任及老師們來體驗、認識在地文化、在地農產及品嚐在地食材料理,非常的開心,期望日後可以與學校食農課程、教師研習等等結合,讓更多學生老師認識古坑咖啡及筍子。參與的老師們透過烘咖啡豆、摘採蔬菜等,感受食農教育的核心價值。活動中特別邀請馬光國中曾麗珠校長、崙背大有國小劉雅華主任、台西國小蔡旻祥老師分享今日參與食農教育感想,老師們對於今日活動非常感動,食農教育不僅可以了解農民的用心、在地農產、栽培作物過程、在地食材、又能體驗採菜、烘咖啡豆、製作醬筍及品嘗在地筍子餐,老師們表示一定會將在地食材、食農場域、食農教案帶回與學生老師分享,也希望縣府農業處可以把好的場域介紹給學校。農業處蔡耿宇副處長表示,由於112年補助學校辦理食農教育推動計畫成效良好,113年補助計畫新增至7所外,亦擴及國民中學中央廚房的營養師加入,積極採用在地食材,讓學生享用健康又美味的營養午餐,同時支持在地農業發展。透過今日走訪食農教育場域,藉由學校的校長及主任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實農」雙方交流,相信能讓學校食農教育的推動更加順利與長遠。依據食農教育法第三條名詞定義,食農教育是指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國民基本農業生產、農產加工、友善環境、友善生產育養及畜牧、動物福利、食物選擇、餐飲製備知能及實踐、剩食處理,增進飲食、環境與農業連結,促使國民重視自身健康與農漁村、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並採取行動之教育過程。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SDGs12 永續消費與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發布日期: 113-08-20 更新日期: 113-08-23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雲林縣政府 推廣環保惜食理念 屏東米其林環保便當比賽閃耀登場 為推廣惜食觀念與環境教育,屏東縣政府環保局今(17)日在大仁科技大學舉辦「米其林環保便當競賽」,由專家評審出的15組入選決賽參賽者展現精湛廚藝與巧思,爭取佳績。屏東縣長周春米到場鼓勵打氣,並親自下廚利用屏東當季、在地食材,製作出精緻味美的彩蔬三層肉環保便當,展現「食當季、吃在地、零廚餘」的理念,色香味俱全的創意料理手法令全場驚豔,並報以熱烈掌聲,場面熱鬧。縣長周春米表示,自己在公務繁忙之餘最喜歡下廚做料理,而且一定會購買在地、當令食材以減少碳足跡,最喜歡母親包的餃子,因為料多味美而且總能發揮創意將當令食蔬入菜。現在社會外食族眾多加上外送便當興起,衍生許多紙餐盒等資源垃圾,對於許多家庭來說,處理廚餘更是一項沉重負擔,因此舉辦「米其林環保便當競賽」,不僅展示參賽者們的創意與廚藝,更重要的是傳遞環保與惜食的理念,激發民眾環保愛地球的觀念,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周縣長說,守護環境是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人民的共同責任,在日益嚴峻的垃圾處理挑戰中,未來會持續確實執行垃圾破袋檢查作業,呼籲民眾在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確保資源回收物、廚餘能夠確實進入資源循環體系,透過行動實踐減少環境的負擔與垃圾的製造,更希望透過此次活動,把「生態、環保、永續」的想法跟理念傳遞給更多人。縣府環保局表示,便當是現在重要的飲食文化,因此利用「便當」融入環保創意,舉辦「米其林環保便當競賽」,藉由民間無限的創意能量,發想出各種料理方式的環保便當,提供給所有民眾參考,大家也可以把握「食當季、吃在地、零廚餘」的3大原則,發揮創意做出符合自己口味的環保便當,而且最好自備「循環餐盒」重複利用,環保、美觀又衛生。本次比賽經由專家評審,獲選第一名環保便當主題為「炙燒雞胸迷迭香-這次來蒸的」,得獎者是盧美秀、張蘇滿;第二名主題為「蔥香活力豬」,得獎者是彭春梅、吳秉宸;第三名主題為「肉多多營養套餐」,得獎者是葉思怡、黃靖雯。優選獎:第一組雞排環保養生便當-郭玉秀、黃英第二組養生便當-紀芳枝、陳美妹第九組清爽檸海餐-阮筱庭、阮郁靜第八組好食雞-楊美菊、吳雪如第七組在家輕鬆煮-陳建宇、段秀鳳第十組幸福便當-王月慧、黃碧如創意獎:第十一組三色豆洋蔥雞絲蛋炒飯-吳俊暐、杜繼文第五組客家風味餐-陳美圓、余秋嬌第十二組蔥翠欲滴-吳志祥、宋薪承第四組鬼靈雞怪-張育誠、吳美靜第十五組繽紛好食-陳雪香、沈雪麗第十四組銀髮的一餐-劉一枝、藍惠淑 發布日期: 113-08-17 更新日期: 113-08-23 屏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屏東縣政府 綠照一夏! 青年學子走入農村社區 青銀共創美好回憶 暑假期間,除了到各地遊樂區及度假勝地採點遊玩外,你一定想像不到這群大學生選擇來到農村社區來做深度在地體驗,跟社區長者互動學習,度過特別的一天,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夏日回憶。