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6 JUN 「原味漫遊 綠動食農」2024年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慶暨開放日活動6月15日精彩登場 編號:1130603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將於6月15日(星期六)舉辦「原味漫遊 綠動食農」場慶暨開放日活動,場區試驗研究成果開放大眾參觀,各項食農教育體驗活動採現場報名,歡迎民眾踴躍前來共襄盛舉。今年活動聚焦於推廣原鄉部落農業研發與輔導成果,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民眾參觀及體驗原住民傳統農耕智慧與飲食文化,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推動部落農業發展有功頒獎、部落藏寶花園巡禮、科技研發亮點成果展示、原民特色料理示範與品嘗、太魯閣族歌手白明光演唱母語歌曲、原民食農達路岸-原民傳統智慧解說與體驗、趣味體驗活動等,還有來自部落的各種農特產和手工藝品可以買回家!農業部為復振原鄉產業,於111年起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擔任統籌及執行單位,在轄區原鄉部落積極開展各項研發與輔導工作。有鑑於部落族人反映有關部落產業前景、特色作物種原流失、農耕智慧與飲食文化的斷層、原民特色作物栽培與病蟲害管理的技術缺口等問題,花蓮場著手導入科學技術解決問題,包括:種苗繁殖技術研發、生產技術優化、病蟲害整合性管理技術建立、省工機械與栽培模式開發,以及原民特色作物機能性與加工產品研發等,為原鄉農業找到新出路。本次活動將展出找回原力綱要計畫之研發與輔導成果,和花蓮場亮點研發成果包括:火蔥、山胡椒及樹豆之復育與生產技術研究、文旦早收技術深入部落、四南部落三星蔥保種及高麗菜產銷履歷輔導、山苦瓜新品種、以原民植物加強農田害蟲調節服務研究、原鄉產品多樣化開發、傳統農耕智慧數位典藏以及稻米、萱草、小果番茄、仙草之新品種研發、宜蘭地區特色甜瓜生產技術突破等。為推廣原住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結合食農教育,本次規劃了食農達路岸系列活動,邀請各部落族人解說傳統農耕與飲食生活,帶領大家動手做,親身體驗原民傳統智慧的奧妙,包括:南安部落-部落獵人的1天、織羅部落-部落阿嬤的零食、貓公部落-伊娜的糯米釀、撒固兒部落-在河海交界處採集、大同大禮部落-高山上的農耕知識,還邀請豐濱阿美族烤豬達人,來現場製作原風烤大豬和血肉模糊湯,讓大家一飽口福。花蓮場也建置了原民作物保種圃-部落寶藏花園,展示種原蒐集利用研究成果,也讓大眾親眼見識各項原民作物的生長樣貌,進一步認識原民作物。此外,在花蓮場的伊娜廚房,特別安排了大廚上菜,邀請主廚應用原民特色食材,如樹豆、雨來菇、馬告、小米、山苦瓜及野菜等,進行傳統與創新料理示範,拓展原味料理新視野。原來這麼好玩體驗活動,轉化花蓮農改場試驗與輔導主題,成為趣味體驗活動,包括:泰好玩射箭、小米麻糬製作、Ina的毛線球、苔進泥心、友善農田小兵立大功、農業淨零碳排新煮張、培育廉潔幼苗等,讓大朋友與小朋友動腦、動口又動手。部落野很燴市集,邀集花蓮及宜蘭部落青年及農民來設攤,共有20個攤位,將於現場展售原汁原味的自家產品,並製作各種熟食,方便民眾現場採購食用。為鼓勵大眾支持原鄉美食、農特產及手工藝品,花蓮場推出滿額抽福袋的優惠活動,還有完成參觀蓋章集點即可品嘗原風烤豬。這麼有趣又好康的活動,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囉!本則訊息提供人員新聞聯絡人電話:03-8541881e-mail:jmt@hdares.gov.tw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新聞聯絡人電話:03-8541881e-mail:jmt@hdares.gov.tw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 發布日期: 113-06-13 更新日期: 113-06-13 花蓮縣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漁業署食魚親子嘉年華「2024鱻旅奇緣-鱻境傳說」 為了讓吃魚更貼近生活,將正確及永續的食魚觀念向下扎根,農業部漁業署與臺北市立動物園首度攜手合作,在6月8日(六)於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2024鱻旅奇緣-鱻境傳說」親子食魚嘉年華。今年特別結合「世界海洋日」與「動物園110年園慶」兩大議題,期望透過更多元的推廣與跨領域的整合喚醒全民,為海洋守護盡一份心力。現場結合闖關遊戲、手作魚模型及食魚教育團隊分享等寓教於樂的體驗活動,並邀請大小朋友一同探索及認識園內愛吃魚的動物明星,還有萬花筒劇團帶來具食魚教育內涵的「大魚樂家」音樂劇,搭配超人氣食魚代言人「小魚貓」、愛吃魚的動物明星代表「歐亞水獺」與親子台米苔目哥哥一同唱跳,陪伴大小朋友學習吃魚的好處,分享友善地球的永續食魚選擇。海洋永續從吃對魚開始 水獺也愛國產臺灣鯛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Awaken New Depths新深度喚醒」,臺北市立動物園積極響應海洋資源永續議題,將今年「生物多樣性」、「探索與發現」等命題與漁業署食魚教育理念與永續精神結合,特別安排於6/8(六)當日提供園區內愛吃魚的動物明星們「國產魚」大餐,期待藉由這次跨領域的相互理解、關懷與合作,喚醒全民憧憬未來的新深度。從6/8至6/10端午連假期間,動物園內還會繼續跟大家介紹海洋永續及水獺相關教育展示,期望透過帶狀的端午限定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水獺的生態習性及其在維持水域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角色,並了解動物園的環境教育及對保育行動的努力,鼓勵更多人參與保護海洋環境。在活動摺頁設計上也特別介紹了園內愛吃魚的動物明星,像是歐亞水獺、亞洲黑熊、國王企鵝等,藉由認識動物明星都愛吃哪些國產魚,帶領大小朋友建立「永續海洋從吃對魚開始」的觀念,鼓勵國人多吃在地、減少碳排放,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勇闖「鱻境傳說」揭年度食魚教育活動序幕漁業署輔導財團法人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長年深耕食魚教育發展,宣揚民眾正確食魚觀念。