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12 DEC 112年校園食農教育人員農事操作訓練課程 有鑒於學校食農教育推廣人員,針對校園環境發展符合各校特色及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為協助校園規劃食農教育耕作體驗場域,並導入農作管理技術,提高學校在農業教育功能及執行人員的知能,特此辦理本次訓練課程,以提供多元學習方法。 「112年校園食農教育人員農事操作訓練課程」於今(112)年7月18日在台北分場2樓大禮堂辦理,現場共有15位教師全程參與,課程內容分成四個部分,從作物、環境、澆水及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栽培作物所需知識,上午由劉廣泉副研究員、陳怡如助理研究員講述「蔬果育苗設備認識與育苗、移植技巧實務操作」,介紹育苗目的、工具與配備,播種法、扦插法實作教學、健康種苗標準與移植適期、蔬果移植實作教學,以及蔬果取得管道、資訊與優質種苗的判斷;吳安娜副研究員進行「校園食農場域特質與蔬果花卉栽培選擇」,介紹校園、建築物周邊食農場域環境態樣,農作物環境日照量簡易量測診斷與作物生長反應,適栽作物檢索工具應用。 下午則由楊雅淨副研究員、呂朝元助理研究員分享「蔬果栽培容器、介質、肥料與水分管理運用實務」,說明種菜箱(槽)的活用與選擇,優質栽培土具備的條件、質感觸摸與簡易量測判斷,校園食農作物促進產量之肥料利用,栽培介質土溼程度判斷,澆水管理周邊設備介紹及控制工具的操作應用,資材取得資訊與管道;李婷婷助理研究員介紹「蔬果常見病蟲害診斷及友善防治資材的利用」,說明病害與蟲害的辨識,環境友善之防治資材認識與應用,植保防治資訊取得與購買管道。 希望能提高學校在農業教育功能及執行人員的知能及技能,經由本場專業人員從旁給予技術協助,使學校老師都能輕鬆上手,現場參加夥伴反應熱烈,期能提高學校師生農業生產與安全教學執行成效,並透過農業界與教育界的相互學習,提升食農教育觀念及實務操作的能力。 發布日期: 112-07-18 更新日期: 112-12-01 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112年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培訓課程初階班 今(112)年8月8-9日在本場樹林分場2樓大禮堂辦理「112年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培訓課程初階班」,本次初階班課程主要依據臺灣師範大學林如萍教授所研提的食農教育三面六項為架構,內容包括食農教育政策說明、農業與環境、農業生產與安全、飲食與健康、飲食消費與生活型態、飲食生活與文化,希望藉此能提高食農教育推廣人力的知能,建立食農教育推動的專業支持體系。 此外,本場為了解決校園、社區在推動食農教育時所面臨的問題,透過觀察不同農作物在光照、土壤濕度、溫度及病蟲害等狀況下,如何運用科技解決栽培管理上的各種問題,並介紹食農體驗實作型教學模組,特別安排了4堂課程,期待能協助教師及社區在推動食農教育時更加順利。 本次培訓課程全程參與共有69位學員,兩天課程最精采的部分,則是在「分組討論」,各組成員有專業生產者、學校教師及食農推廣團體,各組針對授課內容分成五大議題,鼓勵思考可利用哪些資源及素材發展教材,提出推動食農教育相關的策略,藉由農業界、教育界及實務領域的相互學習,激盪多元教學方法,藉以提升對於食農教育的觀念及實務操作的能力,鼓勵在地飲食文化傳承與創新,並實踐國產農產品消費及健康飲食生活。 發布日期: 112-08-09 更新日期: 112-12-01 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112年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食農教育推動方向與實務解析活動紀實 樹林分場 戴介三 02-26801841分機109 食農教育法業於111年5月4日經總統公布施行,依據食農教育法第三條第五款清楚定義「食農教育專業人員」為有從事食農教育相關之教學、推廣、服務或諮詢之人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於112年5月4日發布「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資格及培訓辦法」,針對「食農教育專業人員」資格條件必須於申請前兩年內完成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時數8小時課程,分成線上及實體兩部分,線上課程為「食農教育政策與法案說明」2小時、「食農教育專業人員申請規定與流程」1小時,實體課程為「食農教育推動方向與實務解析」5小時。。 