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自111年起推動致力於農村高齡照顧,透過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關懷在地高齡長者,此外為全面照顧幸福農村福祉,更於112年及113年辦理農村送暖措施,透過擴大供餐、食材暖暖包等服務,關懷社區長輩及弱勢族群。今年暑假,農村水保署開辦見習講座,於8月12日搭配國立臺灣大學暑期健康園藝課程來到苗栗縣後龍鎮水尾社區見習,讓學生體驗一日農村綠照員,透過綠飲食社區共餐菜園物產採集、與長者共餐,以及運用在地特色食材的綠療育課程-麵包烘焙,達到青銀學習跨世代的交流與互相學習目的。苗栗縣後龍鎮水尾社區綠色照顧結合漁業文化與綠色照顧資源,並聯合周邊社區共同執行,以資源共享模式擴大效益。梁清文里長也運用自身技能帶領長者成立「阿嬤ㄟ胖」烘焙坊建立長者照顧據點,和長輩一起使用社區農友種植的黑米等食材,由社區媽媽共同製作適合長輩吃的營養的麵包,販售的盈餘還能回饋至社區,將收入回饋至社區送餐服務,支持社區永續經營的資源循環,讓社區成為在地安老的好居所,成為苗栗縣後龍鎮農村完善綠色照顧服務網絡的永續典範。本次透過交流學習及分組討論,學生運用課堂上的知識與實際來到社區的感受,給予社區不同的回饋,期望透過連接不同世代之餘,也讓長輩有更多快樂學習的機會,活到老、學到老!前往體驗的同學都表示「這真是前所未有的經驗,路上也能體驗到傳統牽罟文化」、「沒想到地瓜葉也能做麵包,我可以一口氣吃兩個」、「社區長輩的活力超乎想像,在做體適能時都快跟不上長輩了!」,水尾社區梁里長表示「透過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能夠確實的擴大照顧有需求的長輩,也透過綠療育課程讓長輩能夠多多出來活動,心情也變開心,今日臺灣大學的同學到訪,讓社區長輩期待已久,也打開話匣子暢所欲言,下午的討論也提供了社區很實際的建議與想法,社區也會繼續努力,照顧更需要的人。」國立臺灣大學張育森教授也表達「透過帶領學生到農村社區實際體驗,更能夠傳達課程中講授的案例與知識,也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對教學更有幫助。」炙熱的陽光雖然讓大家汗流浹背,但長輩的笑容絕對是今年夏天最美好的篇章。 發布日期: 113-08-16 更新日期: 113-08-23 苗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台南養蚵產業轉型成立品牌標章 推廣「臺南蚵」絕佳風味 臺南市政府攜手漁業署及南市區漁會共同推廣臺南蚵,推出產地品牌標章,為臺南400年養蚵史寫下全新篇章。今(14日)於臺南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辦理臺南蚵品牌標章發表會,市長黃偉哲、農業部長陳駿季、南市區漁會、南縣區漁會代表皆到場共同見證,臺南蚵跨入產地品牌共同運銷,致力將優質、安全的牡蠣食材推廣到全國各地,歡迎消費者認明標章踴躍選購。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牡蠣養殖面積超過1500公頃,全國排名第三,每年創造約逾3億產值,近年因極端氣候及進口低價牡蠣衝擊,養蚵產業逐年式微,市府為推動傳統養蚵產業轉型並區隔消費市場,於今(2024)年發行「臺南蚵產地品牌標章」,搭配溯源條碼或產銷履歷張貼於本市生鮮牡蠣商品外包裝,方便國人辨識產地來源,進而賦予商品品牌價值增加漁民收益,可謂是本市養蚵產業轉型重要里程碑。黃市長強調,感謝台南漁民用心養殖出品質優良的台南蚵,備受各大五星級餐廳及國宴主廚肯定,因此市府積極向中央申請成立獨立品牌,有了品質保證才能讓消費者吃的安心,不管在大餐廳或是道地的海產店,都可以品嘗到最優質鮮美的台南蚵。農業部長陳季駿指出,蚵仔煎可謂是台灣庶民料理的代表性食物,更曾獲選《遠見雜誌》最能代表「台灣十大小吃排行榜」民調第一名,可見國人對牡蠣喜愛程度。近年農業部持續投入經費,協助蚵農改善剖蚵場域及冷鏈設備,並推動水產品溯源制度,提供安全、衛生的本國牡蠣,從產地到餐桌,為民眾食安及健康全面性把關,推薦國人多購買本土優質水產品,讓臺灣漁業永續前行,更藉由品牌的成立,未來有機會將台南蚵推廣到全世界。農業局表示,臺南牡蠣養殖型態主要分兩類,曾文溪以北有北門及七股等兩大潟湖,該區多為平掛式養殖,隨潮汐漲退,牡蠣約有一半時間離水而生,經回歸線以南驕陽洗禮,造就蚵肉緊實Q彈,是大自然賦予的鹹鮮「潮味」;曾文溪以南沿海泛採浮筏式養殖,沉浸於純淨海水中成長的牡蠣,體型碩大肥美,則是大自然恩賜的鮮甜「海味」。臺南市政府今攜手漁業署及南市區漁會共同辦理臺南蚵品牌系列行銷活動,讓更多消費者認識並喜愛臺南蚵特有的風味。今日發表會現場有多位漁民帶來自家的優質蚵,亦有餐廳以台南為主題推出創意蚵料理,立法委員林俊憲及市議員黃麗招、李宗霖、李啟維、林依婷、周嘉韋、謝舒凡也到場支持。 