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11 NOV 中市推廣食農教育 品味土城好「筊」情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及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共同輔導外埔區土城社區發展協會於今(16)日在外埔區安定國小舉辦「台中市外埔區土城社區113土城3好-好筊情、好農產、好料理計畫」,活動現場呈現社區的豐富農產與創意料理,吸引民眾共同見證這份來自土地與學子的熱情成果。農業局表示,筊白筍是土城地區特色農產品,以其鮮嫩口感和獨特風味聞名。在此次合作計劃中,安定國小的學生們親自參與筊白筍的栽培過程,從播種、栽培、照顧到收穫,最終將其帶入廚房,轉化為各式美味料理,全面了解食物的生產過程與背後的故事。這樣的實踐性教育模式,不僅能增進學生對當地農業的認識,還能幫助他們從小培養對食物的珍惜與尊重,透過實地體驗,孩子們將更深刻體會食材的生長環境及每一道料理來之不易,不僅是學習知識的過程,更是生活教育的重要一環。農業局指出,土城社區近年積極與在地學子合作,推廣食農教育,讓學子們從農田的種植與採收開始,並學習如何將這些優質的食材轉化為美味料理。市府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的支持,積極推動融合教育與農業發展,盼促進當地特色農產品的傳承與發展,同時加強學校與社區的互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農業局強調,此次合作不僅是土城社區與當地學校間的一次創新合作,也有效推廣農業教育與地方特色產品,學生們將在農田與課堂之間架起橋梁,深入了解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並將土城的優質農產品推廣到每位學子的心中,培養他們對當地農業的認同與支持,期待能夠讓更多人了解並關注本地農業,並在未來共同推動地方特色農產的發展,讓更多學子和社區居民一同成為農業與教育結合的美麗見證者。今日活動,市議員施志昌、外埔區長葉聯慶、外埔區農會總幹事李錦東、安定國小校長利佳龍均到場;立委蔡其昌、市議員李文傑、楊啓邦也派員到場共襄盛舉。 發布日期: 113-11-16 更新日期: 113-11-19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中市政府 北市首辦「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乳品專案實施計畫」研習,邀請喝鮮乳學校經驗分享 農業部與教育部共同推行「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乳品專案實施計畫」,補助國小學童一週2次乳品,臺北市所有學校10月份皆已飲用到乳品,11月份之乳品亦陸續進行配送中。為鼓勵學校飲用鮮乳,臺北市教育局特別於113年11月13日於松山高中舉辦「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乳品專案實施計畫」研習,邀請選擇飲用鮮乳的學校分享校內做法,期藉由經驗分享,達成協助小學生攝取充足鈣質之政策目標。本次研習共邀請龍安國小、景美國小、立農國小及義方國小4所學校進行分享。龍安國小提到校內規畫的原則是「行政量能支出最少」,為此也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實施要點,從分裝、飲用到回收,皆建立完整的SOP,並將實施方式、QA等相關資料置於校網,公告給親師生,讓資訊透明化。景美國小分享,校內選擇鮮乳的原因是「孩子喜愛,好喝才喝得下去」,學校事前也積極與廠商溝通討論配送事宜,另因豆奶尚未決標,校內家長會也先行購置提供給乳糖不耐症的學生飲用。立農國小則說明校內營養午餐原本即會提供鮮乳,校內學生對於飲用鮮乳的流程已非常熟悉,針對這次的政策,校內也做了很多的內部溝通,以順利推行。義方國小表示校內飲用時間搭配營養午餐,達到平均飲用,剩餘牛奶則製作成牛奶肥料應用於校內小田園,並利用羊群效應,提高校內飲用鮮乳的意願。參加研習的銘傳國小廖組長提到,今天的研習,教育局有邀請不同規模的學校進行分享,從大中小校可以看見不同學校因應的作法與相關配套措施,從開始的意願調查、乳品的配送和分裝,以及後續的回收處理,讓政策可以更落實在校園。西松國小的孫營養師表示,肯定政策補充孩童鈣質的美意,並提及日本推行營養午餐飲用鮮乳已有數年,感謝此次學校的經驗與運作方式的分享,有助了解不同運作模式,作為寶貴的參考。教育局表示,這次研習有將近50所學校參與,除了經驗分享外,也包含了綜合座談,學校之間彼此交流飲用經驗。期透過此次研習,讓學校觀摩友校執行方式,鼓勵飲用保久乳的學校借鏡成功的運作模式,進而推動飲用鮮乳,讓孩子們享受到新鮮又美味的乳品。 發布日期: 113-11-14 更新日期: 113-11-19 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北市政府 九降風烏魚子製作過程大解密!竹市推食魚教育課程 深入體驗在地養殖文化 更多民眾能了解餐桌上美味的烏魚子及養殖漁業重要性,新竹市政府今(11)日舉辦113年食魚教育訓練課程。由產發處副處長洪明仕帶領學員,前往香山區知名的「竹魚水產」烏魚養殖場,深入探索在地漁業發展的歷程,並親身體驗烏魚子收成與製作的過程,了解其中的精湛技藝。不僅增進了學員對烏魚產業的認識,也希望進一步推動食魚教育,讓更多人認識並支持竹市在地的養殖漁業,共同享受健康且永續的美食。洪副處長表示,「竹魚水產」擁有超過三十年的烏魚養殖經驗,透過魚蝦共生的生態養殖技術與新竹獨有的「九降風」自然風土條件,生產出優質且具特色的在地水產品,目前正值收成季節,且竹魚水產長期累積了許多針對大眾及學校的教育推廣經驗,在這裡舉辦食魚教育的訓練十分合適。洪副處長說明,此次課程學員除了瞭解在地養殖業是如何從烏魚苗經歷千日養殖、收成、製作成美味烏魚子等知識外,透過竹魚水產精心安排的課程示範,受訓的學員也學習到如何將重要的知識及特色文化轉化為課程,有效地傳遞給大眾,這對市府未來構思及積極推展食農(魚)教育政策有相當助益。