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蚵仔養殖文化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註01],在所有貝類養殖中產量排名第二,至今發展出許多蚵仔相關的料理,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傳統小吃,例如蚵仔煎、蚵仔麵線、蚵仔湯、蚵嗲、蚵仔酥等,這些料理看似簡單,想要做的好吃,除了蚵仔一定要鮮甜,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烹調細節。
不簡單的小吃:蚵爹與蚵仔煎
蚵爹酥脆的表皮可不是用麵粉做成,而是用米與黃豆混合成漿[註02],有些人甚至會用豌豆粉,讓炸出來的脆皮散發出特殊香味,而調製豆漿的比例和油炸程度的拿捏都是蚵爹好吃的關鍵。
另一個傳統小吃蚵仔煎,其外酥內Q的關鍵則是番薯粉做的芡水稠度,還有油煎焦度。無論是蚵爹或蚵仔煎,每家店攤也都有自己的獨門醬料,如此一來,相同食材在不同作法和調味之下,簡單的小吃也能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滋味,令人百吃不膩且回味無窮。
以前人生活困苦,餐餐吃番薯籤平淡無味,就會配「蚵仔膎」下飯,那醃漬的鹹味和蚵仔鮮甜的滋味,只要夾一粒就可以吃完半碗飯。[註03]
蚵仔膎-罐子裡漂浮的白嫩蚵仔,是用生的蚵仔加鹽和米酒醃漬而成,有些人還會再添加嫩薑、辣椒或糖或醋等其他調味品,依照個人的喜好加以調味[註03]。然而蚵仔膎的製作過程容易產生大量的生菌,一不小心就會食物中毒,必須非常謹慎小心的製作,大家可不要隨意自己嘗試喔!
美味背後的職人精神
在享用美味的蚵仔料理時,你曾想過我們吃到的一顆顆蚵仔是怎麼來的嗎?採收好的蚵殼運回來經過沖洗後,常常是由一群婦女們將蚵殼一顆顆剖開,才能挑出蚵肉,這些蚵肉還要泡在水中,保持蚵仔新鮮與水潤,這項工作俗稱「鋟蚵仔」,閩南語的意思是挑蚵肉。即使在機器自動化已經取代大部分人力的今天,因為每顆蚵殼的形狀都長得不一樣,鋟蚵仔的工作仍然非常仰賴人力。
鋟蚵仔的技藝
鋟蚵仔一點也不容易,要用蚵鑽對準上下蚵殼之間狹窄的接縫,並沿著接縫將其劃開,一不小心就會劃太深而戳破蚵仔,破掉的蚵仔可是不能賣錢的,白白浪費了一顆蚵仔。而剛學習剖蚵仔時,手指或手掌經常被尖銳的蚵殼割破而流血,剖太慢的話還會沒錢賺,因為每天的工資是依據鋟出的蚵仔台斤重量計算,能賺多少錢就看職人的功力了! [註04]
- 南北剖蚵大不同
據說嘉義以南的剖蚵習慣是從末端剝開,雲林以北則由最頂部剝開。上面這張圖正是嘉義以南的剝蚵方式。
● 二月蚵肥,韭菜香
這是金廈地區一句反映時令物產的民間諺語。每當農曆二月,灘塗牡蠣肥滿,農地韭菜墨綠,二者市場選購,回家煎盤「韭菜蚵煎」,香飄家院,味甜舌口。[註05]
由於臺灣沿海養蚵業發展已久且廣泛分布,沿海地區有不少和蚵相關的地名,例如「蚵寮」或「蚵殼港」,顧名思義就是蚵殼很多的地方,或是因為早年有燒蚵殼灰的窯廠因而得名,例如基隆蚵殼港 [註06]。
請你用內政部地名資訊服務網,輸入搜尋「蚵」關鍵字,查詢住家附近是否有和蚵相關的地名,進而了解家鄉的地名由來以及過去的產業故事。
註02:台灣味-蚵嗲
註03:臺灣虱目魚飲食文化之探衍--以臺南地區為例,張郁侖,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論,2015年。
註04:蚵養殖的步驟
註05:二月肥蚵肥韭菜
註06:國家文化記憶庫2.0-蚵殼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