發布日期: 113-08-14 更新日期: 113-08-23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2024南島咖啡節市集舊站特區登場 「南島咖啡節」市集舊站特區登場 揭曉精品咖啡評鑑成績 佐佑品咖啡莊園特等獎 饒慶鈴:推動全新臺東品牌活動為提升「太平洋左岸台東咖啡」的品牌形象,臺東縣政府今年首度辦理「南島咖啡節」,並於20、21日一連兩天在臺東舊站特區鐵花步道旁草坪舉辦市集,結合精品咖啡評鑑競賽頒獎。縣長饒慶鈴提到,今年整併相關輔導培訓、競賽與活動,進行臺東咖啡意象整合與推廣,期待藉此讓縣內咖啡農友、職人及相關業者相互交流,也歡迎各地鄉親參與今明兩日市集,品嘗臺東咖啡好滋味,體驗臺東專屬的南島咖啡風格慶典。20日傍晚並由饒縣長等人公布精品咖啡評鑑成績,結果由佐佑品咖啡莊園獲得特等獎。饒慶鈴表示,臺東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是相當適合種植咖啡的地區,品質良好不輸國外,種植面積約147公頃、產量全國第三,質量俱佳。今年品牌邁入第三年,首辦「南島咖啡節」的年度主題為「沖出你的野」,透過工作坊、冰咖啡創意大師賽、精品咖啡評鑑競賽、市集與十大咖啡廳票選等系列活動,盼展現咖啡品牌整體形象,擴大行銷臺東咖啡。縣府農業處則指出,今年度咖啡評鑑共有19支咖啡參加競賽,經過為期2天的杯測後成績揭曉,共計10人得獎,得獎名單分別為:特等獎佐佑品咖啡莊園;頭等獎2名由林憲明及楊寶琴(鑼吧甲咖啡莊園)榮獲;金質獎3名為廖俊盛 (海灣咖啡莊園)、陳民富及佐佑品咖啡莊園;銀質獎4名為東道咖啡、楊寶琴(鑼吧甲咖啡莊園)、陳民富及地利伯咖啡莊園,詳細得獎名單也可於臺東縣政府網站及台東好農FB查詢。今年評鑑主審由臺灣各大精品咖啡評鑑常任評審陳志銓擔任,帶領組成感官評審、技術指導及烘豆團隊,採用全球最有聲望的COE(Cup Of Excellence)賽制,所有參賽豆先由專業評審確認品質符合要求,才進行為期2天杯測比賽。陳志銓表示,今年參與的支數雖然比去年少,但品質讓所有的評審們都非常的驚訝,就連銀質獎都有80幾分的評分。這次的特等獎得是「佐佑品咖啡莊園」藝伎品種,日曬處理法的咖啡帶有野薑花、雞蛋花的香氣,喝起來是香吉士、水蜜桃的滋味與伯爵茶的尾韻,口感絲滑圓潤。頒獎結束後,參賽農友在主審及技術評審帶領下執行賽後分享會,互相激勵學習,且所有參加評鑑者均可獲得專屬杯測評鑑報告,了解自身咖啡特色及風味作為後續精進目標。一連兩天的南島咖啡節市集邀請國際及國內咖啡各領域品牌現場展售,包括讓民眾體驗頂級咖啡「台東咖啡莊園區」、網羅特色咖啡廳的「台東咖啡廳區」、提供咖啡生活精彩提案的「咖啡生活區」,以及「咖啡玩家區」、「南島美食區」、咖啡故事等主題策展、舞台表演,甚至還有「咖啡占卜區」等有趣體驗。此外也推出紀念週邊產品,並與各攤商合作推出超值的滿額贈活動,讓民眾沈浸在咖啡文化饗宴。2024南島咖啡節除了精彩市集,台東冰咖啡創意大師賽報名至9月18日(https://shorturl.at/m0Ivu)、十大咖啡廳票選進行中(https://shorturl.at/p7N3g),相關活動資訊敬請持續關注「台東好農」FB:https://www.facebook.com/newttmall。 發布日期: 113-07-21 更新日期: 113-08-13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縣政府 2024屏東巧克力節盛大開幕 一起甜蜜情人節! 一起甜蜜情人節! 2024屏東巧克力節盛大開幕逢七夕情人節,屏東縣政府為迎接充滿粉紅泡泡的節日,8月10至11日在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可可巧克力園區推出甜蜜「屏東巧克力節」,縣長周春米今(10)日到場感受濃濃幸福氛圍並表示,今年不僅匯集全台多家榮獲過世界賽事獎牌巧克力業者,更推出巧克力嘉年華遊行、愛情巧克力巴士遊、愛情充電站、甜蜜巧克力DIY體驗等多項浪漫活動,歡迎戀人們一起到場感受「羅曼蒂克」的氛圍。2024巧克力節活動現場由「巧克力嘉年華遊行」揭開序幕,參與遊行的巧克力業者們無不精心打扮、展露自家品牌,並跟隨著可愛的小天使和月老、COSPLAY、雜技團體和流行非洲鼓隊,數百人在屏菸內遊行發送七夕的情人節巧克力給大家共享甜蜜,讓現場民眾直呼:好幸福!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可可巧克力節特別選定最浪漫的節日-七夕情人節來舉辦,除了在萬巒屏東可可巧克力園區,今年更擴大在屏菸1936文化基地舉辦,就是要讓情人們浪漫一下,她說,屏東是歷年來得獎最多的巧克力縣市,屏東巧克力不僅得到ICA世界可克力大賽,更有多個品牌榮獲過亞太地區、世界賽事諸多獎牌,在國際市場上非常受到歡迎。周縣長也分享,上週至日本拜會琉球縣知事玉城丹尼,縣府團隊送上屏東巧克力時,知事眼神瞬間為之一亮,直說一定要好好品嚐,顯現在地可可的軟實力,她說,屏東從種植可可樹到加工不僅是最小的碳足跡外,使用手工研磨所生產出的可可風味更濃醇,也是受到國際人士喜愛的重要原因,未來將持續積極推廣,讓屏東巧克力更世界化。