本場於今(112)年7月4日在台北分場2樓大禮堂辦理「112年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食農教育推動方向與實務解析」,本次培訓則為實體5小時之課程內容,現場共有75位學員全程參與,課程內容由戴介三助理研究員講述「食農教育政策與法案簡要說明」,介紹食農教育政策法案與推動方向、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分享、推廣食農教育架構、解析方式與討論說明;楊志維副研究員進行生產篇的案例介紹,撥放《藕是一群農夫》、《臺灣香檬酸甜味》影片進行小組討論與解析;傅智麟副研究員進行團體篇的案例介紹,撥放《志工耕耘全齡推廣》、《營養5餐午時對味》影片進行小組討論與解析;吳婉苓助理研究員進行校園篇的案例介紹,撥放《芋見故鄉圓》、《小廚師與謝師宴》影片進行小組討論與解析。 課程最後則由臺北分場莊浚釗分場長主持綜合座談,現場與會的夥伴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例如成立食農教育業師顧問團,畢竟食農教育需要不同的專業參與,可以集合眾人的知識力量及不同的技術專業,互相的合作向前邁進,提升對於食農教育的觀念及實務操作能力,讓大家在推動食農教育時能攜手同行不孤單。 發布日期: 112-08-15 更新日期: 112-12-01 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112年都會農業技術及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 本場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委員會在今(112)年11月3日於該場樹林分場舉辦「112年都會農業技術暨食農教育實務應用研討會」,就都會農業發展趨勢、多元應用技術研發等面向進行交流,並展示近年都會農業技術在校園與實際場域驗證與擴散的食農教育成果,如何融合多方資源使農業能夠更全面性發展。 現場貴賓包括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陳俊言司長、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蘇宗振場長、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國立臺灣大學黃文達主任、黃麗君主任、王俊豪教授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如萍教授等。郭坤峯場長特別提出未來要協助發展多元經營體驗行銷模式與扶植農事服務業,結合轄區青農組織運用該場發展之都市農業技術,協力校園食農等場域建置軟體基礎,提供青農技術性支援,拓展都市近郊農民之多元發展。科教館劉館長也提到,該館與本場合作推動食農教育,鑑因於108年課綱強調素養教育,如果能讓學生自己操作過就能加深記憶,例如物理、化學、生物強調親自動手做進行實驗,未來教學希望藉由改良場專家來協助科教館進行課程規劃,在食農教育進行合作,讓學生和民眾有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對農業做出更多的貢獻。農業部陳司長表示,農業政策兩大目標是讓農民收入增加、使民眾吃到安心農產品,然而食農教育面向很廣,像食農教育法所涵蓋六大推動方針,在都會區推動都會農業是重要工作,桃園區場與科教館啟動合作具有特別意義。 林如萍教授以「食農教育與綠色照顧的發展:都會農業結合策略」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從農業多功能的觀點,如何與都會農業、食農教育、綠色照顧等各面向結合,讓與會者對農業的角色有新體悟。後續並以「都會新農業發展趨勢與推動」、「都會農業多元應用技術研發」、「都會農業研發技術導入學校場域應用」、「都會農業資源跨域服務體系」等四大主題進行論述,在此架構下除了對我國食農教育、綠色照顧等議題之願景更為清晰,也期待後續多元應用技術的開發。研討會並邀請在各場域經驗豐富的專家們分享執行成果,包括在綠色照顧或學校場域的食農教育推動,或是在都會近郊場域與食農教育推動精神的顯現,使參與者不只學習友善環境,並從中思考如何善用智慧管理等新科技,整合公私部門的資源與服務,展現農業的多元性。 本場近年建立多項都市農業適用之栽培維護管理技術及模組,包含都會地區適栽作物檢索工具、都市農耕遠距澆水管理系統、校園落葉樹枝回收再利用技術模組及都市農耕病蟲害友善防治轉盤等技術,整合成「智慧植栽照護管理系統」,解決民眾對於作物種類篩選、澆水管理、土壤改良與堆肥製作及病蟲害管理等方面的困擾,不只提升參與者成就感,還可供直接運用於校園食農場域,已擴散導入16所學校。隨著城市人口密集度逐年升高,出現糧食供給、綠地減少等問題,臺灣都會農業發展需持續透過農業技術創新與食農教育加以解決,期待透過本次研討會的交流與分享,以及120位產、官、學研、場域執行者與農/市民朋友們的共同參與,激發更多火花並創造出新方向,使都會農業及食農教育的相關產業更為蓬勃,以促進並創造農業新價值! 