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清除全部 全部收合 資料來源-單位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中央部會 全部 農業部 行政院 教育部 衛生福利部 文化部 環境部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客家委員會 縣市政府 全部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新竹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 南投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 嘉義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 金門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 基隆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農業部所屬機關 全部 農糧署 漁業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農田水利署 農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畜產試驗所 獸醫研究所 農業藥物試驗所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種苗改良繁殖場 農業類別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農 林 漁 畜 休閒 六大方針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縣市 選擇全部 清除全部 北部 全部 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中部 全部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南部 全部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東部及外島 全部 宜蘭縣 花蓮縣 臺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排序 更新時間 發布時間 11 NOV 甘藷文化季開跑 來新化吃美食逎市集 發布日期: 112-10-22 更新日期: 112-11-28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安定胡麻飄香 臺南市政府推薦美味國產胡麻 2023臺南胡麻季安定場於今(19)日在安定區公所停車場旁接續開幕。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是最大的國產胡麻產地,而胡麻本身富含豐富營養,自古即是冬令進補常見食材之一,也是很好的健康食品。在產區農會的推廣下,也有非常多元的胡麻製品提供消費者日常就可食用。今日活動歡迎消費者親臨產地新鮮直購,一同品嘗胡麻的香氣與美味。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南市胡麻種植面積約1,534公頃,約占全臺74%,其中安定區胡麻種植面積約125公頃,該區農會多年來致力推廣胡麻產業,也推出芝麻安心禮盒系列商品,並連續2年辦理安定胡麻料理大賽,激發參賽者以胡麻為食材構思並製作成創意料理,也推廣胡麻本身即是可多元利用的好食材,可鹹可甜,可食補也可清炒,相當推薦民眾應用於日常生活飲食中。農業局表示,安定公所規劃一系列胡麻相關活動,有深受親子響應的胡麻造型秀外,還有限量麻油椪餅糖、麻油煎蛋DIY、陶瓷彩繪DIY等體驗活動,以及「開箱心安定」地圖集章活動,於安定區指定景點完成集章即可獲得限量小禮物1份。活動也提供2500份的暖胃麻油料理讓民眾免費品嚐。另外,民眾購買安定區農會的胡麻產品除享優惠外,消費滿額還可參加摸彩活動!另外還有農特產展售市集與古寶無患子展示天然無患子果實的泡沫表演等,活動內容豐富,寓教於樂,適合全家一同歡度參與。 發布日期: 112-11-19 更新日期: 112-11-27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南市政府 綠保小農市集-用綠保交朋友 【用綠保 交朋友】/ 綠保小農&浴佛節市集5/28 一個美好的日子,嘉區慈心請您一起到斗六里仁後驛店品嚐幸福這一天集結美好的人事物,來場身心靈的SPA!我們邀請嘉義周邊綠保農場,守護生態、守護許多小生命的愛心農友們與您見面用綠保友善理念分享自家農產品,誠摯邀請您一起來為綠保農友喝采、聽聽他們守護生態、愛護大地的生命經驗喔!時間:5/28 上午9:00~11:30地點:雲林斗六里仁後驛店門口攤位農場/農產品:(1)兆美自然農場:蜂蜜、酵素(2)弘久愛玉園:愛玉籽、愛玉凍、檸檬愛玉飲品(3)阿瑤田舖:玫瑰花茶、玫瑰花露、薑黃粉、小南薑粉、玉米、長豆、芒果青(4)怡芳農場:有機生花生仁、手工製作花生糖、塩炒花生仁、有機蒜頭、蜂蜜(5)老爹農場:茶葉、薑心比心系列薑品、青草乾系列(仙草、肉桂⋯等)(6)誠樂耘心:秋葵、玉米筍、小洋蔥、青龍椒(7)興禾自然農場:米、黑豆、黃豆、糙米麩、黑豆粉、黃豆粉、黑豆茶(8)綠の寶農場:綠竹筍(9)振芳農場:百香果、百香果原汁 發布日期: 112-10-17 更新日期: 112-11-22 雲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林業試驗所112年8月31日辦理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112年8月31日於嘉義樹木園日式建築辦理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食農教育推動方向與實務解析」課程。