縣府客家事務處表示,今年市集除了巧克力業者,更規劃「可可巧克力跨域創新」主題,邀請高雄餐旅大學、美和科大、Le Gaulois高蘆法式餐廳、玉米三巷冰淇淋工坊等單位,以創新口味的巧克力商品,包括:烏金魚子巧克力、屏東黑金可可雪酪等,每天每個單位將提供25份,民眾只需與裝置藝術拍照打卡就可以兌換限量品嚐券。為配合七夕情人主題,今年巧克力節也特別研發「情人的眼淚-屏東果丰禮盒」和「鐵定有緣餅」兩款限量獨家商品,並邀請食尚玩家節目主持人林莎擔任快閃店長,就要讓大家吃了補桃花、補人緣,好緣連連,此外,會場內也提供愛戀FUN輕鬆、巧克力樂擂茶和濃情蜜意巧克餅的DIY,每項只要一枚50元銅板就可體驗。現場還設有「愛情充電站」,東西方愛神-月下老人和邱比特,陪大家在「繞著世界說愛你」、「王的巧克力叢林」的裝置藝術前拍照打卡,邀請大家寫下對愛情的願望,就能帶回一顆「桃喜」吊飾,讓自己在人際關係上有更「桃喜」的互動;由GOGORO威速登提供的八台環保電動餐車,餐車在小農們的巧手設計下,也更加親民可愛。縣府表示,為增加民眾的買氣,特別推出購物滿額抽獎活動,民眾只要單攤購買滿300元即可參加抽獎1次,活動兩天獎品共有1,000份,頭獎iPad10每天一台等您帶回家,歡迎民眾把握機會來體驗不同以往的味蕾的巧克力風暴。 發布日期: 113-08-10 更新日期: 113-08-13 屏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屏東縣政府 埔里農會茭點女神系列推廣活動 體驗茭白筍採收 為推廣埔里在地農產和食農教育,埔里鎮農會7日在最佳主茭腳白筍農場辦理茭白筍田間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邀請歷屆美人腿公主帶著孩子們回來認識茭白筍,縣長許淑華也身著青蛙裝下田採收茭白筍,與現場30多位大小朋友一起參與,體驗茭白筍田間樂趣。包括縣議員吳國昌、黃世芳、中華民國壘球協會理事長羅俞欣,及5位橫跨第3屆到第7屆的美人腿公主們,也都到場共襄盛舉。許縣長表示,茭白筍是埔里重要產業,埔里農會很用心地辦理一系列包括結合「2024茭點女神活動」、「筍白茭評鑑」及「農民節表揚活動」等推廣活動,就是要讓更多人認識茭白筍產業;今年農會恢復停辦4年的美人腿公主選拔活動,許縣長也誠摯邀請女性朋友報名參加2024茭點女神徵選活動,透過舞台展現自信,大家一起努力,為茭白筍等在地產業代言行銷與推廣。農會總幹事江林瑤表示,這次的食農教育,就是要讓民眾瞭解綠色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並帶大家認識茭白筍生長過程及生態環境,親自下田採收體驗,並特別邀請到歷屆美人腿公主帶著孩子們回來認識茭白筍,結合食農體驗與美食饗宴,推廣埔里最優質的農產茭白筍。甫獲世界選美皇后殊榮也是第7屆美人腿公主的高曼容表示,今年美人腿節競賽活動第一名獎金高達30萬元、第二名15萬元、第三名5萬元及入圍者5千元,獎金是歷年最高,報名至8月30日,希望大家能踴躍報名參加,展現最美的自己,也為家鄉產業宣傳推廣盡一份力。活動一開始在農場專業農人的帶領下,穿上青蛙裝下田體驗,孩子們則坐在茭白筍採摘桶內,由家長推著悠遊水田中,近距離觀察植株與水田生態,聽著農人解說茭白筍的採收、栽培技巧及注意事項,深入地瞭解茭白筍;隨後也由在地青農帶領大家進行茭白筍的烹飪示範,教導如何將這些新鮮的食材轉化為美味佳餚,製作好吃的茭白筍手卷,品嚐茭白筍鮮美好滋味。 發布日期: 113-08-07 更新日期: 113-08-13 南投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南投縣政府 2024古坑竹筍節 古坑鄉公所劍湖山齊辦美味『饗筍宴』料理餐 由古坑鄉公所、大埔社區與劍湖山渡假大飯店攜手燴辦美味『饗筍宴』料理餐,於今(10)日在劍湖山渡假大飯店盛大推出。這次活動由古坑鄉長林慧如主持,張麗善縣長受邀參加,現場與會貴賓還有農業部綜合規劃司長蔡巧蓮,許宇甄立法委員、劉建國立法委員、雲林縣議會蔡東富議員、張庭綺議員、蔡永富議員、江文登議員,以及縣府團隊交工局長汪令堯、城鄉處長林長造、文觀處長陳璧君,新聞處長陳其育與農業處蔡耿宇副處長等共同支持這次古坑竹筍節活動。這次『饗筍宴』料理餐現場席開53桌,共有超過500位鄉親一同享受美食,由劍湖山渡假大飯店大廚置辦星級料理還有古坑在地社區拿手菜,強強聯手,為與會來賓及鄉親們呈上最佳美食饗宴。張麗善縣長提到,古坑鄉竹筍種植面積超過3,000公頃,大約占全雲林縣竹筍產量的八成。今明兩天古坑鄉公所在劍湖山渡假大飯店辦理『饗筍宴』總共席開100桌,每桌6,000元的超優惠價格一推出就秒殺,可見古坑鄉公所的用心,還有劍湖山渡假大飯店的星級料理魅力真是無法擋。竹筍本身高纖、低卡、低熱量,對於各年齡層都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因此我也推薦給大家多多購買古坑鄉的竹筍。雲林古坑有豐富優質的農特產品,除了鳳梨、咖啡、柳橙外,還有讓人永遠吃不膩的竹筍,都是雲林良品的最佳代表,其中竹筍更是古坑鄉最大經濟作物之ㄧ,種植面積約 3,000 公頃,產量超過全縣 8 成。鄉內竹筍種類繁多,有麻竹、綠竹、桂竹、孟宗竹、烏殼綠竹等,且竹筍為低糖、低脂肪、高膳食纖維的好食物,亦具有竹用、竹食、竹藝、竹建築等多項用途,可謂「一竹百用」, 其中又以麻竹筍產量最高且用途廣泛。