為了讓食魚文化回歸家庭與餐桌,自109年起舉辦戶外親子食魚文化活動,將推廣對象擴展至親子族群及一般民眾。今年分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及高雄夢時代辦理,期盼串聯全臺各地食魚教育團隊,增加相互交流機會。陸續還規劃有全國校園巡迴食魚文化講座,讓學童知魚、識魚、食魚,進而影響家人並支持選購國產水產品;辦理教師及營養師研習活動,透過教案分享、教材教具開發等方式,整合食魚教學資源、培育食魚教育種子教師。最後,漁業署誠摯邀請家長陪同孩子們體驗多元的食魚文化活動,一起知魚、懂魚,進而愛上吃魚,培養食當季、吃在地的永續精神,並鼓勵全民多多食用優質國產魚類,為健康加分,也為漁業經濟加分! 發布日期: 113-06-08 更新日期: 113-06-11 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漁業署 迎五月節 「屏東好客米食節」6/1、2佳冬食粽仔 客家「五月節」前夕,屏東縣政府今(1日)起至2日連兩天在佳冬老街舉辦「2024屏東好客米食節」,廣邀來自不同族群、地區的業者呈現10種特色好粽,還有米食小旅行、夥房市集等精彩活動。活動首日縣長周春米跟著眾人進行「百人包粽」趣味體驗,她熱情邀請大、小朋友們把握機會,活動還有一天,一起來到佳冬老街品嚐米食文化之旅。縣長周春米表示,「米食」是客家美食最具文化代表性的產業之一,而屏東平原也滋養著客家、閩南、原住民以及新住民等不同族群,互相交織出多元的飲食文化;本次活動「粽夏派對」徵集傳統客家月桃葉粽、佳冬海味好粽、六堆黑豬肉粽、原住民吉拿富、異國粽等10種不同風味粽子組合為「粽粽大集合」。客家事務處表示,「粽粽大集合」限量套餐於現場販售外,兩天皆有每日限量1,000份的免費試吃活動,並邀請民眾參與投票,選出本屆米食節人氣好粽。同時串聯屏東客庄聚落、文史景點,推出3條「米食小旅行」遊程,由縣府認證的客庄文化觀光導覽解說員帶領體驗屏東在地產業及客家文化特色。現場更有在地小農、文創商品、特色米食等多達50餘家攤商集結成夥房市集以及派對親子音樂會、消費滿額禮、免費黑豬肉燥飯體驗等好康優惠活動。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至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臉書粉專查詢。縣長周春米說,誠摯邀請大家一起到活動現場感受屏東米食的多元魅力,客家鄉鎮佳冬鄉有山、有海,又有農村與漁村,縣府修復的蕭家洋樓也會盡速營運,與蕭家古厝、三山國王廟串聯起整個老街,今年也會將「屏東燈節」的觸角延伸到客家鄉鎮,啟動客家燈會,加上立委徐富癸爭取經費改造佳冬火車站,共同將佳冬鄉打造成由點變成面的觀光景點,展現新風貌。 發布日期: 113-06-01 更新日期: 113-06-04 屏東縣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屏東縣政府 雲林縣響應6/5世界環境日 鼓勵大家「吃當季、呷在地」 環境部於今日配合6月5日世界環境日推出「減塑呷在地」市集活動,邀請各縣市環境保護局集聚雲林斗六市膨鼠森林公園,推廣在地優良農作物及倡導低碳飲食,帶領民眾從遊戲中認識各地特色農產品與格外品,學習如何計算食物碳足跡,讓民眾體驗「減塑飲食」及落實惜食行動,並於活動中不提供亦不使用任何一次性產品,建立民眾低碳減塑的觀念。張縣長表示,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部這次特別選在雲林縣舉辦「減塑呷在地」宣導活動,除了因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能負起全臺灣2300萬人糧食的安全,透過世界環境日鼓勵大家「吃當季、呷在地」,減少食材運送碳足跡,藉由此次活動,串聯起中央與地方、各縣市間的多元夥伴關係,亦是台灣優良友誼的展現,讓環境永續,前進雲林2030,推動雲林成為一個農工商並進的幸福城市。張縣長指出,雲林縣在響應環境部推動資源回收等各項政策亦相當落實,所以雲林縣是一個轉廢為能的縣市,在抑制揚塵方面的成效也非常的顯著,感謝中央挹注經費改善地方整體環境。今天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宣導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無論是飲料杯或是我們的便當盒,都可以使用可循環再利用的環保餐具,鼓勵大家自己帶著自己的杯子或是餐盒外出使用,環境的保護,人人有責,我們都要善盡公民的責任,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永續環境愛地球。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今年活動的主題為抑止土地的沙漠化,還有防止乾旱,強調「土地修復」,配合臺灣現在積極推動的減塑,因為過去人類使用了太多的塑膠袋,所以我們希望用鼓勵的方式,讓大家更能夠努力的來減少塑膠袋的浪費,多用環保袋及環保餐具,養成減塑文化,全民一起來減塑!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雲林縣政府為讓食農教育向下紮根、深入校園,媒合西螺鎮文昌國小,與在地產業「瑞春醬油」、黑豆「將軍企業社」一同研討出在地黑豆食農教育課程,從中建立惜食減塑觀念;在廚餘減量方面,亦大力推動廚餘再利用,與南亞塑膠研發出肥沃且友善環境的雲溉肥,以永續綠化的方式,減少化學肥料使用,並強力發展畜牧沼液渣灌溉,搭配雲溉肥的優良肥力,作物長得好外,環境生態也變豐富,建構循環經濟模式。張縣長強調,除食農教育與廚餘減量推動外,食安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為落實源頭管理,降低蔬果農藥殘留,雲林縣政府繼去年引進質譜快速篩檢技術,為當今最快速的農藥殘留檢驗技術,上月於二崙鄉新設1輛行動檢測車,供農民於蔬菜採收前,可採集樣本到農會的質譜快檢處理站,萃取採樣後送到快檢車,用質譜儀分析有無農藥殘留,確定沒有農藥再進行採收動作,省時且確實,提升檢驗效率,為農產食安把關。今日活動眾多貴賓出席共襄盛舉,包括環境部長彭啟明、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雲林縣長張麗善、立法委員張嘉郡、副縣長謝淑亞、議員陳芳盈、立委許宇甄服務處助理龔怡分、立委劉建國服務處副主任林廉貴、黃勝志議員秘書賴志恩、環保局長張喬維及各縣市環保局代表均出席參與盛會。 