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鰻魚,許多人第一個想到日式料理鰻魚飯。鰻魚的體型長,料理過程中通常已經將魚肉分切成塊狀,並且經過醬汁調味,餐桌上看到的鰻魚肉與鰻魚原本的樣貌已相去甚遠。鰻魚原本長什麼樣子呢?一起來認識它吧!
鰻魚屬於魚類,但是形態與大部分的魚類不太一樣。鰻魚的身體細長,由於胸鰭短小,沒有腹鰭,而且尾鰭後端圓鈍、不發達,因此鰻魚的游泳速度較慢;不過如此的形態很適合生活在河川石縫或土穴中,再加上鱗片退化並隱藏於表皮之下,有利於鰻魚在孔洞中鑽進鑽出。
此外,鰻魚的體表佈滿黏液,可以暫時離開水面,牠們會在晚上時透過在陸地上蠕行,由一個水域移動到另一個水域;因此鰻魚摸起來很滑,不容易徒手捕捉。[註01]
鰻魚在各個成長時期的樣貌也很不一樣!與牠的生活環境的變化關係密切。鰻魚會在海中產卵,孵化後逐漸移動到沿岸,再從河口洄游到河流中;等到生長成熟時,再順著河流游到海中繁殖產卵。大致上可分成四個時期:[註02]
A.柳葉鰻 (leptocephalus):
身體透明,側扁像柳葉,而且體內充滿水分,讓身體隨著海流漂浮到遠方。
B.玻璃鰻 (glass eel):
身體轉變成流線型,而且長出肌肉和脊椎骨,有游泳能力離開海流、游向河流。漁民在河口捕捉的鰻魚苗即為玻璃鰻。
玻璃鰻(照片來源:財團法人臺灣區鰻魚發展基金會)
C.黃鰻 (yellow eel):
鰻魚溯河之後,身體會從透明變成有顏色,隨著棲地環境的顏色而改變,這個階段稱為黃鰻。養殖的鰻魚有黑色、青藍色和黃綠色等顏色。
D.銀鰻 (silver eel):
鰻魚成熟之後、降海洄游之前,眼睛會變大、背部和胸鰭變黑、腹部變銀灰色,以便適應深海環境並產卵。產卵後便衰竭死亡。
-
日本鰻鱺
俗名:白鰻、正鰻、白鱔、鰻鱺、土鰻 (澎湖)、日本鰻。
最大體長全長150cm。
體側暗色,腹部白色,皆無蠕紋。
鰻苗隨著中國大陸沿岸流到達臺灣西部沿岸,西岸各縣市皆有出現,以宜蘭縣的產量最多。
臺灣鰻苗的盛產期為11月到2月。
主要為撈捕沿海鰻苗再養殖。
-
花鰻鱺
俗名:鱸鰻、花鰻、烏耳鰻、土龍、黑鰻。
最大體長:公鰻魚全長70cm、母鰻魚全長200cm。
體側具蠕紋。
鰻苗隨著黑潮與黑潮支流到達臺灣東部和西南部沿岸。
臺灣鰻苗的盛產期為3~10月。
臺灣曾列為保育類魚類,現在已有人工養殖,全年皆產。
中文名:鰻鱺
別名:鰻魚
英文名:Freshwater eels、Japanese eel、marbled eel、giant mottled eel
農產品分類:水產類
生物學分類:鰻鱺科 (Anguilla)
註01: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
註02:第三章 鰻魚的發育和成長過程 - 國立臺灣大學漁業推廣委員會
註03:常見農漁畜產品雙語詞彙專區 – 農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