每年七月至九月是我們麻竹筍的主要產季,古坑鄉公所也積極行銷竹筍節活動,推廣在地竹筍,讓竹筍節成為古坑鄉的年度盛事,雲林縣府也會持續支持縣內優良農特產品行銷活動,推廣更多雲林優質的農特產品,將「雲林良品」行銷出去。立法院許宇甄委員提到,竹筍是我們古坑鄉的特色農產,無論是縣府或鄉公所都積極推廣在地竹筍。尤其不管任何種類竹筍都可以做成美味料理,更感謝在大埔社區理事長張和賢的大力推動下,讓許多竹筍製成的加工品也逐步行銷到全世界,讓大家更認識到竹筍的故鄉就在古坑。除了今日的饗筍宴外,8 月 25 日(日) 在「古坑大埔社區北極殿」還有舉辦竹筍節系列精采活動-DIY 體驗與展售會,當天除有剝筍比賽跟醬筍 DIY 等各式竹特色體驗與闖關遊戲外,還有許多古坑在地優質農特產品可供選購,活動內容相當豐富。此外,縣府在草嶺石壁森林療癒基地建置的「石壁竹創森園區」有各式竹構藝術設施,在大片竹林中以竹構創造出開啟五感體驗的療癒空間。結合在地素材為基礎,多件竹建築充份融入當地竹林環境,轉化荒蕪竹林為療癒休憩基地,已獲得民眾廣大迴響與 好評,成為古坑亮點景點。邀請全國鄉親一起來參加雲林古坑竹筍節系列活動,體驗「有竹不俗」的生活,並可以順道一遊古坑草嶺享受森林療育空間,更要多多選購在地新鮮農產品,支持古坑在地農業。 發布日期: 113-08-10 更新日期: 113-08-13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雲林縣政府 嘉市玉山國中食農創作暑期營 大型稻草梅花鹿作品吸睛 嘉義市政為推動食農教育,結合玉山國中開設食農創作暑期營,以「食農共好」為主軸,融入藝術裝置創作,由張樸勻藝術家帶領280名師生,耗時3週,利用農村收割後的稻草稈、校園內的落葉,以梅花鹿及國寶鳥帝雉主題打造2件超過2米高的大型作品,以創新的方式讓食農教育融入課程學習,打造農業永續。建設處長田長沛表示,市政府推動食農教育首度與藝術和教育連結,嘉義市農業耕種中稻米佔53%為最大宗,稻田收割後的農業廢棄物稻草稈,透過藝術創作再現新生命,稻草變成栩栩如生的毛皮,枯葉變成畫作的立體拼貼材料。這次的新嘗試對學校老師來說是一個大挑戰,感謝玉山國中老師認同,也特別感謝熱愛教育、重視鄉土文化的張樸勻藝術家,讓學生透過不同角度感受農業生命力。國玉國中校長鄭振銘表示,本次創作活動結合學校暑期輔導課程,先由社團法人台灣生態城市暨國土學會陳育正總監,透過演講墊定學生食農教育觀念,張藝術家設計作品草圖並指導學校美術老師創作元件製作技巧,國一生蒐集落葉並破碎、國二生以稻草稈製作400多條毛皮,一起共同完成別具意義的細緻作品,也將在校園內開放展示。農村是學校最好的無圍牆自然教室,何庄社區緊鄰玉山國中多年支持校方推動農村學習活動,稻草桿由該協會高群超理事長協同農民事前蒐集整理,透過藝術家、學校、農村社區攜手合作,建構食農教育藝術化新嘗試,也為學生迎來別具意義的難忘暑假。 發布日期: 113-08-08 更新日期: 113-08-13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嘉義市政府 一起嘉遊好好玩!深度體驗嘉義市農村之美 嘉義市政府為了推廣在地農村旅遊,於8/3(六)辦理「一起嘉遊-嘉義市農遊體驗之旅」,讓嘉義學子到大溪社區體驗插秧和DIY平安皂,到紅瓦厝社區體驗米食文化和窯烤Pizza,並且來到嘉義舊監獄探索歷史文化。同時配合暑假旅遊旺季,與嘉義智選假日酒店進行農村DIY合作,旅客可在飯店免費體驗大溪社區、好瓜造智慧農場DIY,一起感受嘉義市農村好好玩。「一起嘉遊-嘉義市農遊體驗之旅」為農遊活動揭開序幕。今天活動參加者是生活在嘉義市的學生們,以腳踏實地、品味在地,認識居住的地方。第一站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大溪社區,體驗插秧、平安皂DIY、認識在地廟宇文化、享用割稻飯,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第二站來到嘉義舊監獄,透過遊戲化的體驗活動,深入認識在地歷史文化。最後來到嘉油鐵馬道旁的紅瓦厝社區,以龍眼木為柴火、動手製作窯烤披薩,體驗食農教育。趁著暑假時間,與嘉義智選假日酒店合作推出在農村DIY體驗活動。為推廣在地永續旅遊,並同時讓民眾感受嘉義市農遊特色,於八月每週六辦理農村DIY,包括大溪社區的寶石紫晶簇皂、大理花平安皂;以及好瓜造智慧農場小黃瓜氣泡飲、泰式海鮮涼麵、梅漬小黃瓜DIY等。透過在地體驗為旅客留下溫暖回嘉回憶。建設處長田長沛表示,市政府未來將持續與企業、學校、旅宿業合作,推出特色農村旅遊,讓大眾看到嘉義市農村好好玩,歡迎民眾持續關注嘉義市政府建設處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ycgeab),隨時接收農村活動訊息。 發布日期: 113-08-07 更新日期: 113-08-13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嘉義市政府 舌尖上的鱻味絕招大公開!南市教育局製拍「第五屆廚藝競賽」獲獎團隊紀錄片 舌尖上的鱻味絕招大公開!