發布日期: 113-06-01 更新日期: 113-06-04 雲林縣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雲林縣政府 大安區農會「大安飛天豬ANNO節暨農畜產品推廣活動」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大安區農會今(1)日在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舉辦「大安飛天豬ANNO節暨農畜產品推廣活動」,推動大安區「安農五寶」(飛天豬、大安溪芋、大安蔥、酒莊、安泉米)等極具特色的地方農特產,並邀請在地青農與產銷班參與展售在地農作物;另為挺花蓮、助農民,現場也販售花蓮農特產品,吸引大批民眾參觀選購。農業局表示,此次大安區農會規劃「飛天豬彩繪扇子」DIY活動,提供象徵在地產業品牌的飛天豬家族荷葉扇,有飛天豬ANNO、女友ANNADA、安安哥及粉葱妹等圖案,讓參與孩童透過活動,認識在地產業品牌,並透過與食物生產者的交流,學習珍惜糧食,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農業局指出,大安區農會長期推廣在地產業,建立「大安蔥」團體標章品牌行銷通路,宣傳「吃在地、食當季」理念。活動現場有運用在地生產、具特有蔥辛香味的大安蔥,結合在地優良食材開發的青蔥麵、青蔥香腸、大安蔥肉水餃等多元產品供民眾選購,更安排在地食材烹調,提供民眾品嘗體驗,藉由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推廣正確的飲食觀念與地產地消重要性,深化消費大眾對於台中市大安區特有在地食材的印象,鼓勵民眾多選購在地優質農特產品。今日活動,農業局主任秘書陳柏宏、市議員李文傑、楊啓邦、施志昌、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農田水利署台中管理處長王曼菁、農糧署中區分署台中辦事處主任陳瑛、台中市風景區管理所長林政勳、大安區長許宏綺、台中市農會總幹事林育葦、大雅區農會總幹事陳英渝、大安區農會理事長陳蓮章、常務監事黃明榮、總幹事蔡建宗及大安區多位里長出席;立法委員蔡其昌、全國農業金庫也派代表到場同樂。(6/1*7)*農業局 發布日期: 113-06-01 更新日期: 113-06-04 臺中市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臺中市政府 烏日區農會「金穗米鄉‧農粽登場」農業推廣活動 端午節將至,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烏日區農會於今(1)日於烏日區喀哩國小舉辦「金穗米鄉‧農粽登場」農業推廣活動,透過肉粽免費品嘗、農會稻米產銷班平安米結緣、陸上龍舟競賽、螺潭順天宮安排的擲筊應允、免費發送香包及趣味有獎徵答等精彩活動,推廣烏日區優質好米,發揚端午文化。農業局表示,烏日區為台中市重要稻米產區,栽培面積約910公頃、年產量約7,052公噸,農會以「烏溪糧倉」品牌代表土地、水源、作物、農民與農產,感謝上天恩賜稻作豐收,彰顯農民勤奮努力價值,積極提倡優質安全農業、休閒農業,並由家政班開發運用農業食材,持續推廣米食產業文化、在地飲食消費的食農教育思維。農業局指出,除了稻米之外,烏日溫室栽培的小黃瓜、洋香瓜、番茄等特色農產品也頗富盛名,今日邀請在地青農及產銷班行銷展售高品質農特產品,家政班與社區發展協會更融入地方特色食材,精心製作特色美食,同時辦理四健會青少年食農教育及米食創意競賽發表,讓市民朋友藉由活動更認識在地農產,懂得珍惜農民辛勤耕作的成果。今日活動,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顏寬恒、市議員吳瓊華、曾威、台中市政府參議張鎔麒、烏日區長林崇懿、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副場長劉明宗、全國農業金庫董事長吳明敏、台中市農會理事長魏敏昭、大甲區農會總幹事黃瑞祥、烏日區農會常務監事魏周森、理事長廖春田、總幹事張漢強等人到場,市議員林孟令、林昊佑也派代表共襄盛舉。(6/1*7)*農業局 發布日期: 113-06-01 更新日期: 113-06-04 臺中市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臺中市政府 親親田園導讀趣 繪出水果產業食農教育新版圖 為永續國產水果產業發展,本(30)日農業部農糧署輔導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以新北市永和國民小學為示範場域,透過舉辦「食在好玩 閱讀趣」食農教育活動「充滿歡笑的梨園」繪本互動導讀,加上農友帶來真實的梨穗分享栽培歷程,再搭配當季新鮮美味的水梨品嚐及DIY實作體驗,帶領學童進入水果產業世界,期讓學童擴張視野、誘發自主探索學習力及增加對農業知識之求知慾,進而深耕在地農業認同感,將臺灣水果產業文化永續傳承下去!推展水果產業知識培力農業領域新生代農糧署表示,自食農教育法通過後,賦予推動之法源依據及工作使命,相關計畫接續辦理,該署從111年起,以水果產業為主題,輔導農村發展基金會編輯「親親田園 食農讀本」兒童系列繪本,透過實際田野考察、人物採訪、專業撰文繪圖後,產出質感兼具、生動活潑的圖文創作,傳達果樹歷史故事、栽培管理、品種介紹、加工應用、外銷檢疫或如何選果等小知識,並交由屏東科技大學等兒教專家學者進行審查,迄今已出刊「充滿歡笑的梨園」、「柚見好朋友」、「葡德正神」、「芒果妹妹要出國」、「翡翠王國的秘密」及「檳榔山大王的煩惱」等繪本,內容豐富精彩(歡迎各界自行下載瀏覽https://reurl.cc/pr7Mbe)。今年該署持續輔導該基金會創作,提供食農教育工作者更多推廣素材,以觸及更多學童共同學習,建立鄉土產業認同感,培育新世代農業人力。跨界共築食農場域大手攜小手傳承邁步走農糧署說明,為增加食農教育推廣效益並確實進入校園,今(113)年攜手新北市永和區永和國民小學、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彰化縣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高雄市前鎮區愛群國民小學及宜蘭縣宜蘭市中山國民小學等5所教育單位,跨領域共築食農教育示範場所,以「親親田園 食農讀本」為主題,透過互動故事導讀、戲劇演出及手作體驗等方式,帶領學童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歷程,體驗農業與生活間連結感;另舉辦學習單有獎競賽,鼓勵學童勇於表達與創作發想,同時將水果繪本系列套書贈予校方,象徵傳遞水果產業永續發展之種子,期待全民農、教共進,落實食農教育精神! 