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面這張栽培曆的秘密
此栽培曆以中部地區為例,南部、北部地區種植時期往前、往後約半個月至1個月。[註01]
- 2.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稻作一年一穫,有些地方一年兩穫呢?
稻子的生長最長要一年,最快只要3到4個月,它的生長速度跟季節和溫度有很大的關連。在寒冷的北方,農夫會選在春天播種,等待夏天生長和開花,秋天時結穗,然後趕在冬天來臨前收割,之後就枯萎死亡,這就是一穫,例如臺灣宜蘭縣。越往南方走,氣候越溫暖,稻子生長也就特別快,像是臺灣南部和東南亞,一年可以兩穫,最多甚至可以收穫三次,我們會用第一期稻作和第二期稻作來稱呼。[註01, 02]
灌溉田地好讓泥土浸濕泡軟,接著翻鬆乾硬的土地,用翻攪的方式交換上、下層土壤,再將土壤切細、打成泥,最後抹平泥土的表面,才能整齊的插秧。
插秧前先在肥沃的苗圃中培育秧苗,等到長到一定高度時,再移到水田裡插秧。
定期灌溉、施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分蘗期會不斷的放乾田水、灌溉、再放乾,如此循環可以防止分蘗太多,瓜分水稻養分。
分蘗期過後,水稻會開始「抽穗」,從每一個分蘗的尖端抽出稻穗來,同時稻花也會由上而下逐漸開放,每朵稻花只開一次,約在上午八點到十點間,兩片稻穎會打開來,授粉時間只有短短半小時到一小時,授完粉就立刻閉合起來。
稻子在自花授粉後,稻殼內的穎果會逐漸充實,內部的乳汁會慢慢變成米漿,然後變硬形成稻榖。
大約在授粉後 30 到 35 天,當稻穗呈現金黃色澤,並且開始彎曲下垂時,代表稻榖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 1. 什麼是「分蘗」?[註02]
水稻的生長很特別,會從莖基部再長出新的水稻,這種由莖分生的過程就叫作「分蘗」,這讓水稻可以從一棵秧苗發展成有多枝稻穗的稻叢。不過,過多的分蘗會導致稻子不易抽穗,而且生長如果太密集,也容易引起稻熱病,因此農夫會在稻子生長進入分蘗期的時候,重複進行灌水、斷水和放乾田水的動作,甚至讓田土晒到乾裂,透過這種「晒田」的方式,讓水稻停止分蘗,根部也可以吸收足夠的氧氣和養分,並更深入地下生長,牢牢抓住田土,同時還可以防止雜草生長。
- 2. 一株稻子可以結成幾粒稻穀呢?[註02]
每朵稻花會形成一粒稻穀,每株稻穗約可結70到140 粒稻穀,而一棵稻株約可分長出 14 到 22 株不等的稻穗,因此每株稻子至少可以結 1,000 粒以上的穀粒,大約是1/4碗飯的量!
- 3. 採收後的工作是什麼?[註01]
採收後的稻穀會送到乾燥中心,用烘穀機進行烘乾,才能長期儲藏。在過去機械不普及的年代,則是用日曬的方式將稻穀曬乾。
農夫種稻必須「看天吃飯」,怎樣才能讓稻子的生長配合季節的變化來進行?古代人很有智慧,他們觀察出一年中的氣候變化有週期規律,大致可分為二十四節氣,提供農民耕作時的參考依據,也就是常聽到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不過,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流域的氣候及農作物生長為準,像臺灣處於亞熱帶,夏、秋有颱風豪雨,秋、冬沒有霜雪,並不完全吻合。但傳統上,臺灣農民還是會依照調整過後的節氣作息來進行稻田耕作。為了方便記誦節氣,人們還編了一首「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榖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1.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訂定的呢?
古人依據太陽對地球照射的角度與照射時間的長短,將一年四季共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季有六個節氣,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每一個節氣「大約」是 15 天。由此可知,二十四節氣是依據陽曆(國曆)而劃定,跟農曆還是有些不同的喔![註02]
- 延伸閱讀
註01:國產農漁畜產品教材-糙米
註02:走進稻香的世界,農業部農糧署編著與出版,2013年,p.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