南市教育局製拍學校午餐廚藝競賽獲獎團隊紀錄片 共享美味「食」光!臺南市教育局持續精進學校午餐品質,今(113)年1月舉辦第五屆學校午餐廚藝競賽,競賽主題「遨遊大海-餐盤中的海底世界」,透過營養師設計菜單巧思及廚師精湛手藝,將富含營養價值但常不被學生接受的海鮮食材納入菜單,讓午餐有如海底世界般繽紛又精采,教育局特別為前3名獲獎團隊製拍成果影片,紀錄午餐團隊設計理念,傳揚美味秘訣。黃偉哲市長表示,學校營養午餐除了要把關品質及食安管理,也要讓孩子吃得健康美味,兼顧「健康、安全、美味」的午餐理念。臺南物產豐饒,西部沿海地區更有豐富的在地水產品如文蛤、虱目魚、石斑魚等魚類或海鮮,第五屆學校午餐廚藝競賽便以「遨遊大海-餐盤中的海底世界」為主題,以製備上需多加費心留意的海鮮食材為午餐主角,集合眾營養師與校廚的創意思維與烹調技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均衡飲食,吃到更多元的食材,共享「鱻」味。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臺南市112學年度的午餐自辦比率高達95%,為六都之冠,近3年更增聘22名學校營養師,一同為學校午餐品質把關。這場年度賽事舉辦至今已屆第五年,參賽校數屢創新高,藉由學校廚師及營養師合作,現場交流、切磋廚藝,將各校料理概念、技巧帶回校園應用至午餐供應中,讓學校午餐不只營養更兼具美味,透過製拍獲獎優秀團隊的紀錄片,紀錄營養師與廚師午餐製備的過程與心得感想,對辛勤付出的營養師和廚師們致上最高敬意與謝意。教育局表示,此次入校拍攝的廚房團隊為臺南市113年廚藝競賽獲獎學校,包括佳里國中(金牌)、將軍國中(銀牌)、仁德國小(銀牌),影片內容包含專訪校長、營養師、廚師對於營養午餐推動的理念、獲獎料理的烹調技巧分享及學生品嚐美味料理的心得,影片與菜單內容已分享於「臺南市學校午餐教育資訊網」網站https://lunch.tn.edu.tw/及教育局臉書粉專「教育花路米」,歡迎大家踴躍點閱。 發布日期: 113-08-05 更新日期: 113-08-06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臺南市政府 「屏東週」酸甜涼一夏!檸檬塔、愛玉DIY及香蕉試吃活動消暑登場 炎炎夏日就是要酸甜涼一夏!屏東縣政府及屏東縣農會於8月3日至4日連續二天在台北希望廣場辦理「屏東檸檬香蕉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除了有優質的屏東檸檬、香蕉及鮮果外,也集結屏東具有生產追溯、產銷履歷、有機驗證的芭樂、椰子、肉桂、紅棗、咖啡、綠竹筍等優秀農業生產者共同北上行銷,讓北部的朋友們能享用屏東的美味。本次屏東週推出許多消暑活動,今(3)日中午,不少民眾熱情參與手作愛玉DIY,雙手泡在沁涼的水中,臉上露出燦爛笑容,體驗著搓愛玉的樂趣;接著是食樂樂烘焙坊檸檬塔促銷活動、巴魯農園霧台神山檸檬愛玉及屏東香蕉試吃品嚐等活動,現場民眾紛紛搶著將這來自屏東的幸福酸甜滋味帶回家。縣府農業處表示,凡於展售活動期間在屏東縣攤位消費滿600元以上者,攜兌換卷及所購農產品可至屏東縣農會攤位(G02)兌換屏東檸檬乙袋(3-4顆裝),每人僅限兌換乙次,限量300袋,送完為止。活動尚餘一天,歡迎民眾蒞臨希望廣場屏東週參觀選購,來自屏東的幸福好物,無論送禮或自用都是絕佳選擇。農業處表示,屏東縣為全台檸檬最大產區,主要鄉鎮為鹽埔、高樹、九如、里港等地,種植面積約1,732公頃,佔全台總種植面積七成,為全台之冠,一年四季皆能生產,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檸檬酸度及香氣十足,直接榨汁喝出原始的香氣,富含維生素C,為養顏美容族群之愛好果品,夏季暑熱食慾不振,作檸檬飲品或入菜開胃解膩,是夏季受寵果品。屏東縣亦為全台香蕉最大產區,主要鄉鎮為萬巒、高樹、內埔、里港,種植面積約4,013公頃,佔全台總種植面積近三成,為全台之冠,屏東香蕉好吃香甜,入口即化的口感又營養滿分,為運動選手最愛的天然補給品,不論上班族、小孩、年長者等皆適合食用。 發布日期: 113-08-03 更新日期: 113-08-06 屏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屏東縣政府 加工蔬菜食材變化多 豐富料理好滋味 為推廣國產加工蔬菜應用,農糧署輔導有限責任苗栗縣福康油料作物生產合作社於今(3)日在臺北希望廣場辦理加工蔬菜多元應用料理推廣活動,有名廚小周師料理示範、高麗菜泡菜DIY及料理品嚐;於3-4日2天現場展售冷凍、醃漬及乾燥等加工蔬菜產品,並推出消費滿額贈好禮等多項促銷活動,歡迎民眾前往參加。國產蔬菜加工產品多元營養美味、料理方便農糧署說明,國內常應用冷凍、醃漬及乾燥加工技術延長蔬菜保存,因產製方式不同而各具風味特色;冷凍蔬菜以當令生鮮蔬菜為原料,經選別、清洗、殺菁後急速冷凍,保留蔬菜風味與營養,免洗、免切,料理方便且可縮短烹煮時間。醃漬蔬菜常見有蘿蔔乾、福菜、泡菜及酸高麗菜等,不論是古早味臺式料理、客家菜,或是異國風的泡菜鍋都很適合。乾燥蔬菜風味清新淡雅,包括乾金針、乾香菇、乾木耳及脫水高麗菜等,復水後口感爽脆,涼拌、煮湯、熱炒皆適宜。