課程邀請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戴介三助理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政策與法案簡要說明」,並由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介紹土肉桂、臺灣天仙果、檸檬及愛玉等植物案例,除了植物基本介紹、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推廣應用,學員們亦實際走訪嘉義樹木園,認識多種生活中常見的植物,並體驗土肉桂純露的製作流程。圖1.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戴介三助理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政策與法案簡要說明」課程圖2.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案例解析課程課程最後,學員們分組討論,分享如何將此次課程所學應用於未來食農教育推廣執行面,每位學員並獲得一份課程教材,將課程所學實際用於植物栽培實務上,收穫滿滿。圖3.學員分組討論圖4.與會人員合照 發布日期: 112-09-01 更新日期: 112-11-16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112年8月26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 為推廣食農教育,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與嘉義市政府建設處合作,112年8月26日於本所嘉義樹木園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活動對象為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志工,由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食農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管理」等課程。 發布日期: 112-08-28 更新日期: 112-11-16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112年8月8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 為推行食農教育議題於校園,培養學校教師了解並認識無毒耕作概念及基本的植物養護照顧方法,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112年8月8日於本所四湖海岸植物園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活動對象為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教師,由本所嘉義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食農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照顧和實務操作」等課程。 發布日期: 112-08-09 更新日期: 112-11-16 雲林縣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4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4日於嘉義樹木園與嘉義市政府合作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本次活動由本所中埔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農林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照顧」等課程,並由黃憲忠講師帶領學員使用食農教材實務操作,以幸福嘉義米—台農82號米為材料,製作屬於自己的飯團,並品嘗天仙果雞湯,讓學員了解在地食材的應用。 發布日期: 112-07-26 更新日期: 112-11-15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1日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112年7月21日於嘉義樹木園辦理食農教育講習會,活動對象以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教師為主,由本所中埔研究中心蔡景株副研究員講授「食農教育法概述」、「生活周邊常見食農植物選介」及「植物基本養護與照顧和實務操作」等課程,讓參與學員了解食農教育法並認識無毒耕作概念,以利未來推廣相關安全農業。 發布日期: 112-07-24 更新日期: 112-11-15 嘉義市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林業試驗所 112年食農教育講座-文旦班 112年食農教育講座-文旦班開課囉!本次主題,文旦。苗栗是國內重要的文旦產地之一,讓我們一起認識文旦的相關知識吧。 中秋節剛結束,家裡是否還剩一些文旦?對喜歡吃卻又不愛動手剝皮的人,常常將文旦放到乾扁扁? 食農教育實踐在日常,讓我們學習如何將吃變得更有趣,一起來研究如何將文旦製作出好吃的料理吧。 發布日期: 112-11-14 更新日期: 112-11-14 苗栗縣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嘉義義竹鄉鱻樂節 農漁文化推廣盛事 嘉義縣義竹鄉公所為推廣農漁產業文化,促進農產行銷,今日在翁岳生古厝前路口及八掌溪舊堤走廊舉行「義竹鱻樂節-農漁產業文化暨行銷推廣活動」,邀請天馬戲創作劇團為小朋友呈獻海洋探險表演,並設有多樣特色攤位及農漁特產專區,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與,嘉義縣長翁章梁也到現場進行抽獎,氣氛非常歡樂。