發布日期: 112-11-03 更新日期: 112-12-01 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11 NOV 森林小主廚 帶領學童們認識椴木香菇並烹煮品嚐,了解選擇自然食材的重要性。 發布日期: 112-11-30 更新日期: 112-11-30 宜蘭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棲地營造與夜觀 守護竹園裡的嬌客—諸羅樹蛙 慈心基金會於五月辦理了諸羅樹蛙的培訓課程,了解習性、分佈、現況,還有夜間調查,並不是我們愛走夜路,是因為諸羅樹蛙的公蛙大概6點會開始大聲唱歌,吸引畢生的摯愛,這時候正是看青蛙的好時機。這個月當然也不能錯過,帶著大家來夜觀(夜間觀察)諸羅樹蛙!原本擔心諸羅樹蛙的知名度不高,沒有人報名,結果也吸引了20多人報名參與。課程前半堂在社區活動中心先簡單的介紹諸羅樹蛙以及認識諸羅樹蛙的叫聲,耳朵聽著介紹、手邊忙著把點心掃光後,大家拉車到綠保農友的田區,兵分二路,準備觀察諸羅樹蛙。首先,老師很專業地查看農友營造的生態池,抓了一隻斑腿樹蛙(外來種)的蝌蚪,大家看蝌蚪的同時,突然諸羅樹蛙開始大聲唱歌!我們很幸運地馬上在水池旁發現了一隻公蛙。隨後,老師的電眼發現一隻小不拉嘰的小雨蛙,這麼小不拉嘰的蛙蛙竟然有著櫻桃小口,所以只能吃小小的昆蟲,像螞蟻、白蟻之類的。過了一陣子,大家都快放棄的時候,發現一個蛙屁股,這隻不愛鎂光燈,被我們發現後,就往竹葉的更深處跳、爬去。這就是我們這組今晚的成果。回頭和另一組會合,另一組的學員眉飛色舞的拿著照片和我們分享,他們竟然看到「兩對」諸羅樹蛙!(諸羅樹蛙的公母比例大約10:1,母蛙不會鳴叫,所以看到的機率很低),真的是運氣太好了!夜觀就是這樣,在沒有出發以前不會知道自己這一趟會遇上什麼!有的時候成果豐碩,有的時候什麼都沒看見,完全就是拼運氣的啊。希望下個月還能再來一起夜觀! 發布日期: 112-10-20 更新日期: 112-11-30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111年度蔬果安全農安視訊研習 活動目標:進行農藥殘留正確知識的溝通,教育消費者選購當季蔬果,提升消費者對我國蔬果農藥殘留之認知,增進民眾對國產農產品的認同與支持度,促進我國農產品地產地銷,健全食農教育推廣體系。時間:第1場111年7月14日(星期四)上午09點-12點 第2場111年8月09日(星期二)上午09點-12點 第3場111年8月16日(星期二)上午09點-12點對象:學校老師、教職員、志工媽媽等有興趣之民眾 發布日期: 111-08-16 更新日期: 112-11-29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業藥物試驗所 食農紮根 啟萌學習 目標:落實「學校衛生法」及其相關法規之實施,建立健康之校園。增進學校午餐衛生管理人員團膳衛生知識,維護學童用餐安全。加強學校膳食營養觀念,符合均衡飲食健康原則。辦理單位:主辦單位: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研習對象:台中市西區忠孝國小低年級學生研習日期:112年6月29日(四)研習地點:台中市西區忠孝國小 發布日期: 112-06-29 更新日期: 112-11-29 臺中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業藥物試驗所 圳流百年 緬懷「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技師遺澤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技師於1942年5月8日逝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今(8)日於臺南烏山頭水庫舉辦「八田與一技師逝世81週年追思紀念會」,副總統賴清德、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臺南市長黃偉哲、日臺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奥正史所長、臺北事務所新聞文化部村嶋郁代部長、八田與一技師遺族代表八田修一賢伉儷、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等人均出席追思會。前兩年因COVID-19疫情邊境管制,日方代表無法出席追思會,今年邊境解封,日方金澤市市長村山卓、加賀市市長宮元陸也特地親自到追思會場,與臺日代表在八田技師銅像前共同追思他對臺灣這片土地的奉獻,紀念會現場透過歌聲及影片傳達對八田技師的敬意及感謝,場面氣氛溫馨。賴副總統提到,八田技師費時兩年的規劃,並從美國及英國引進當時最先進的設備,歷經十年施工,以獨有的興建技術打造了烏山頭水庫,並完成了嘉南大圳灌溉系統,而嘉南大圳不但挺過了八七水災、九二一大地震,更通過了時間的考驗,仍持續穩定運作,其成果讓後人欽佩。嘉南平原原來是灌溉不易的區域,農民生活清苦,在烏山頭水庫完工後,不僅奠定臺灣農業發展基礎,其運作近百年至今,除供應農業用水外,更是嘉南地區民生、工商用水的重要來源。