發布日期: 113-05-30 更新日期: 113-06-04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農糧署 5 MAY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土肉桂華爾滋 田中鎮農會結合279順福天然農場辦理「土肉桂華爾滋」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進行農場導覽、採土肉桂葉、品嚐土肉桂咖啡、檸檬乾、刺蔥仔、黑白糧稻DIY及香甜土肉桂DIY等活動。279順福天然農場位於田中鎮復興路279巷,「友善種植、健康養生、利益眾生及生態環境永續」是「279農場」一直以來的核心理念,其榮獲第一屆全國創新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競賽優選,園區內種植1000餘棵「臺灣土肉桂」及各類香藥草植物,透過每一場活潑生動農場體驗活動,讓參與活動的學員親近大自然及認識台灣土肉桂。 發布日期: 113-05-25 更新日期: 113-05-31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第3屆十大綠色照顧暨112年特色家政班頒獎典禮報導 本場要聞第3屆十大綠色照顧暨112年特色家政班頒獎典禮報導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294期 2024/1/15 發行農業推廣科 傅智麟 分機430農業部112年12月16日於斗南之森食農教育園區舉辦「第3屆十大綠色照顧暨112年特色家政班頒獎典禮」,陳駿季代理部長親臨現場頒獎,陳代理部長特別感謝所有獲獎單位在推動高齡者服務及家政業務的努力及付出,除促進農村經濟外,也讓農漁村的長者可以快樂的享受在地健康老化的生活,共同打造農漁村友善生活環境。自109年以來,全國共有121家農漁會、166處農村社區共同推動綠色照顧政策,共設立210個綠照班並提供超過100門綠療育課程;農村送暖部分計有175家農村社區參與農村擴大供餐及幸福餐盒的行列。本次112年綠色照顧優良典範評選共計91家農漁會、農村社區參加選拔,本場輔導轄區內新竹縣芎林鄉農會、桃園市復興區農會同時榮獲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獎殊榮。除了全國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獎,本屆新增有綠色健康楷模獎、綠色學習標竿獎、綠色關懷服務獎及綠色場域特色獎四大獎項;轄區新北市五股區農會、汐止區農會及淡水區農會雖然是都市型農會,但仍在綠色照顧工作上積極投入,更深入為高齡者在地老化努力,讓在地長輩能快樂地享受身心健康的晚年生活,本屆3個農會皆獲頒綠色關懷服務獎,恭喜!恭喜!另外,特別值得一提,新竹縣芎林鄉農會亦同時獲選為全國十大特色家政班,真是太厲害囉!本次頒獎,農業部除了肯定各農會、家政班及社區等對在地的貢獻及推廣成效,各獲獎單位亦可為全國各農會等單位學習標竿,共同推動農漁村永續活化,同時鼓勵更多單位投入農漁村綠色照顧。期許未來有更多人投入農村服務,兼顧農村的「生活」與「生計」,協力照顧農漁村高齡者,活絡農村產業生機,打造幸福農村。榮獲第3屆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獎新竹縣芎林鄉農會,由陳駿季代理部長(左3)頒獎,本場郭坤峯場長(左1)同賀桃園市復興區農會,由陳駿季代理部長(左3)頒獎,本場郭坤峯場長(左1)同賀榮獲第3屆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_綠色照顧服務獎新北市淡水區農會,由陳駿季代理部長(中)頒獎,本場郭坤峯場長(左1)同賀新北市汐止區農會,由陳駿季代理部長(中)頒獎,本場郭坤峯場長(左1)同賀新北市五股區農會,由陳駿季代理部長(右4)頒獎,本場郭坤峯場長(左3)同賀 發布日期: 113-01-25 更新日期: 113-05-30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村史回村」走讀、「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推廣活動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苗栗縣西湖鄉公所今(25)日假苗栗縣西湖鄉遊客服務中心合作辦理「村史回村」走讀活動,並於同日在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推廣活動,希望透過活動「村史走讀」、「客家米食推廣」,讓在地居民甚至更多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大小朋友更加了解家鄉的客庄故事、客庄美食,共同建構屬於我們的客庄記憶。「村史回村」走讀活動今日邀請撰寫西湖鄉四湖庄的村史《雲梯風華兩世紀:書院到醫生搖籃》作者-陳政宜先生,前來分享所撰寫的村史故事與客庄人文地景,更邀請民眾搭乘遊園車行讀村史故事中之美好場景,透過居民間互相討論與發掘,讓大家更加了解客庄聚落的歷史脈絡,對自己的客庄聚落有更深的認識。「客家細灶下」今日的主題粄食為「黃梔粉粿」,特別邀請屏東北上的客家米食達人,同時也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志工劉榮招老師前來教學,生動有趣的講解及手作互動,讓親子共下製作粄食,從揉捏、壓模成形到炊熟,而完整的手作體驗,除了能第一手了解客家米食製作過程,更能體會到食物來之不易的珍貴。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本中心「客庄村史撰寫計畫」邁入第6年,陸續產出30冊村史成果,本中心為持續深入在地客庄推廣客庄村史成果,並同時擾動活絡客庄聚落,今(113)年首次規劃與苗栗縣西湖鄉公所共同合作辦理「村史回村」行讀活動,共同宣傳推廣苗栗縣西湖鄉之2本村史成果(苗栗縣西湖鄉四湖村-《雲梯風華兩世紀:書院到醫生搖籃》及苗栗縣西湖鄉鴨母坑(金獅、龍洞村)-《行出山坑:西湖鴨母坑民開創豆奶傳奇》),期待本活動以生活化的方式讓參與民眾行讀歷史並認識自己的客庄聚落,進而傳承在地客家傳統文化。今年首度推出「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推廣活動,希望透過手作的溫度傳遞客家米食帶來的幸福能量與客家文化力,還有6場活動,歡迎大小細子共下來臺灣客家文化館參加體驗。