義竹鄉公所指出,本次活動推出限量「在地農漁福袋」,福袋裝滿義竹鄉農特產,還準備許多在地美食供鄉親免費品嚐,每道風味餐均採當地農漁產品精心製作。現場還有鴿笭和傳統漁具的展示,讓更多鄉親看見義竹鄉濃厚的文化底蘊。義竹鄉長黃政傑指出,鱻樂節的活動取名具雙關意涵,希望鄉親能享受多元攤販及抽獎活動,同時也透過音樂展演活絡氣氛。今年最大獎為兩台電視,由翁縣長親自抽出,還有現金獎、腳踏車、家電等 100 項豐富禮品,讓各協會成員、學校及所有民眾都有機會將好禮帶回家,還能在活動中更深入認識義竹鄉。翁章梁說,感謝黃政傑鄉長舉辦鱻樂節,透過活動讓民眾看見義竹鄉出產的優秀農漁產,也讓民眾在周末攜家帶眷前來參與,現場有非常多農漁產展售及攤販,希望大家能盡情選購,玩得開心。 發布日期: 112-11-05 更新日期: 112-11-06 嘉義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嘉義縣政府 畜試所辦理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 「畜試所辦理食農教育專業人員共同培訓課程」本所於8月25日辦理「食農教育推動方向及實務解析」課程,來自各領域從事食農教育的民眾、學校老師、青農及農民團體人員一同參與。首先由畜試所林宗毅主任秘書致歡迎詞;陳翠妙組長說明食農教育政策與法案簡要說明;黃子芸及吳鈴彩助理研究員帶領學員,透過觀看不同類型食農案例影片,引導學員以食農教育三面六項架構進行分組討論、解析案例內容,並進行分享。課程中學員討論熱絡,並踴躍分享執行食農教育的實務經驗,也透過本課程讓學員更了解食農教育的意涵,期盼大家都能順利取得專業人員資格,共同為食農教育推廣努力。 發布日期: 112-08-25 更新日期: 112-11-06 臺南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畜產試驗所 食農教育在原鄉 臺東農改場於海端鄉霧鹿國小及利稻分校辦理小米課程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為落實食農教育之推動,本(112)年10月16日(星期一)於臺東縣海拔1,068公尺的最高學府海端鄉霧鹿國民小學及利稻分校,以「小米」作為主題,邀請第2屆百大青農高世忠擔任講師,辦理食農教育課程。透過此次課程,參與教師及學童透過親近農業過程認識小米,體認作物與地方之文化連結性。本次課程參加學生與教師合計23人。海端鄉為布農族人聚居地,而對布農族人而言,新的一年起始於11月的小米開墾祭,顯見小米在布農文化的重要地位。本次課程藉由傳遞小米在原民文化中的應用方式與象徵意義。來自金峰鄉的排灣族青農高世忠與師生進行小米文化交流,透過教具引導其認識小米的用法及用途,並介紹鳥害防制;實作課程方面,選在霧鹿國小於校園空地體驗小米種植,在利稻分校以因地制宜的方式於軟盆種植,強化學習成效。本項結合部落小米風土文化的農食課程,別具文化傳承之用意,深受學校教師肯定。為強化轄區食農教育推廣,臺東農改場本年度與轄區國中小學校合作辦理系列課程,已分別於轄內13所國小及2所國中,搭配各學校的需求,分別以在地作物為主題開設課程,期待藉助講師豐富的實務經驗與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深入連結在地農事資源,進一步落實在地農耕飲食文化的食農教育精神。 發布日期: 112-10-19 更新日期: 112-11-01 臺東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地產地消永續農業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10 OCT 台灣人的必修課-愛玉子 什麼 !!!!! 臺灣人的必修課跨越學齡前到終身學習一堂專屬於 臺灣人的愛玉子課程已經悄然遍布於教科書、學習雜誌、繪本甚至捷運上都有蹤跡你各位阿~ 還沒上過嗎?我們特別製作了 [臺灣人的必修課-愛玉子] 影片於本場官方Youtube頻道上架囉~趕快點擊影片來趟沉浸式的愛玉子科學教育之旅吧!!!!更多線上教材 :1.愛玉姑娘的家https://reurl.cc/eXVpOL2.農委會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愛玉子https://reurl.cc/EGbmGa3.開放博物館-愛玉子與愛玉小蜂https://reurl.cc/xlKW14 發布日期: 112-10-11 更新日期: 112-10-27 全國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11年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訓練初階班 為提高食農教育推廣人力知能,本場於本(111)年8月16-17日辦理「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訓練初階班」,計有學校老師、農會推廣人員、農友及一般民眾38人參加。 本次課程依食農教育三面六向架構,規劃食農教育政策說明、農業生產與安全、農業與環境、飲食與健康、飲食生活與文化等相關內容,並由桃園區、臺中區、臺南區、高雄區、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本場專家授課,紮實的內容配合講師詳細的解說,參訓學員均表示受益良多且可有效應用於後續之教學及活動辦理。 發布日期: 111-08-16 更新日期: 112-10-27 苗栗縣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12年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訓練初階班 為提高食農教育推廣人力知能,本場於本(112)年8月3-4日辦理「食農教育宣導人員基礎訓練初階班」,計有學校老師、農會推廣人員、農友及一般民眾 共59人參加。 