而臺灣民眾感念八田技師的奉獻,數十年來未間斷,如今,烏山頭水庫已成為臺日交流的重要平臺,兩國的交流有如一家人的密切。臺日在緊密合作下,定可為雙方創造共榮互利未來。農委會陳添壽副主委表示,八田技師一生為臺灣無私奉獻,其打造的嘉南大圳,是一項需要大魄力才能完成的偉大建設,在當年機具設備等條件受限下,八田技師展現高度的專業與毅力,才使嘉南大圳順利完工,讓嘉南平原從看天田的環境,一躍成為臺灣最大的穀倉。陳副主委也表示,今日懷抱著飲水思源的心意,向八田技師及其遺族表達感謝,農委會將會持續效法八田技師照顧農民的精神,秉持職人薪傳,為農民提供更好的服務。農田水利署進一步表示,八田技師於1920年率領臺日人民共同努力建造之烏山頭水庫,係當時亞洲最大的水庫,而嘉南大圳時至今日仍是世界圳路密度最高的灌溉系統,大幅改善嘉南地區農民的生活。在每一代農田水利事業人員的用心努力維護之下,除了提供農業灌溉用水外,也促進工商業、科技業能蓬勃發展,烏山頭水庫各項維護營運的卓越成果,更於去年榮獲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農田水利署也說明,於109年10月1日嘉南大圳開工滿百年之日,全國農田水利會正式升格納入公務體系,改制為農田水利署,秉持著八田技師當年面對的困難的堅忍精神,在有限的資源及法規限制下,克服地形、地貌困難,因應氣候變遷,貫徹擴大灌溉服務之宗旨,提供穩定的水源及水質,改制兩年多以來,已擴大灌溉服務3.2萬頃農地,並提供4萬多農民良好的農業發展環境。農田水利署更表示,今日臺日雙方代表齊聚追憶八田技師的精神,並為延續他執著堅毅的精神,農田水利署同仁及上萬名水利小組長、班長未來也將攜手為臺灣農田水利事業繼續努力。最後,賴副總統也表示,臺日穩定交流及維繫彼此文化經濟的繁榮是維持臺日友好的重要資產,如同抗疫期間或遇到地震,兩國彼此在對方發生困難時互相伸出援手。今年因為疫情的解封,看到日本友人均至現場齊聚追思,一同感念八田技師的奉獻,更是兩國交流之友好象徵,希望往後的每一年,都能再於追思紀念會中與日本友人持續交流,傳承八田技師的精神,帶給這片土地安定幸福的發展,臺日情誼也能維持流傳下去。 發布日期: 112-05-08 更新日期: 112-11-28 全國、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農田水利署 2023山上芭樂節熱鬧登場 品嚐當季芭樂 112年度山上區芭樂產業文化活動於28日在山上國小正門口歡樂登場,希望藉由活動行銷臺南芭樂,市長黃偉哲表示芭樂有國民水果的稱號,不僅有高含量的維他命C、豐富的膳食纖維,適度享用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希望透過活動將臺南優質的芭樂推薦給更多好朋友們。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臺南山區土質優渥,物產豐饒,一年四季生產的芭樂是山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臺南種植面積達1611公頃,是生產芭樂的大本營,種植面積全臺第二,僅次高雄,希望藉由活動拓展農民市場,推動地產地銷,也讓消費者更認識山區產業。農業局表示,山上區擁有特殊的白堊形砂質土種,種植的水果像是鳳梨、木瓜、芭樂,品質都非常優良,尤其芭樂一年四季都有收成,維他命C豐富、營養價值極高,可入菜做成沙拉或是變身創意甜點、飲料,入秋後到來年春季正是芭樂最佳賞味期。活動當天山上區農會邀請在地社團帶來精彩表演節目外,超級紅人榜過關斬將歌手薛金顯也受邀到場與大家獻唱同歡,還有童樂闖關體驗、可口可樂免費送等好康活動,也邀請臺南各區農會特色農產展售,藉此拉近消費者與農民間的距離,讓更多消費者能夠支持選購在地的新鮮蔬果,增加農業產值,創造農民、農會及消費者三贏局面。 發布日期: 112-10-28 更新日期: 112-11-28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甘藷文化季開跑 來新化吃美食逎市集 發布日期: 112-10-22 更新日期: 112-11-28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安定胡麻飄香 臺南市政府推薦美味國產胡麻 2023臺南胡麻季安定場於今(19)日在安定區公所停車場旁接續開幕。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是最大的國產胡麻產地,而胡麻本身富含豐富營養,自古即是冬令進補常見食材之一,也是很好的健康食品。在產區農會的推廣下,也有非常多元的胡麻製品提供消費者日常就可食用。今日活動歡迎消費者親臨產地新鮮直購,一同品嘗胡麻的香氣與美味。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南市胡麻種植面積約1,534公頃,約占全臺74%,其中安定區胡麻種植面積約125公頃,該區農會多年來致力推廣胡麻產業,也推出芝麻安心禮盒系列商品,並連續2年辦理安定胡麻料理大賽,激發參賽者以胡麻為食材構思並製作成創意料理,也推廣胡麻本身即是可多元利用的好食材,可鹹可甜,可食補也可清炒,相當推薦民眾應用於日常生活飲食中。