竹魚水產第二代負責人許志豪表示,他和父親共同經營烏魚產業,兩代合計已超過三十年,父子運用當地自然條件、科技養殖和獲獎肯定的傳統技術,製作出風味獨特的「九降風黃金烏魚子」,廣受各界好評。以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從養殖、加工、到銷售服務通通一手包辦,並嚴格把控品質,讓每位消費者都能安心享用。非常樂見市府重視食魚教育推廣,也感謝市府協助推廣「竹魚水產」這個新竹當地品牌。產發處表示,烏魚的養殖時間通常超過三年,而烏魚子的製作過程十分繁瑣,包括雌魚卵巢的採集、清洗、去血、鹽漬、整形、乾燥到延壓,整個過程需時七至十天,為秋冬限定的珍饈。竹魚水產的養殖池採取混養白蝦,並大量使用益生菌,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透過此次食魚教育訓練,學員不僅感受到烏魚子製程的辛勤,也對這份珍貴美味心懷感恩。產發處說明,九降風烏魚子產品曾榮獲台灣十大優質烏魚子及竹市十大伴手禮殊榮,深受米其林主廚喜愛,已成為竹市的代表性年貨之一,邀請民眾把握烏魚子產季,選購來自新竹的優質水產品,與親朋好友一同分享這份美味,為推廣在地水產文化盡一份心力。 發布日期: 113-11-11 更新日期: 113-11-19 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新竹市政府 台南官田水雉保育、友善耕作及食農教育講座 臺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舉辦水雉保育、友善耕作及食農教育講座,辦理18場次、計895人、執行經費3,900千元。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4「大專生農stay」-田野勤學 農村水保署舉辦「大專生農stay」活動,11/12-11/14在彰化北斗展開,融合優良國產大豆場域「田野勤學」,並串連北斗周邊青年團隊,包含其實豆製所、遠東原木工廠、哈比雪兒親子餐廳,透過交流對談,認識在地農產品及食農教育知識體驗,學習新農村的合作經濟,田野勤學負責人陳光鏡,帶領學員實際走訪北斗紅磚市場,以解謎任務認識農村人文歷史及農產業,從桌遊遊戲學習食農體驗活動設計,讓學員直呼過癮!來到田野勤學耕地,從背糧袋等運動障礙賽、除草比賽等活動,探索大豆的挑戰及認識食農教育的循環行動,學員回饋認為透過活動,對農村的創新商業模式有更深理解,也希望未來能發揮專長留在家鄉服務。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花蓮卓溪布農里山生活推展與營造 113年辦理「布農里山生活成果展」、 「現地走讀式里山展覽」、清水文健站「豆豆風味賞析品嘗會」、花改場部落市集參與、多寶格共創工作坊、布農活動接待遊程、「走進比桑拉返-布農里山特展」記者會,將布農食農智慧接合現代生活應用,來向外分享、推廣以持續支持布農里山地景,增進在地自主保全里山家園的穩固性並傳播布農里山生態智慧活化之效益。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花蓮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食農教育創意教具競賽成果揭曉 食農教育創意教具市集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舉辦「113年農村食農教育創意教具競賽」於11月9日成果揭曉,舉辦頒獎典禮暨農村食農教育論壇-教具開發分享,邀請國內食農教育專家分享教育開發經驗,及推廣食農教育實踐交流,並引導民眾認識農村及在地農產。科工館特於11月9日至10日邀請包括教具競賽獲獎隊伍在內的30個單位參與「食農教育創意教具市集」,並針對金銀銅獎得主舉辦3場次食農體驗活動,透過食農教育展演、闖關遊戲與知識互動,帶領民眾深入了解農業與糧食安全的認知,串聯農漁村與大眾互動,共計3500人次參與。農村水保署也與科工館合作,建置「烹調的科學展示廳:食農教育互動學習專區」及「臺灣農業的故事廳:農漁村體驗式教育學習專區」,開發互動式教具,運用博物館展示及教育專業,轉化食農教育知識為有趣的科普內容,引發一般大眾延伸學習之熱忱。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與國立宜蘭大學合作舉辦「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 113年度與國立宜蘭大學合作舉辦「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食農教育推動方向與實務解析』」,活動共92人參加,此次課程旨在培訓學員成為食農教育專業人員,深入探討食農教育的推動方向與實務應用,為未來食農教育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宜蘭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無痕又食在山林體驗課程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辦理與森林相處無負擔─無痕(LNT)又食在(食農教育)的山林體驗課程1場次,計有10人參加。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食農教育推廣活動 於雙流自然教育中心辦理有關食農教育推廣樣態包含有木育、國產材、生態友善等相關課程。113年1-10月辦理計10場次,參與人數計499人。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屏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森林職人系列活動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辦理冬季森林職人營、狩獵文化系列選課集、森林解密行動等課程共4場次,計有112人參加。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嘉義縣、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國產材DIY課程 國產材課程以學生為主,辦理5場次,共計參與119人次。