「村史回村」行讀活動6月9日將在西湖鄉舉辦第二場,分享者為金獅及龍洞村村史《行出山坑:西湖鴨母坑民開創豆奶傳奇》作者何來美先生,及6月14日臺中市東勢區「村史回村」推廣活動(地點:臺中市東勢區東華國中);「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推廣活動,陸續還有更多場次,歡迎大家有閒來尞,更多活動及報名資訊請至本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官網(https://thcdc.hakka.gov.tw/)及臉書(https://reurl.cc/kOonyb)查詢。 發布日期: 113-05-25 更新日期: 113-05-28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客家委員會 「崇廉尚潔 向上躍升」!農糧署辦理高中生品格與食農教育活動 為使國家廉政向下扎根,依循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推動公共教育方案,農糧署規劃辦理「崇廉尚潔 向上躍升」品格教育活動,邀請轄內專責食安工作之檢察官講授食安心安廉政案例,並透過參訪漢光農業生技公司,結合「食農教育」、「誠信餐桌」等理念,讓青年學子們了解農糧署推動我國農業發展之政策及努力,並有助於日後可能從事農業相關工作之青年學子建立正確的誠信品格。農糧署與漢光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邀請國立西螺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食品加工科學生參訪,認識我國農產業冷鍊物流發展,強調從生產端的農場到消費端的餐桌,全程冷鍊物流保鮮,除有效增加國內農產品的調節能力,亦可確保消費者食安與信心,讓農產業永續發展。農糧署另邀請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周甫學檢察官,講授我國近年食安案例,帶領學生進行食安倫理與廉潔誠信的思辨之旅,食物為每人每日所必須,倫理也為個人及社會所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倫理亦為品格教育之基本,透過議題思辨,有助學生品格教育之建立。農糧署積極推動校園誠信品格教育,盼藉由校園誠信宣導活動,讓廉潔教育扎根,形塑學生優良品格教育,實踐農糧署清廉陽光政治理念。 發布日期: 113-05-24 更新日期: 113-05-28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農糧署 奇美實業響應農業永續ESG專案,與農水署共創嘉南大圳碳匯綠廊 奇美實業響應農業永續ESG專案,與農水署共創嘉南大圳碳匯綠廊農田水利署今 (113)年辦理水圳綠道持續植生優化工程,持續營造水圳植生綠廊,又結合農業淨零排放政策,推動農業永續ESG專案,今年度媒合奇美實業申辦嘉南大圳-水圳綠道植樹養護計畫,於植樹節前夕辦理植樹活動,以具體行動落實農業永續 ESG,署長蔡昇甫今(6)日偕同奇美實業副總經理陳世賢等52名員工,於嘉南大圳導水路旁共同參與植樹活動,營造大圳成為碳匯綠廊,為百年圳路再生風華,也為全球淨零減碳盡一份心力。農水署蔡昇甫署長表示,嘉南大圳由八田與一技師設計,從1930年完工迄今,近百年來灌溉雲嘉南平原15萬公頃土地,逐步發展為沃野千里的豐饒良田,帶動嘉南地區的工業、商業乃至科技業蓬勃發展,為臺灣經濟發展奠定基礎。109年10月原農田水利會升格為公務機關,農田水利署成立後,除積極完善灌溉服務,更加強跨部門連結,111年在圳旁興建水圳綠道自行車道及步道供民眾使用,創造更多休閒遊憩的空間,也讓大圳不只照顧農民,更嘉惠全民。如今持續在圳旁植樹養護,營造綠廊,創造碳匯。奇美實業陳世賢副總表示,今天在場的同仁多是嘉義、臺南或高雄人,大家都是食用嘉南大圳灌溉的作物,今天透過一起種植在臺南孔廟及市區常見的黃連木(又名楷木),感受奇美愛護鄉土的精神及對這片土地的認同,也讓大家知道奇美是重視環境永續的企業。嘉南大圳水圳綠道為農業永續 ESG 場域,奇美實業預計每年捐款新臺幣100萬元認養大圳旁隙地之部分植樹及養護經費。未來5年將持續植樹養護總長度1,100公尺,預計種植超過 500 棵喬木。奇美實業與農田水利署今日協力種樹,亦結合該企業新進同仁教育訓練課程,透過每位新人親手種下樹苗,為百年嘉南大圳沿線新添綠意,營造綠廊維護珍貴農業水資源,公私協力傳承生態永續之意識,期盼各界能響應這個愛鄉護水的植樹活動,共同創造更好的環境,也歡迎全國民眾乃至國外旅客到水圳綠道來騎車、散步,體驗大圳的農業風光景緻。 發布日期: 113-03-06 更新日期: 113-05-27 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田水利署 開圳流廣,展業廣澤-臺日共同追思八田與一技師興建嘉南大圳的精神與貢獻 開圳流廣,展業廣澤臺日共同追思八田與一技師興建嘉南大圳的精神與貢獻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今(113年5月8)日於烏山頭水庫舉辦「八田與一技師逝世82週年追思紀念會」,現場與會人士包括副總統賴清德、農業部陳添壽次長、臺南市趙卿惠副市長、立法院林俊憲委員、郭國文委員、賴惠員委員、日台交流協會片山和之代表、金澤市新保博之副市長、八田與一技師遺族八田修一賢伉儷以及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等近400位嘉賓共同出席,皆感佩八田與一技師100年前興建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時無畏艱難的農水職人精神,並感念嘉南大圳工程完竣通水後,不僅使原本貧脊的雲嘉南平原變成沃野千里的穀倉,提升無數農民的生計,更帶動百年來農業、商業、工業,乃至於科技業的發展。賴副總統表示,感謝八田技師為臺灣建造非常重要的烏山頭水庫。近百年前,開山成路、挖土成井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建造水庫,因為八田技師的專業、堅持與勇氣,為臺灣的農業發展、農業現代化帶來非常卓越的貢獻,不僅讓當時廣達15萬公頃的不毛之地,蛻變成為臺灣最大的糧倉,更澈底翻轉了數十萬農民的生計。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對於臺灣的貢獻,不僅只有農業,亦包含工業及民生,也拉近了臺、日之間的感情,如同抗疫期間或遭遇地震,兩國都在對方發生困難時,義不容辭地支持彼此,就如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也多次表達「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如同八田技師貢獻給後世的各項建設及文化傳承的意義,臺、日的情誼也將會繼續維持並永久流傳下去。