農業局表示,安定公所規劃一系列胡麻相關活動,有深受親子響應的胡麻造型秀外,還有限量麻油椪餅糖、麻油煎蛋DIY、陶瓷彩繪DIY等體驗活動,以及「開箱心安定」地圖集章活動,於安定區指定景點完成集章即可獲得限量小禮物1份。活動也提供2500份的暖胃麻油料理讓民眾免費品嚐。另外,民眾購買安定區農會的胡麻產品除享優惠外,消費滿額還可參加摸彩活動!另外還有農特產展售市集與古寶無患子展示天然無患子果實的泡沫表演等,活動內容豐富,寓教於樂,適合全家一同歡度參與。 發布日期: 112-11-19 更新日期: 112-11-27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綠保小農市集-用綠保交朋友 【用綠保 交朋友】/ 綠保小農&浴佛節市集5/28 一個美好的日子,嘉區慈心請您一起到斗六里仁後驛店品嚐幸福這一天集結美好的人事物,來場身心靈的SPA!我們邀請嘉義周邊綠保農場,守護生態、守護許多小生命的愛心農友們與您見面用綠保友善理念分享自家農產品,誠摯邀請您一起來為綠保農友喝采、聽聽他們守護生態、愛護大地的生命經驗喔!時間:5/28 上午9:00~11:30地點:雲林斗六里仁後驛店門口攤位農場/農產品:(1)兆美自然農場:蜂蜜、酵素(2)弘久愛玉園:愛玉籽、愛玉凍、檸檬愛玉飲品(3)阿瑤田舖:玫瑰花茶、玫瑰花露、薑黃粉、小南薑粉、玉米、長豆、芒果青(4)怡芳農場:有機生花生仁、手工製作花生糖、塩炒花生仁、有機蒜頭、蜂蜜(5)老爹農場:茶葉、薑心比心系列薑品、青草乾系列(仙草、肉桂⋯等)(6)誠樂耘心:秋葵、玉米筍、小洋蔥、青龍椒(7)興禾自然農場:米、黑豆、黃豆、糙米麩、黑豆粉、黃豆粉、黑豆茶(8)綠の寶農場:綠竹筍(9)振芳農場:百香果、百香果原汁 發布日期: 112-10-17 更新日期: 112-11-22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林業試驗所112年8月31日辦理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112年8月31日於嘉義樹木園日式建築辦理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食農教育推動方向與實務解析」課程。課程邀請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戴介三助理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政策與法案簡要說明」,並由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介紹土肉桂、臺灣天仙果、檸檬及愛玉等植物案例,除了植物基本介紹、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推廣應用,學員們亦實際走訪嘉義樹木園,認識多種生活中常見的植物,並體驗土肉桂純露的製作流程。圖1.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戴介三助理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政策與法案簡要說明」課程圖2.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案例解析課程課程最後,學員們分組討論,分享如何將此次課程所學應用於未來食農教育推廣執行面,每位學員並獲得一份課程教材,將課程所學實際用於植物栽培實務上,收穫滿滿。圖3.學員分組討論圖4.與會人員合照 發布日期: 112-09-01 更新日期: 112-11-16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112年8月26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 為推廣食農教育,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與嘉義市政府建設處合作,112年8月26日於本所嘉義樹木園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活動對象為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志工,由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食農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管理」等課程。 