本次課程除了依食農教育三面六向架構,規劃食農教育政策說明、農業生產與安全、農業與環境、飲食與健康、飲食生活與文化等相關內容,並由桃園區、臺中區、高雄區、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本場專家授課,還邀請大享食育協會的陳芬瑜理事及洪菀紜專案經理分享食農教育與SDGs實踐指南,並帶領學員完成有關 稻米、 文旦、 水耕蔬菜、 香草植物、 玉米及 蜂蜜的食農教育方案規劃。 課程紮實的內容配合講師詳細的解說,參訓學員均表示受益良多且可有效應用於後續之教學及活動辦理。 發布日期: 112-08-05 更新日期: 112-10-27 苗栗縣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12年食農教育講座-教師研習班 為協助想在學校進行食農教育,卻缺少農作知識及技巧的老師們從新手進入園藝栽培的領域。 特請本場作物改良課-丁昭伶助理研究員、苗栗公館貓裡小學團-陳淑慧團主為大家解說作物照顧原則、園藝資材使用、常見繁殖方式、可食地景校田設計、家鄉特色農產的課程設計及適合學齡孩童的資材與工具採購建議等課題。現場並實際操作香料作物的穴盤播種、扦插繁殖及植株換盆。 本次課程詳細的理論基礎搭配現場實作讓參與的26位老師們收穫滿滿並期待有機會可以再參加更多相關的研習。 發布日期: 112-07-19 更新日期: 112-10-27 苗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綠色照顧及食農教育訪視 今(8月17日)日本場偕同農業部劉婉君技正、師範大學林如萍老師、中國生產力中心、苗栗縣農會等共同至南庄鄉農會及通霄鎮農會綠色照顧站及食農場域訪視輔導。 綠色照顧係以農業自然環境為本的照顧活動,透過農漁會組織網絡,規劃課程種類包含環境、健康、生活 3構面,以多元學習及供餐服務65歲以上農漁村高齡者。 訪視團隊建議以綠飲食結合食農教育,邀請在地青農擔任農業老師,課程結合在地食材作物之種植、料理及選購等介紹,再搭配當日共食,可達到綠色核心理念;強調DIY操作著重在過程,可由高齡者自行動手裁剪;綠照志工備膳可著重衛生安全,高齡者飲食(牙口)需求之技巧烹調;並鼓勵男性踴躍參加綠色照顧課程,本場也提出未來將協助綠色照顧志工培訓,強化志工專業技能。 食農教育場域以發展在地農產特色體驗為主的戶外教育,設計並營造安全學習場域提供國人各年齡層教材,引導民衆體驗農場採收加工等活動。訪視團隊亦前往南庄食農合作農場,討論未來食農計劃執行事宜。 發布日期: 112-08-17 更新日期: 112-10-27 苗栗縣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111年食農教育講座-紫蘇班 為提升民眾對苗栗常見香草植物紫蘇的瞭解並推廣食農教育,於111年8月23日辦理「111年食農教育講座-紫蘇班」。 由本場作物改良課丁昭伶助理研究員講解紫蘇栽培管理及帶領扦插實作,並邀請臺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胡百娟營養師介紹紫蘇的營養及簡易料理製作,共計有26名學員參訓。 課程透過五感體驗及動手作活動,營造良好學習紛圍,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受訓學員皆表示內容實用又有趣。 發布日期: 112-08-23 更新日期: 112-10-27 苗栗縣 培養均衡飲食觀念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食魚教育: 「生態廚房活動(Ⅳ)-蝦類主題」 第四場活動為8月27日「蝦類主題」,黃老師講授蝦類的分類特徵及介紹菜單上的蝦類種別,介紹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包含捕撈物種之棲地或養殖種類、可食用部位、料理方式及加工、如何挑選。講授後,學員進行料理實作與品嚐分享。並於海科館探索館導覽,預期可達到效益如下:1. 建立蝦類正確種類辨識、鮮度挑選、特性差異與正確烹調概念。2. 國內具特色之時令養殖與撈捕蝦類介紹與利用。3. 撈捕與養殖蝦類之種類組成、特色與風味差異。4. 多種蝦類(6 種撈捕與1種養殖)食材(全蝦/蝦仁/蝦米)烹調體驗與品嚐分享。5. 海洋科技博物館探索館-八斗子漁業與基隆崁仔頂批發市場導覽介紹。 發布日期: 112-10-26 更新日期: 112-10-26 基隆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水產試驗所 食魚教育: 「生態廚房活動(Ⅲ)-一條魚吃400年/虱目魚全魚利用」 第三場活動為8月19日「一條魚吃400年/虱目魚全魚利用」,黃老師講授虱目魚的分類特徵及生產演進並介紹名稱由來與如何挑選。講授後,學員進行料理實作與品嚐分享。並於海科館探索館導覽,預期可達到效益如下:1. 虱目魚名稱由來、產業發展與多樣性產品。2. 國產水產品與三章⼀ Q 的辨識、挑選與資訊利用。3. 虱目魚相關產品形式與料理建議。4. 虱目魚(魚頭/魚皮/魚肉/魚丸/魚骨)烹調體驗與品嚐分享。5. 虱目魚水餃/餛飩料理示範與體驗。6. 海洋科技博物館探索館-八斗子漁業與基隆崁仔頂批發市場導覽介紹。 發布日期: 112-10-26 更新日期: 112-10-26 基隆市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 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 深化飲食連結農業 水產試驗所 共740筆資料,第35 / 37頁,每頁顯示20筆上一頁 1...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頁 到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第29頁第30頁第31頁第32頁第33頁第34頁第35頁第36頁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