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農產
認識烏魚
每逢過年或小朋友跟著爸媽一起去參加喜慶宴客時,餐桌上常有一道菜,乍看有點像香腸,吃起來有點黏牙卻有細膩的質地,它是來自雌烏魚卵巢的烏魚子,特殊的香氣及口感,被饕客列為與魚子醬、鵝肝醬並稱的三大美食。(圖片來源:新竹區漁會、田媽媽)
黃金烏魚子
烏魚子炒飯
烏魚構造
讓我們來認識烏魚的全貌及不同構造,進而更了解我們食用的烏魚部位。
重要特徵
烏魚因背部烏黑,取台語「黑」的諧音,因此被稱作「烏魚」。它的體型前端長、背部寬廣,頭部及尾部略扁平,體側為銀白色,愈往腹部漸淡呈白色,體側有六~七條不明顯暗褐色帶。[註01]
食用部位
烏魚全身都具有經濟價值,除了烏魚殼(即魚體)外,還有大家常說的「烏魚三寶」-烏魚膘、烏魚肫和烏魚子,也就是雄烏魚精囊、胃囊、懷孕雌烏魚卵巢和魚卵,也都是可以拿來料理入菜食用。
- ●烏魚膘(雄烏魚精囊)
- 擁有豐富的賀爾蒙,以及營養維生素A、B群、E、銅、鋅等營養,可以拿來入菜,口感近似豆腐。
- ●烏魚肫(胃囊)
- 口感QQ脆脆的,它可做料理,也可曬乾後拿來當作喝茶的小零食。
- ●烏魚子(懷孕雌烏魚的卵巢和魚卵)
- 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堪稱魚卵中的極品,每尾母烏魚僅有一副卵巢可做成烏魚子。
烏魚家族
- 臺灣常見的烏魚
-
大鱗龜鮻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水域,臺灣四周海域均常見。
-
長鰭莫鯔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水域,臺灣四周海域除東部外均有。
-
綠背龜鮻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水域,臺灣四周海域除東部外均有。
(以上圖片來源:縱橫魚蝦貝類網)
漁產小百科 [註02]
中文名:鯔魚
別名:烏魚、烏頭、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信魚、正烏
英文名:Flathead grey mullet
農產品分類:水產品
生物學分類:鯔科(Mugilidae)鯔屬(Mugil)
學名:Mugil cephalus
資料來源
註01:農業知識入口網-烏魚主題館-認識烏魚
註02:縱橫魚蝦貝類網
註03:珍芳烏魚子見學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