發布日期: 112-08-28 更新日期: 112-11-16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112年8月8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 為推行食農教育議題於校園,培養學校教師了解並認識無毒耕作概念及基本的植物養護照顧方法,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112年8月8日於本所四湖海岸植物園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活動對象為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教師,由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食農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照顧和實務操作」等課程。 發布日期: 112-08-09 更新日期: 112-11-16 雲林縣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4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4日於嘉義樹木園與嘉義市政府合作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本次活動由本所中埔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農林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照顧」等課程,並由黃憲忠講師帶領學員使用食農教材實務操作,以幸福嘉義米—台農82號米為材料,製作屬於自己的飯團,並品嘗天仙果雞湯,讓學員了解在地食材的應用。 發布日期: 112-07-26 更新日期: 112-11-15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1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1日於嘉義樹木園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活動對象以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教師為主,由本所中埔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食農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照顧和實務操作」等課程,讓參與學員了解食農教育法並認識無毒耕作概念,以利未來推廣相關安全農業。 發布日期: 112-07-24 更新日期: 112-11-15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112年食農教育講座-文旦班 112年食農教育講座-文旦班開課囉!本次主題,文旦。苗栗是國內重要的文旦產地之一,讓我們一起認識文旦的相關知識吧。 中秋節剛結束,家裡是否還剩一些文旦?對喜歡吃卻又不愛動手剝皮的人,常常將文旦放到乾扁扁? 食農教育實踐在日常,讓我們學習如何將吃變得更有趣,一起來研究如何將文旦製作出好吃的料理吧。 發布日期: 112-11-14 更新日期: 112-11-14 苗栗縣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嘉義義竹鄉鱻樂節 農漁文化推廣盛事 嘉義縣義竹鄉公所為推廣農漁產業文化,促進農產行銷,今日在翁岳生古厝前路口及八掌溪舊堤走廊舉行「義竹鱻樂節-農漁產業文化暨行銷推廣活動」,邀請天馬戲創作劇團為小朋友呈獻海洋探險表演,並設有多樣特色攤位及農漁特產專區,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與,嘉義縣長翁章梁也到現場進行抽獎,氣氛非常歡樂。義竹鄉公所指出,本次活動推出限量「在地農漁福袋」,福袋裝滿義竹鄉農特產,還準備許多在地美食供鄉親免費品嚐,每道風味餐均採當地農漁產品精心製作。現場還有鴿笭和傳統漁具的展示,讓更多鄉親看見義竹鄉濃厚的文化底蘊。義竹鄉長黃政傑指出,鱻樂節的活動取名具雙關意涵,希望鄉親能享受多元攤販及抽獎活動,同時也透過音樂展演活絡氣氛。今年最大獎為兩台電視,由翁縣長親自抽出,還有現金獎、腳踏車、家電等 100 項豐富禮品,讓各協會成員、學校及所有民眾都有機會將好禮帶回家,還能在活動中更深入認識義竹鄉。翁章梁說,感謝黃政傑鄉長舉辦鱻樂節,透過活動讓民眾看見義竹鄉出產的優秀農漁產,也讓民眾在周末攜家帶眷前來參與,現場有非常多農漁產展售及攤販,希望大家能盡情選購,玩得開心。 發布日期: 112-11-05 更新日期: 112-11-06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縣政府 共550筆資料,第25 / 28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