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飲食文化
關於枇杷,你聽過什麼樣的故事呢?
杷的好本事

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枇杷止渴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臟。」枇杷在中醫的觀點,是對我們身體有很大幫助的水果,從枇杷葉、枇杷果實、枇杷花、枇杷根等等部位都可以入藥,是自古以來就被廣泛使用的優良水果。

A
杷的藝文時光

枇杷樹的枝幹形勢優美、枝葉鮮綠茂盛,生長的速度也很快,在很多地方被栽種為園藝植物供人們欣賞,而也因為經常見到,在文人的詩詞畫作上也很常被拿來當題材使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吧!

 

宋/陳郁《藏一話腴.卷上》:「……及觀世說有『枇杷黃,醫者忙;橘子黃,醫者藏。』…」描述從醫人員的閒忙。[註02]

 

宋/戴敏〈初夏遊張園〉詩:「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描述枇杷收成滿載情景。[註03]

 

宋/崔白《畫枇杷孔雀》

 

陳澄波《枇杷樹》

A
灣枇杷地名

臺灣從清代就開始有種植枇杷,是淺山地區常見的果樹,許多人兒時的回憶就是吃著枇杷在枇杷樹下玩鬧的畫面,而這些文化記憶也有被保留在地名當中,就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吧!

 

臺灣有枇杷的地名[註04]

枇杷里 南投縣埔里鎮枇杷里
杷城里 南投縣埔里鎮杷城里
枇杷城庄 南投縣埔里鎮
枇杷園 苗栗縣大湖鄉
利稻部落[註05] 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

 

A
料來源

註01:農業易遊網-臺灣水果旅行-枇杷

註02: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橘黃

註03: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載酒

註04:〈臺灣與水果有關之地名研究〉,呂欣蕙、陳宏瑜、林梅芬、薛雅惠,社會科教育研究11期,119-175頁,2006年。

註05:利稻來自布農族語「Litu」的讀音,意指吃起來黏呼呼的當地野生枇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