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飲食文化
「龍」眼這麼大氣的水果名字,怎麼少得了那些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代皇帝貢品,暗藏少年屠龍傳說 [註01]

《本草綱目》說:「龍眼,龍目,象形也。」非常形象的表現出龍眼白色的果肉中,隱約顯露黑色種子如同眼珠的樣子。它原產於中國大陸嶺南一帶,因為採收後只有一星期保存期,多數快馬運送到京城進貢給皇帝。後來龍眼普遍化之後,民間為了避諱吃龍眼就是吃皇帝的眼睛一說,取龍眼盛產在桂花飄香的農曆八月以及產地廣西之「桂」,稱呼它為「桂圓」,也將它拿來作為與新鮮龍眼之區別。
而神話傳說中也有龍眼的身影,相傳古時候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為害一方,有個叫桂圓的英勇少年挺身而出與惡龍搏鬥,他先用鋼刀刺出惡龍的左眼,在惡龍反撲時,又挖出其右眼,惡龍因流血過多而死,但桂圓也因傷勢過重去世。鄉親們將龍眼和桂圓埋在一起,第二年便長出兩棵大樹,樹上結果,果核圓亮,果實極像龍的眼睛,於是就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龍眼。

A
僅僅是水果的龍眼

龍眼是中元普渡祭拜常見水果,有句話說「香腳作扁擔、龍眼殼作米籃」,習俗認為將祭拜後的香腳投入金爐桶中火化,和龍眼枝一起可以化作扁擔,龍眼殼化為米籃簍,讓「好兄弟」在回程中把吃不完的貢品打包帶走。而在農曆年後補運的米糕上,也會擺著一顆顆的龍眼乾,儀式結束後把龍眼殼剝掉,表示金蟬脫殼,厄運脫身,壞運通通都拋掉,祭祀、祈福都少不了它。[註02、03]
除了鮮果外,龍眼還有許多衍生的副產品。龍眼花開,龍眼農疏花製成茶包、蜂農取蜜製作龍眼蜜;龍眼烘烤後就是大家熟悉的龍眼乾;樹幹矮化修剪下來的枝條,就是柴燒龍眼乾風味來源的薪材,桶仔雞或窯烤麵包、Pizza也是靠它增添煙燻口感;粗壯的龍眼木材質地堅硬密實,不易腐爛蟲蛀,是上等的家具、砧板材。從另一種層面上來說,也算得上是「上得廳堂」,能上廳堂的供桌、也能成為廳堂的一部份;「下得廚房」,成為餐桌上美味料理的代表了!
 

不僅僅是水果的龍眼

A
智鬥勇,得來不易的龍眼

過去的龍眼樹高達三層樓,農民得冒險在高聳的枝幹上攀爬,龍眼樹枝看似粗大、實則非常脆弱,一不小心斷掉摔下來就是搏命,還因此出現「要嫁,不能嫁賣龍眼的」的俗語。現在果樹矮化了,採收的風險降低,但採工還是需爬上爬下,在樹林間、樹枝上穿梭。採收時,也不是隨手一折,低矮處的枝條要找到正確的「關節」,一扭一轉才可以整串採下,若是找錯地方,大費力氣不說,還有可能折不斷。高處的龍眼可以出動果樹高枝剪,或是使用傳統工具「龍眼絞」,將竹製的叉子綁在長杆上,或是在竹子末端斜剖,再用鐵絲綑綁成鉤狀,90度對準樹枝關節後、左右旋轉折斷,再讓它卡在竹叉上,以免掉到地上摔爛,不但需要技巧還需要有很大的支撐力。[註04]


除此之外,龍眼農還得面對許多「不速之客」的突襲。荔枝椿象喜歡吃龍眼剛抽出的花芽;喜歡啃食龍眼的粉介殼蟲,一旦附著到龍眼枝條上,便難以去除;滿地的龍眼殼是松鼠搶食的傑作;20隻猴子1個晚上就可以吃光整片山頭的龍眼,此時就是龍眼農跟動物們的智慧大比拼,看誰能從對方「口下奪食」。小小的果實,得來可是不容易呢![註05] 

 

鬥智鬥勇,得來不易的龍眼

A
火細焙龍眼乾,傳承老祖先與山共存的飲食文化 [註06,07,08]

臺灣的柴燒龍眼乾帶有淡淡的龍眼木香氣,廣受老饕的喜愛,而這背後靠得是老祖先靠山吃山的智慧。臺南東山以往交通不便,從山上運送作物到港口交易就要徒步十天,採收龍眼鮮果販售並不可行,於是200年前就在做乾燥龍眼。當地人使用冬天修枝已曬乾的龍眼木,低溫燻焙龍眼,6天5夜,沒日沒夜,臺灣獨有的柴燒龍眼文化,在這樣刻苦的歷史背景誕生。


東山當地人稱焙龍眼的地方叫「焙灶寮」。焙,烘焙龍眼。在傾斜山坡挖出一個平台,平台下方挖洞燒柴,讓熱氣順著山勢而上;平台上面有灶,一個灶煮飯、一個烘龍眼。烘龍眼的時候,日夜守候,農家就睡在龍眼灶旁的木格柵平台上,用龍眼木跟竹子草草蓋了屋頂,就變成簡單的,人和龍眼共同生活的「寮」。每年第一把燻焙龍眼的窯火,就從立秋當天的「拜寮」開始,以「謝寮」結束。農民備妥乾料祭品,誠心祈求工作順利、成果豐碩。