課程以森林經營為主題,帶領學生瞭解森林永續經營與固碳等議題,並透過疏伐的小徑木進行DIY,加深學生對於木製產品的喜好。執行經費為50千元。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南投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來去里山輕鬆遊」活動 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辦理「來去里山輕鬆遊」至泰雅族松鶴部落進行體驗及新社採果體驗2天1夜活動1場次,執行經費為3萬7,760元,計有9人次參與。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火炎山生態教育館「聞香三義」特展 辦理食農教育推廣活動,於火炎山生態教育館辦理「聞香三義」特展(113年8月24日-114年6月30日),向民眾傳達香茅產業的興衰與友善農作的理念,113年度(截至10月底)計約750人觀展,執行經費25萬元。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發展林下經濟多元產業 林業保育署自108年公告林下經濟政策,提供林業用地更多元的經營方式,目前開放的項目有林下養蜂、段木香菇及木耳、臺灣金線連、臺灣山茶、天仙果、馬藍計6種。近年來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以下簡稱屏東分署)積極在高屏地區推動林下經濟,目前已有10件租地林農及至少7件私有地林農申請投入經營,放置蜂箱數量計760箱,年產值可達500萬元,種植臺灣山茶計4,669株,總經營面積近11.5公頃,未來產值可期。屏東分署也在六龜工作站建立林下經濟示範場域,讓林農可現地觀摩段木香菇菇寮、臺灣山茶及蜂箱管理的情形,其中臺灣山茶的示範場域也同步於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及那瑪夏曲積山分別種植了720及200株的臺灣山茶,讓林農及到訪遊客皆可以直接瞭解其栽植方式及生長情形。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東眼山X卡普部落】竹取公主夜賞東眼山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這次與同樣位於復興的卡普部落桂竹協會攜手合作,帶給大家一場文化與生態交織的雙重饗宴。兩天一夜的「竹取公主夜賞東眼山」,將會帶領大家於桂竹筍的收成季節,實地深入部落體驗原民文化:製作竹食器、編織竹工藝製品、拔竹筍、品嚐風味美食之食農體驗;同時,結合山林夜間生態,邀大家來到東眼山夜間觀察森林生物,一同夜宿森林一晚。本次活動1場次,計有21人參與,執行經費為6萬元。 發布日期: 113-11-18 更新日期: 113-11-19 全國、新竹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4森林市集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113年4月26日~28日假華山文創園區辦理森林市集,友善生產社區或部落夥伴,共同行銷林下經濟產品、友善生產農產品、國產材手工藝品等,3天參觀民眾共計68,944人次,執行經費4,800千元。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全國、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4綠保小旅行-新竹鼎春園有機農場 新竹鼎春園農場是一個為支持搜救犬、成為搜救犬後盾而成立的農場,希望每一個縣市都有自己的搜救犬隊,能保護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是農場主一直努力的方向。農場在新竹關西低密度開發、無重工業的長壽村,用好空氣、好水源種植自然健康的蔬果、並取得慈心基金會「有機」和「綠色保育」雙驗證,讓大地用最自然原始的方法孕育健康的農產品。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新竹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台東七里香康普茶初體驗 康普茶是什麼?康普茶是一款經過發酵的飲品。製作康普茶的步驟由天然茶當基底,接著加入砂糖,以及獨門的秘密武器──紅茶菌(紅茶菇),以及天然的風味,發酵後產生酒精、二氧化碳,而酒精會再進一步轉成醋酸,產生果醋般的酸甜味,這讓康普茶不僅具備了茶香,又有碳酸飲料、機能性飲品的多重身分,康普茶特殊風味深受不少人喜愛,有別於其他茶飲,康普茶裏頭含有益生菌。113年10月12日(六)「食在山林」由自然教育中心環教師帶領大家認識七里香的葉、花、果實及園區內低海拔植物,邀請共農共食的主理人帶領大家認識植物七里香康普茶的製程,並品嘗七里香特殊風味的康普茶,計有30人參加。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4台中八仙山森林豐盛季 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辦理2024八仙山森林豐盛季,邀請在地小農、友善農產業夥伴及自然保育團體共同舉辦森林市集,執行經費11萬7,400,計有300人次參與。 發布日期: 113-11-19 更新日期: 113-11-19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共806筆資料,第21 / 41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41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第29頁第30頁第31頁第32頁第33頁第34頁第35頁第36頁第37頁第38頁第39頁第40頁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