農田水利署蔡昇甫署長表示,1910年八田與一技師從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隨即隻身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參與各項農田水利工程。更在1920年的時候,帶領一群臺灣和日本的工程人員,花費10年的時間,建造了當時東亞最大的烏山頭水庫,以及綿密細緻的嘉南大圳灌溉系統。雖然八田技師在1942年英年早逝,但是後來一代又一代的農田水利事業人員,秉持八田技師遺留下來的精神,用心守護、維護、更新改善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系統,讓嘉南平原持續有穩定的水資源,不斷滋潤這片土地。八田與一技師和眾多臺、日工程人員在100年前的心血,可以說是臺南建城400年來,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農田水利署說明,精準提供農民灌溉用水是農田水利署重要的任務,而其核心的關鍵即為有完善的農田水利建設,八田與一技師與臺日工程師合力打造的嘉南大圳,在工程技術上突破當代瓶頸、在設施功能上把握著最佳效能,且能捲起衣袖與工作同仁一起奮鬥更難能可貴,農田水利署的同仁們承襲著這樣的理念,用最新的科技、最好的技術、最妥適的管理維護,讓已完工近百年的嘉南大圳能夠持續滋潤廣大的嘉南平原。農田水利署未來將強化農業水資源韌性,讓圳水長流、農民豐收、農業永續。 發布日期: 113-05-08 更新日期: 113-05-27 全國、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農田水利署 台東慢旅走讀 食魚教育體驗!那些,你海不知道的事 臺東縣成功鎮位置緊鄰西北太平洋流黑潮西側陸地,溫暖洋流帶來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具有天然港灣的地理條件,是花東海岸最大的海洋漁業中心,同時也是臺東賞鯨活動據點。臺東縣政府為推廣海洋產業,今(18)日在成功鎮新港漁港辦理「那些,你海不知道的事」與海共生圈永續海洋推動暨產業推廣-成功慢旅走讀x食魚教育體驗,報名踴躍,公告後50個限量名額立即額滿。臺東縣政府表示,東北季風在每年10月逐漸轉強,海洋魚類洄游至臺東海域,豐富漁業資源,使成功鎮成為花東地區重要的漁獲產地,主要漁獲類別為鰹魚、旗魚、鬼頭刀、鮪魚等,其中新港漁港更是旗魚的主要集散地。除此之外,成功鎮漁民仍留著古老鏢旗魚漁獵法,成為在地非常特殊的文化傳統。財經處指出,成功鎮居民大多以海為生,產業發展與海洋息息相關,此次活動邀請專業老師帶領民眾從臺東市區出發,沿著東海岸走讀,走進成功鎮,讓民眾透過有趣的解說認識生態環保捕魚法、新港漁港漁獲拍賣、漁業文化生活歷史,發掘海洋產業文化脈絡與漁港魅力。在走讀活動中,辦理食魚教育體驗以及「食在地」美食饗宴,推動「從產地到餐桌,再從餐桌回產地」,邀請大慶柴魚店家,解說柴魚生產與製作,品嚐美味的海鮮料理,鼓勵在地漁產品消費、認識及關心海洋環境,促進有效漁業管理、永續利用海洋資源及永續發展。走讀活動也讓參與民眾彼此分享活動心得,藉由活動增進民眾對漁港文化和海洋生態的認識,促進地方產業發展以及落實海洋保育的具體行動。 發布日期: 113-05-18 更新日期: 113-05-21 屏東縣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縣政府 屏東牛乳嘉年華熱鬧登場 用行動力挺在地酪農 首屆屏東牛乳嘉年華今(18)日勝利星村熱鬧登場,結合屏東鮮乳品牌與特色美食逾20個攤位,吸引了大批民眾前來參加,濃香醇的美味,大人、小孩都說讚!縣長周春米主持開幕儀式時表示,在屏東就可以喝到最新鮮、碳足跡最少的牛乳,非常幸福,呼籲鄉親用行動力挺在地酪農。屏東牛乳嘉年華集結萬丹鮮乳、屏科大鮮乳、阿猴鮮乳、丹醇鮮乳、高大牧場等品牌,縣長周春米將屏東牛乳倒入剉冰,加入鳳梨、芋頭、芒果、芭樂等屏東特產,特製一碗獨一無二的牛奶剉冰。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縣約有2萬2千頭乳牛,每年生產量約有73,000公噸,是全台灣牛乳第二大的生產地,大部分飼養在萬丹鄉、九如鄉,面對明(114)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全面實施,進口乳跨入台灣市場,恐衝擊國內酪農產業,政府嚴陣以待,積極推動牛乳在地銷售,降低成本外,也減少碳足跡。周縣長說,屏東縣酪農展現各家特色,主打不同的牛乳品牌特色,例如高大牧場為獲得國內第一個動物福利標章認證的牛乳;丹醇鮮乳的乳源來自自家崙頂牧場提供的第一手鮮乳,沒有多餘運輸或加工過程,僅用高品質生乳才採用的「標準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TST)」,保留更多鮮乳營養;阿猴鮮乳更是縣府協助媒合酪農及台農鮮乳廠成立的新品牌,主打優質親民價格,吸引消費者嚐鮮,在超市販售造成熱銷風潮,上市一年熱銷超過100萬瓶。縣長周春米強調,屏東牛乳經過嚴格把關,絕無添加抗生素、荷爾蒙,牛乳是非常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適合老年人和小朋友飲用,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屏東酪農生產之濃、醇、香的優質鮮乳,用行動支持酪農,力挺在地的生產者。屏東牛乳嘉年華今年首度舉辦,現場有超過20個牛乳美食攤位,除屏東在地鮮乳可試飲外,還有用牛奶做的寵物零食、甜點等,及趣味表演、吉他演唱、牛牛DIY手作體驗、牛乳小學堂有獎徵答、限量牛乳造型扇兌換等活動,讓大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發布日期: 113-05-18 更新日期: 113-05-21 屏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屏東縣政府 2024嘉義咖啡節 充滿綠意體現涼適生活感 2024嘉義咖啡節18號熱鬧登場,嘉義市長黃敏惠主持開幕啟動儀式並頒發獎狀與獎金給全國大專手沖交流賽前四名得主,現場貴賓雲集,人潮擠滿舊監宿舍群,黃敏惠市長也攜伴黃媽媽一起逛市集品嚐美味咖啡,活動現場熱鬧滾滾,嘉義咖啡節展現爆棚的人氣與活力。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1918年日本人在紅毛埤成立園藝試驗場嘉義支場,種植咖啡,嘉義市與咖啡有百年歷史淵源,目前咖啡店的密度全台第二,舉辦嘉義咖啡節為產地與消費市場搭起平台,讓嘉義市成為嘉義咖啡的門戶並帶動地方觀光。