柴燒龍眼的過程十分「厚工」,新鮮龍眼採下後,鋪在竹篾編的焙床、放入焙灶中,每半日就要「翻焙」翻動龍眼,把灶床上的龍眼上下、前後對調,使每一顆龍眼都均勻烘燻。更辛苦的是要「顧火」,因為烘龍眼乾要用文火慢烘,約長6台尺的柴火通道是有弧度跟斜度,溫度並不會平均分布,要不時觀察烘焙狀況,調整龍眼木最適宜的火力位置。而且每二個小時就要去調整火力,睡覺期間也是如此,因此農民大多睡在焙灶寮中,簡單的草蓆、薄被跟蚊帳,就是6天5夜的奮戰。繁複的製程,造就出具有深咖啡色、帶著淡淡龍眼木香味的甜美柴燒龍眼乾,還被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吳寶春選為酒釀桂圓麵包的材料。


農家會稱新鮮的龍眼為「青果」,烘完的帶殼龍眼乾叫「殼仔」,去完殼的是「圓肉」,去完籽的是「龍肉」(龍眼肉的台語說法,唸快一點就變成龍肉)。整個龍眼燻焙的過程,需要耗費五百斤堅硬耐燒的龍眼木,且每個階段耗損後大約只剩三分之一。假設一灶千斤的青果去焙烤,只能得到300多斤殼仔,去殼後更只剩下100多斤的圓肉。但龍眼樹守護土地幫助水土保持;龍眼木枝條作為柴燒的材料;柴燒龍眼肉進到我們的肚子裡,照顧我們的身體;燒完的灰燼回到龍眼樹下作堆肥,平衡土壤酸鹼值,龍眼的循環農業經濟,養活一代代的東山人。
 

慢火細焙龍眼乾,傳承老祖先與山共存的飲食文化

A A
關節氣

白露吃龍眼,一顆頂只雞:


民間習俗說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核小、味甜口感好,也是應季的水果。

A

●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

 

●七揀八揀,揀到一個賣龍眼
婚嫁時挑來挑去,最後卻挑到一個賣龍眼的。意謂不要嫌東嫌西,東挑西撿,否則到最後反而會選到一位不怎麼出色的丈夫。

 

●龍眼試、鳳梨肚
龍眼以試吃、鳳梨以拍肚皮而知熟度。

 

●七月七,龍眼烏,石榴必
指七月(農曆)是龍眼和石榴成熟的季節。(烏:黑色、必:製調)

 

●香腳作扁擔、龍眼作米籃
中元普渡適逢龍眼盛產期,故龍眼多為供桌上水果。相傳好兄弟會以剝過的龍眼殼用來當盛籃,拜拜後投入金爐中火化的香腳及龍眼枝則用來充當扁擔,把吃不完的供品帶走。

 

食菝仔放銃子,食柚仔放蝦米,食龍眼放木耳
「菝仔」就是番石榴,「銃子」就是子彈。這句話是說,吃番石榴,因為子多,所以第二天排便時就像子彈那麼硬。吃柚子以後,排出來的柚子果粒看起來就像小蝦米。吃龍眼如果沒有細嚼,排出來時看起來就像木耳。提醒我們吃東西要細嚼慢咽,避免腸胃消化不良的症狀。

 

●目周,被龍眼核(佛)換去
喻不專心,常看錯事物。

 

●客人食龍眼-死憖憖
歇後語。客家話諧音,同臺語「死定了」。

 

●戶神戴龍眼殼-崁頭崁面
歇後語。諧音同臺語「蓋住顏臉」。戶神是蒼蠅,龍眼殼比蒼蠅大很多,一蓋住自然全隻都在龍眼殼裡。

 

●牛眼核摒屎朏-看各人个本等
客家話諺語,用龍眼核擦屁股。比喻靠各人的本事,看個人的技巧或手腕。

 

●請你食龍眼,予你趁錢若海湧
拜年吉祥話,呼應「恭喜發財」。

 

●六月雷,七月湧,六月菝仔,七月龍眼
六月有雷鳴,七月有海浪,均為無颱風之兆。因此,菝仔龍眼等果物盛出。

A
灣地名

嘉義梅山有個「龍眼村」,清咸豐年間先民來到此處開墾,見滿山甚多的山龍眼樹,故名「龍眼林」。日治時期結束、臺灣光復後,將龍眼林與碧湖二村統稱龍眼村,名稱一直沿用至今。但龍眼村並非以龍眼為主要經濟作物,村莊位於海拔700~1300公尺間,環境氣候適合種茶,故龍眼村村民主要以栽種青心烏龍茶為經濟作物。[註10]

今日任務
  • 請你用內政部地名資訊服務網,輸入搜尋「龍眼」關鍵字,找出臺灣哪裡也有龍眼地名,進一步了解家鄉的地名由來。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