加工蔬菜耐儲存適合居家常備邀請大家多多選購農糧署進一步表示,今(3)日現場除有加工蔬菜料理示範及展示,如:梅乾醬拌麵、高麗菜香煎餅捲、焗烤花椰菜、三代同堂好彩頭雞湯等,今明2天更有新竹縣竹東鎮柑橘產銷班第一班(阿金姐工作坊)、保證責任嘉義縣嘉鹿果菜生產合作社、碧蘿村有機農場、保證責任嘉義縣義竹雜糧生產合作社(元泉益食品工廠)及苗栗縣公館鄉蔬菜產銷班第三班(阿煥伯食品企業社)等農民團體現場展售冷凍蔬菜、酸白菜湯、醃漬蔬菜即時調理包等產品,帶回去可以迅速完成美味料理。為鼓勵採購,消費冷凍蔬菜滿200元送保冷袋(送完為止)1只、消費加工蔬菜產品滿800元另送好禮(每日限量50份)等多項促銷活動。歡迎大家多加選購,作為居家快速料理之好食材。 發布日期: 113-08-03 更新日期: 113-08-06 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糧署 健康薏仁 營養滿點 彰化縣衛生局於113年7月30日上午在縣政府新聞處外的咖啡藝廊舉辦「健康薏仁 營養滿點」記者會,旨在提升民眾對薏仁的認識,並鼓勵大家將薏仁融入日常飲食,以促進全民健康。本次活動由彰化縣衛生局局長帶領多位營養師共同探討薏仁的營養價值及其對健康的多方面益處。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以白米和精製麵食為主,這些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流失了大量營養成分。相對而言,未經加工的薏仁保留了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具有顯著益處。 施曉婷營養師指出,薏仁的營養價值遠超過稻米,主要分為紅薏仁和白薏仁兩種。其中,紅薏仁不僅保留麩皮,且營養成分更為完整,膳食纖維含量是白薏仁的兩倍,並富含維生素B群,有助於新陳代謝、維持肌肉健康及促進造血功能。此外,紅薏仁的植化素含量高出90%,對身體健康有額外益處。 針對特定人群的健康建議,腎臟病患者及洗腎病人應慎用薏仁,因薏仁含有較高的磷及鉀,過量食用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同時,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薏仁時應減少飯量,以避免血糖過高的風險。彰化縣二林鎮與芳苑鄉為台灣薏仁重要產地。活動中,營養師現場示範了兩道薏仁料理,包括「薏仁銀耳消暑湯」和「創薏彩蔬御飯糰」,以鼓勵民眾在日常飲食中輕鬆融入薏仁,增加膳食多樣性。衛生局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提升民眾對薏仁的認識,並鼓勵更多人將薏仁添加到日常飲食中,以促進全縣居民的健康並預防各類疾病。未來,衛生局將持續推廣健康飲食理念,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 發布日期: 113-07-30 更新日期: 113-08-06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彰化縣政府 花改場協助奇美部落開發南瓜球及獵人便當 提升產品及遊程價值 編號:1130802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促進原民特色農產業發展,7月29日在奇美教室辦理原力學堂「農產品加工及風味餐盒設計班」,協助奇美部落族人運用在地農作物研發加工產品及開發獵人便當,提升產品及遊程價值。本次除了有奇美部落,還吸引來自屋拉力、山里十六家及台東海端鄉等族人共襄盛舉,現場座無虛席。花蓮農改場楊大吉場長表示,奇美部落是一個古老的部落,又被認為是阿美族文化發源地,至今仍保留許多傳統文化習俗。族人運用豐富自然景觀、傳統文化及泛舟資源,發展文化泛舟及深度旅遊體驗活動。此外,為了解決部落農業發展瓶頸,農業部所屬11個試驗改良場所共同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導入農業科技能量,在保種、生產、加工及休閒體驗、人才培育等面向輔導,近三年成果相當豐碩,為原鄉找到新出路,奇美部落正是其中的輔導部落。族人欲善用遊客消費潛力,開發其它作物加工產品,拓展銷售管道。另近年來運用山林資源及原民傳統生活,轉型發展獵人營,希望運用部落食材,開發原味的餐盒,提供遊客體驗獵人生活之餘,也能品嚐精緻而美味的風味餐,同時也期望加強對食品衛生及標章相關知識。本次依部落需求量身訂作課程,安排二級加工技術及三級休閒餐飲理論實務兼顧相關課程,包含食品加工及南瓜球加工實作、餐飲衛生安全及食品標示、獵人便當餐盒及菜色設計及實作等。花蓮農改場陳柏翰助理研究員分享食品加工及安全觀念,強化族人對食品管理及預防中毒知識。花蓮衛生局陳麗卿專任助理將課堂融入有獎徵答方式,吸引族人踴躍參與,提升餐飲衛生及食品標示觀念。動手操作的實作課程,特別受到學員喜愛。南瓜球製作簡單易學,不僅材料容易取得,器具也是家庭常用,讓學員迅速能學以致用。花蓮農改場陳柏翰助理研究員表示,南瓜球要達到漂亮外形,須注意輕壓次數及火侯控制。