今年嘉義市咖啡生活節邁入第二年,整個城市都是我們的咖啡館,《Shopping Design》創刊顧問詹偉雄曾言「設計師是帶著一雙未來的眼睛,望向遙遠的過去,做著當下的探索。從地面看,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從空中看,它是意義的發現。」,市府整合跨局處資源輔導青年創業店家把城市文化與咖啡的魅力完美融合,這些咖啡店都成為吸引觀光客來嘉的重要吸引力,其中也蘊藏著在地青年無限的熱情、創意與活力,為嘉義市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一起走入木都感受咖啡生活風格魅力。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咖啡節今年在舊監獄宿舍群登場,這個地方嘉義市文化局啟動修繕日治時期木構造建築,歷經十多年努力成功推動木都2.0計畫,現在我們更以木都質感、涼適環境、活力都心為都市設計原則,鼓勵建築使用新式木構建材,打造涼適低碳、活力人本、木都永續之木都3.0意象;今年嘉義咖啡節現場有滿滿的綠意植栽,妝點氣氛如此療育有「植」感,體現涼適低碳生活感!主辦單位嘉義市工策會總幹事許燿宏表示,嘉義咖啡節今年與文化局合作,結合嘉義木都文化與永續發展理念將活動全面升級,與OSCAR淨零排放韌性供應鏈聯盟合作Side by side咖啡永續展傳遞永續理念,展覽中倡議公平貿易、氫能烘豆及100%可回收包裝材質等創新技術、販售裸裝商品,這都符合SDGs永續目標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指標,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工策會表示,包括風格咖啡店、阿里山咖啡莊園、手作甜點、家樂福等超過30家的品牌業者共襄盛舉,活動也邀請國王蝴蝶咖啡主理人「吳連銘」與百懋國際「曾伊慧」老師等咖啡職人開講,安排創作歌手王彙筑等人蒞臨開唱演出,並設計印有嘉義咖啡節公仔的義式濃縮咖啡杯供民眾消費集點兌換,相關資訊可上嘉義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臉書粉絲專頁查詢。5月18、19日下午3點到晚上8點,邀請大家來嘉義咖啡節喝咖啡、享風格、品文化。 發布日期: 113-05-18 更新日期: 113-05-21 嘉義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嘉義縣政府 2024國際海牛文化節 芳苑普天宮熱鬧登場 彰化縣政府於今(18)日一早在芳苑鄉普天宮前廣場辦理「2024國際海牛文化節」活動,彰化縣長王惠美等人與會,王縣長表示,「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五番挖」,其中「番挖」就是指芳苑,芳苑早期有商船,還有天然的潮間帶,珍珠蚵,以三溫暖養殖,甜又有嚼勁,也造就全國獨特的「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文化,全盛時期有高達300多隻海牛,在2020年正式登錄成彰化縣第一個「傳統知識與實踐」的無形文化資產,至今,芳苑海牛僅剩下12隻,藉由活動希望能傳承保存這項獨一無二的文化,活動規劃有潮間帶牛車生態體驗、海牛無形文化展、繪趣海牛著色寫生比賽、創意舞蹈比賽、海牛賓果連線play及產業推廣市集等,芳苑擁有濕地、紅樹林、王功漁港及海空步道等景觀,期許透過活動,讓大家更進一步認識芳苑特有的漁村文化,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探索芳苑之美及認識芳苑海牛文化。王縣長表示,隨著機器取代了海牛採蚵、運蚵,牛車採蚵正面臨消失的危機,所以縣府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潮間帶的生態,將海牛採蚵文化推向國際,為芳苑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在最新的旅遊大數據中,彰化縣內旅遊人數,每年到訪芳苑有690多萬人次,可見其魅力,芳苑除了海牛採蚵之外,附近還有王功漁港、紅樹林海空步道,也投入1,156萬,優化海空步道周邊與台61線橋下空間,希望讓大家能夠更親近潮間帶自然生態旅遊;此外,也規劃輕旅行路線,希望帶動觀光產業。另外,一年一度的王功漁火節,今年在暑假期間7月13、14日辦理,也請大家屆時一起來共襄盛舉。芳苑鄉長林保玲表示,非常感謝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連續多年來到芳苑普天宮,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成功吸引人潮,讓全國鄉親看見芳苑鄉,許多民眾也專程為了參加海牛節來住一晚再來參加活動,讓大家看到王縣長非常用心在行銷彰化,特別也感謝第四河川分署協助將20公里海岸線整治得美輪美奐,也讓更多人來到芳苑,有大家的參與讓芳苑的美好被看見,讓璀璨芳苑,閃亮登場。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威谷表示,很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重視芳苑地區,希望未來海牛文化可以持續傳承下去,每位飼養海牛的鄉親都非常不容易,看過牛在耕田,但是很少看見海牛及漁民、蚵農,在潮間帶進行採蚵漁法,非常不簡單,特別感謝飼養海牛的鄉親,辛苦了,有您們在,讓芳苑海牛文化可以持續傳承下去,也讓大家看見芳苑地區。另外,彰化區漁會現場也販售許多優質產品,歡迎大家多加選購。另外,即將到來的王功漁火節煙火漁會也會全力來贊助加碼煙火,要讓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彰化縣農會總幹事張建豐表示,海牛節活動吸引很多人潮參加,尤其現場小朋友更開心,因為可以接觸海牛,是非常不一樣的體驗,海牛節非常有意義,現場也有展售在地農特產品,歡迎大家多加支持。與會貴賓還有縣議員吳淑娟、洪子超、芳苑鄉長林保玲、縣議員洪騰銘服務團隊、普天宮副主任委員洪福勝、普天宮總幹事鄭建上、第四河川分署長張朝恭、北斗寶興宮副主委蔡穎傑、彰化縣農會總幹事張建豐、芳苑鄉農會總幹事謝介民、溪州鄉農會總幹事彭顯賦、大城鄉農會理事長蔡隱居、大村鄉農會總幹事廖瑞樺、竹塘鄉農會總幹事詹光信、彰化區漁會理事長林明壽、彰化區漁會總幹事陳威谷、彰化區漁會專業顧問陳諸讚、芳苑鄉代表會副主席林清在、公路局中區養工分局許程凱、海巡署中部分署第三岸巡隊參謀主任康學晨、中部地區後備指揮官吳少將、芳苑青工服務協會總幹事林勝宏、芳苑青溪婦女協會理事長劉裕珍、博愛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有文、芳苑婦女關懷協會理事長洪梅珍、永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紳富、福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謝宜家、彰化縣水禽協會理事長吳鴻基賢伉儷、建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金龍顧問、縣政顧問陳名志、農業處長邱奕志、新聞處長李俊德、動物防疫所長董孟治、二林防火宣導分隊長許瑞芳、消防隊秘書施貴般、彰化縣義消防宣導大隊長葉慧君、各級民意代表、地方仕紳等人。 