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在地特色
今天營養午餐的湯是玉米濃湯,甜甜的,我最喜歡喝了,每次都可以喝好幾碗!
我也很喜歡喝玉米濃湯,沾吐司或大蒜麵包一起吃超搭的!
玉米是非常百搭的食材,不論是當主角或配角表現都十分出色,在雲林虎尾,甚至還有為玉米舉辦的文化活動可以去玩呢!
林縣虎尾鎮玉米
虎尾玉米

雲林的元長、虎尾、土庫三個鄉鎮是國內食用玉米前三大產區,其中虎尾鎮因為有虎尾溪帶來肥沃的沖積土壤加持,以及政府鼓勵種植的政策推動之下,更成為了全臺栽種的玉米重鎮。虎尾的玉米產量可達上萬公噸,換算年產值破億元,可說是當地重要的農產特品。每年虎尾鎮還會舉辦玉米文化節活動,結合當地的觀光、文化資源,共同行銷推廣在地產業,廣受遊客歡迎。現在,讓我們跟著「在地特色小教室」,一起來聽聽虎尾玉米的故事。[註01]

A
地特色小教室
快速索引
    在幾乎與人一樣高的植株間,農民熟練地穿梭其中,用鐮刀割下一穗穗的玉米。這是玉米產季時,在田間隨處可見的玉米採收景象,而全臺玉米產量最高的地區,就位在中臺灣的雲林。
    雲林地區因缺乏大型水利設施蓄存水源,降雨豐枯落差極大,各產業長期抽取地下水補充用水不足,造成地層下陷嚴重。因此農委會在民國102年底就開始推動「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暨行動計畫」,輔導農民從事低耗水性的農業生產,希望能藉此來創造新農業的經營環境,引領臺灣發展水土永續利用的綠色經濟農業。其中,玉米這種不需要太多灌溉用水的作物,就在推廣的名單中。[註02]
    雲林有平坦的平原地形和宜人的氣候,占盡了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優勢,其中虎尾鎮更是有著虎尾溪帶來的肥沃沖積土壤加持,然而此處卻是屬於供水相對不足的地區,因此在農委會黃金廊道的計畫中,被規劃為省水節能旱作區,鼓勵農民種植釀酒高粱、甜玉米、牧草、原料甘蔗等低耗水旱作。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虎尾有許多農民加入種玉米的行列,也成為了全臺的玉米重鎮。[註03]
    若問雲林在地人,雲林的玉米到底特別在哪?答案幾乎一面倒地說「比一般玉米更甜、更脆、更多汁!」為什麼雲林玉米能那麼鮮甜呢?品種是其一。玉米有各式各樣的品種,光是食用玉米就有黃肉甜玉米、黑糯玉米、紫黃夾雜的斑比甜糯玉米等等,一字排開,就像五彩繽紛的玉米聯合國。
    這些五花八門的品種中,甜度、口感都不盡相同,一般消費者都喜歡玉米越甜越好,因此最受歡迎的就是甜玉米中的水果玉米,皮薄多汁,甜到像加蜂蜜,還有農民煞費苦心,重金引進甜度高達18度的北海道牛奶水果玉米!
    除了品種,讓玉米在天然環境下成長也同樣重要。有些農民使用蔬果酵素當作肥料,且堅持幼苗期以外全程無藥栽培。但在溫暖潮濕的雲林,無毒栽種勢必引來蟲蟲大軍,所以採收後還要花上好幾小時手工挑選,農民說,常常要從凌晨奮戰到中午呢!
    不過,雲林的玉米農當然不會任由蟲蟲肆虐。最喜歡吃玉米的害蟲中,有一種叫作「玉米螟」的昆蟲,農民請出它的天敵-赤眼卵寄生蜂來對付。寄生蜂會寄生在玉米螟的卵裡面,使玉米螟的幼蟲無法長大而降低族群數量。[註04]
    也有農民在寶特瓶裡放置性費洛蒙誘引劑,引誘對應的雄蟲前來求偶。雄蟲飛入後被陷阱一網打盡,雌蟲無雄蟲可交配,就不會產生下一代,害蟲自然就變少了,是不是很聰明呢?也因為這些防治害蟲法天然無毒,才能種出生食級的安全玉米。[註04]
    除了前面的措施外,雲林玉米農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就是將水稻與玉米輪作。玉米既然這麼受歡迎,一直種、多點收入不好嗎?原來,如果連續栽培同一種作物,那麼同樣的養份會從土壤中快速流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肥料補充才能種出相同品質的作物。雲林農友在同一塊田地上,輪流種植水稻和玉米,不但讓兩種作物都健壯營養,也不必施用大量化學肥料,真是一舉兩得呢![註04]
    既然雲林是玉米的故鄉,當然有最在地的吃法—烤玉米!將精心挑選的雲林在地玉米刷上獨門配方的烤醬,再到炭火上烤,一口咬下,Q彈飽滿的玉米粒噴出香甜的汁液,讓人欲罷不能。在雲林四湖,就有人氣烤玉米店為了全臺各地的老饕開發了真空烤玉米,所以不用跑到雲林也可以吃得到喔!
    「玉米再甜,也要賣得出去才行!」這是許多雲林玉米農的心聲。臺灣加入WTO以後,進口低價玉米對雲林玉米造成很大的衝擊。為了突破低價競爭的枷鎖,小農把握比進口玉米更鮮甜精緻的優勢,紛紛成立自己的品牌,也積極開發外銷市場,逐步建立起雲林玉米的好口碑。[註05、06]
    家鄉的好玉米銷出去了,下一步自然也希望能將外地的人帶進來。虎尾鎮有許多特色產業,可與玉米結合,互相拉抬。例如:占全臺近六成產量的毛巾,每年有不少遊客是為了毛巾文創而來,而做毛巾的過程,需要加入玉米粉。正好將毛巾折成玉米的形狀,藉以宣傳虎尾的玉米好吃、虎尾的毛巾好看,成為來虎尾一遊的最佳伴手禮。[註07]
    而以剪紙藝術聞名的虎尾北溪社區,則藉由玉米節的活動,邀請民眾來吃玉米、賞玩剪紙藝術;在縣定古蹟「涌翠閣」前辦理的玉米節,則加入了文化展示的元素進去。多樣的活動,不僅帶動虎尾小旅行的風氣,也讓雲林在地人從玉米產業中看見故鄉的價值。[註08,09]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