獵人便當餐盒及菜色設計由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劉燕玲經理教學,運用部落常用食材為主,在各組學員相互合作下,烹調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餐點,成品令人垂涎三尺。奇美部落工班幹部丁文娟小姐表示,本次課程內容豐富且實用,南瓜球製作、獵人便當餐盒設計等課程,所用之食材大都來自部落所種植的農作物及野菜為主,不僅可以增加銷售契機,更能讓遊客體驗融合在地特色的趣味遊程,未來期待能夠為部落旅遊増添更多亮點。本則訊息提供人員新聞聯絡人電話:03-8521108轉1960e-mail:chengmu@hdares.gov.tw農業推廣課助理研究員林正木新聞聯絡人電話:03-8541881e-mail:jmt@hdares.gov.tw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 發布日期: 113-08-06 更新日期: 113-08-06 花蓮縣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茉莉花壇 牛氣沖天 今日花壇鄉農會結合大山休閒農場及茉莉花壇夢想館辦理「茉莉花壇 牛氣沖天」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進行牧場導覽、餵牛體驗、牛牛陶瓷彩繪、奶酪DIY、認識無毒茉莉花及茶席體驗等活動。大山休閒農場是一個以乳牛為主的牧場,位於八卦山脈、空氣好、水質佳、不受污染,牧場並以自己生產的優質牛奶,研發生產許多附屬產品,像是鮮奶優格及鮮奶麻糬等等。彰化縣花壇鄉有「茉莉花故鄉」之稱,茉莉花產量為全台之冠,2013年花壇鄉農會將80年的老谷倉改建成為全台唯一以茉莉花為主題的「茉莉花壇夢想館」,館內全年免費開放民眾參觀,讓民眾認識、瞭解茉莉花的文化及各種應用,並體驗茉莉之美。 發布日期: 113-08-03 更新日期: 113-08-05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7 JUL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甜蜜福興農遊趣 7月27日福興鄉農會結合愷式好米及黃金蜂園辦理「甜蜜福興農遊趣」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進行有機米場導覽、認識蜂蜜及生態講解、體驗包裝米、海苔壽司及蜂蜜檸檬DIY等活動。愷式好米(實在好米)由青農阿凱(陳建凱)所創立,其原本從事紡織業務,接觸農業後深知農作物的種植方式要隨著民眾的需求不斷創新改變,於是開始重視稻米的田間管理,朝友善環境耕作模式發展,除了用心種植稻米外,亦樂於推動食農教育。黃金蜂園園主為養蜂青農阿嘉(黃宥嘉),其延續父親的理念,堅持給予蜜蜂最自然無汙染的環境與對品質嚴格的把關,就是為了提供消費者最安全與最純正無添加的高品質蜂蜜。 發布日期: 113-07-27 更新日期: 113-07-30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蔬食小站 海口菇菇 7月27日芳苑鄉農會結合上佑農場辦理「蔬食小站-海口菇菇」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進行菇菇吊飾DIY、採菇及太空包裝體驗等活動。上佑農場場主陳圳瑩在芳苑草湖地區種植多種菇類,經營多年來不斷提升菇類技術,廠區改善從太空包培菌等一條龍生產線,同時申請有機認證,上佑農場除了種植香菇、鹿角靈芝等菇類也相當重視食安問題。 發布日期: 113-07-27 更新日期: 113-07-30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牧羊人遊葡萄隧道 7月20日彰化縣農會結合萬春羊牧場及路葡萄隧道休閒農場辦理「牧羊人遊葡萄隧道」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走讀牧草園、餵小羊、擠羊奶、認識羊咩咩、葡萄園導覽、品嚐葡萄冰淇淋及羊奶優格DIY等活動。萬春羊牧場在地經營30多年,第一代場主黃振浪堅持自種狼尾草,每日現割,讓羊群吃得新鮮又安心。第二代黃怡菁青農創立乙木羊品牌,於各市集進行擺攤,透過與人群直接接觸,從零打開乙木羊的市場和品牌能見度。路葡萄隧道休閒農場取名為「路」葡萄是園主為感念父親黃路的養育之恩,特別由此命名成為永遠的品牌。春日陽光煦煦,農場內綠藤配上滿滿葡萄成串組成的隧道令人驚艷,走在葡萄隧道所呈現的葡萄隧道另類美景,常常吸引遊客慕名前來拍照。 發布日期: 113-07-20 更新日期: 113-07-30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共550筆資料,第14 / 28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8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