發布日期: 113-05-18 更新日期: 113-05-21 彰化縣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彰化縣政府 萬興國小茶文化食農課程「萬興寄情,紙包好茶」 5月14日(星期二)萬興國小結合茶文化校訂課程,辦理「萬興寄情,紙包好茶」體驗活動。6月2日即將到日本三重縣南小學校進行國際教育交流參訪,除了以五感學習分辨包種茶與鐵觀音的差異,學生親手製作在地家鄉茶禮,致贈給日本同學,別具意義。本校以「連結在地、接軌世界」為國際教育願景,希望藉由系統性的國際教育課程與國際交流活動,擴展萬興學子的國際視野與具備全球公民素養。木柵指南里是臺灣鐵觀音茶的發源地和主要出產地,尤其正欉鐵觀音茶就是標榜用鐵觀音茶茶菁製成的茶葉,遠近馳名。老師準備茶糖、鐵觀音及包種茶製作茶禮,學生小心翼翼的用宣紙包起糖果、用毛筆寫上心意再綁上麻繩,「萬興寄情,紙包好茶」就完成了!製作過程中,學生說:「鐵觀音好香,和珍珠奶茶的味道不一樣。」;另一名學生說:「用毛筆寫字好特別,還好我有認真上書法課。希望日本同學會喜歡我們準備的茶禮物。」今天的萬興很國際化!舞蹈校隊受邀參加政大「希年日新 木柵菁莪七十載」校慶,揭開世界嘉年華序幕。聞名遐邇的萬興國小舞蹈校隊,藉由訓練和參加不同規模之表演,逐漸增強孩子的體格與心智,每一年都在市賽脫穎而出,獲得特優佳績。今天的「忍者夢奇遇」表演,別開生面的文化體驗,精準專業的動作,力與美的呈現,更是眾所矚目的焦點。舞蹈校隊以青春活力的舞姿,祝福政治大學「生日快樂」!萬興國小校長蕭建嘉表示,近年在學校邁向國際化發展的同時,積極推動藝術文化的接軌國際學習,學生表現亮眼。很榮幸受邀參與世界嘉年華政大校慶活動,舞蹈隊的精采表演,促進校際間的學習與表演交流活動。萬興國小將積極引進學習資源,全力拓展學生學習的深度與視野的廣度。 發布日期: 113-05-21 更新日期: 113-05-21 臺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臺北市政府 雙主廚義煮「惜食料理」 為鶯歌社區長輩暖心上菜 透過主廚巧手將食材變成美味料理,新北市鶯歌區永昌社區發展協會讓長輩共餐吃得心滿意足。在知名民宿及多家飯店擔任主廚的陳佳瑋和張騰峰,自107年起多次響應「新北惜食分享網」義廚服務,今(16)日倆人再度響應,前往新北市鶯歌區永昌社區聯手為長輩料理美味的佳餚,讓參加社區惜食共餐的長輩們吃得津津有味,長輩們也特別自製手作工藝品,感謝主廚所準備的愛心美味料理。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李美珍、鶯歌區區長鍾耀磊及提供惜食食材的桂冠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助陳玉翎也到場與長輩同饗。主廚陳佳瑋表示,幾年前看見新北市推廣惜食理念就主動與市府聯繫擔任義廚,便找了友人張騰峰一起參與,這回特別運用桂冠公司提供的湯圓,製作讓長輩暖胃也暖心的「紅豆湯湯圓」,也用格外肉品料理成美味的「糖醋朴肉」。鶯歌區永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游武雄表示,協會服務在地長輩辦理社區共餐多年,食材開銷是甜蜜的負擔,透過與「新北惜食分享網」的合作,許多食材挹注進來,可減輕協會壓力,也讓原本進行的共餐服務更加穩定,大大提升社區據點在地的照顧能量。游武雄表示,感謝新北社會局媒合果菜市場蔬果、桂冠等多家食品業者協助,不僅增加共餐食材的多元性,也讓餘裕食材創造更高的價值和溫度。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新北市推動惜食分享網」將格外品提供給社區長輩及兒少共餐等單位,能減少食物的浪費外,也能幫助地方社區單位減輕開銷,除提供穩定既有的服務,可以將省下來的經費運用於其他在地照顧的用途。李美珍表示,新北惜食分享網自105年8月開始推動,結合新北果菜運銷公司的板橋及三重市場、14處公有市場以及21間食品業者提供蔬果及肉類的格外品,挹注予111處老人、兒少共餐據點,透過惜食物資的提供及媒合餐飲專業的義廚或學校,讓惜食分享可以發揮最大功用,推動至今已重新利用超過117萬公斤的物資,受益超過193萬人次。 發布日期: 113-05-16 更新日期: 113-05-21 新北市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新北市政府 2024彰化食農體驗嘉年華-香草蜜意 彰化縣農會結合在地養蜂青農及半線香草莊園於5月18日辦理「香草蜜意」食農體驗活動,現場帶領參加的大小朋友認識各國香草、蜜蜂品種、蜂蜜的生產過程等知識,並進行蜜蜂生態體驗及香草、蜂蜜檸檬DIY等活動。半線香草莊園為台灣少數香莢蘭有機農場,負責人劉煌基將香草莢農場命名為半線香草莊園(Babuza Vanilla Farm),是結合了家鄉彰化舊稱「半線」,以及所在地社頭舊時由平埔族巴布薩族統治兩者典故,期待使彰化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香草產區。目前場內種植目前世界的主流品種波本香草、大溪地香草及大花香莢蘭等,除了可以親眼看到香莢蘭及品嚐香草手作甜點外,還有食農手作香草DIY製品。養蜂青農黃宥嘉目前亦為彰化縣青農聯誼會會長,經營「黃金蜂園」為了提供消費者最安全與最純正無添加的高品質蜂蜜,堅持給予蜜蜂最自然無汙染的環境與對品質嚴格的把關,是獲獎無數的養蜂達人。 發布日期: 113-05-18 更新日期: 113-05-20 彰化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彰化縣政府 共740筆資料,第27 / 37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7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第29頁第30頁第31頁第32頁第33頁第34頁第35頁第36頁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