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臺灣農產地圖

教學資源
在地特色
昨天我們全家去日式料理店吃蒲燒鰻魚飯,魚肉入口即化,非常好吃!這些鰻魚是不是來自日本呢?
臺灣也有養殖鰻魚喔!在臺灣吃到的鰻魚大部分是國產的喔!讓我來告訴你鰻魚盛產地的故事!
林縣鰻魚
雲林縣鰻魚

鰻魚在日式料理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日本,鰻魚的食用量大,供不應求,因此每年都會從臺灣、韓國及中國等地進口鰻魚。在臺灣,養殖鰻魚成鰻的盛產地就在雲林縣,以民國110年而言,全國每10隻鰻魚成鰻就有6隻來自雲林縣!其中產量較多的地方包括口湖鄉及臺西鄉等地。這些養殖場會向魚苗培育場購買鰻苗,鰻魚養成之後,一部分出口到日本,另一部分賣到全臺各地。[註01,02]

在雲林縣有哪些鰻魚故事呢?一起到「在地特色小教室」聽故事吧!

A
地特色小教室
快速索引
    蒲燒鰻魚飯是一道經典的日式料理,從日本傳到臺灣後深受喜愛,不過因為價格較高,因此比較常出現在高級餐廳。在臺灣,我們吃到的鰻魚大部分來自雲林縣,以民國110年而言,全國每10隻鰻魚成鰻就有6隻來自雲林縣,尤其是口湖鄉及臺西鄉。為什麼雲林縣盛產鰻魚呢?[註01]
    鰻魚怕冷又怕熱,尤其是肉質較好的日本鰻鱺。早期在宜蘭縣試養,因為冬天太冷而養殖失敗,之後嘗試在屏東縣養殖,又因為夏天氣候太炎熱,導致鰻魚死亡;最後來到彰化縣及雲林縣,終於找到適合的生長環境。[註03]
    由於鰻魚的生長過程較複雜,從海洋移動到河川,成熟後又回到海洋繁殖產卵,早期臺灣的人工養殖技術並不成熟,主要從河川捕捉野生鰻魚,或將河口捕捉到的日本鰻鱺魚苗賣到日本。
    民國47年,終於在水產試驗所鹿港分所(今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的試驗之下,成功養殖鰻魚,之後養殖技術傳到雲林縣,養殖場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民國70~80年代是臺灣養殖鰻魚產量最多的時期,大量出口鰻魚到日本而賺取不少外匯,讓臺灣成為「鰻魚王國」。[註04]
    雖然漁民掌握了鰻魚養殖技術,但是至今仍然無法人工繁殖鰻魚,因此必須到河口捕捉魚苗再人工養殖。近年來,由於鰻魚的生長環境受到汙染及改變,導致魚苗的產量減少而價格高昂;再加上中國和韓國也逐漸建立養殖技術,將鰻魚出口到日本,影響臺灣的出口量,部分漁民放棄養殖鰻魚,改養其他魚種。[註05]
    現在,雲林縣口湖鄉仍有許多漁民養殖鰻魚,是臺灣最大的養殖區域,也是每年放養魚苗數量最多的地方!這裡的漁民養殖技術好,鰻魚的活存率高,而且很快就能將鰻魚養到出貨的大小。另一個生產重鎮則是臺西鄉,養殖密度高,產量也很多。[註06]
    在雲林縣,漁民挖掘大面積的池塘來養殖鰻魚,也就是俗稱的「軟池」;而彰化縣以磚頭或水泥砌成面積較小的魚池,俗稱「硬池」。[註06]
    漁民每天早晚都要餵食鰻魚,他們會在飼料中加入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等養分,讓鰻魚長得頭好壯壯。每當飼料投入魚塭中時,鰻魚就會簇擁而至搶食飼料,非常壯觀!
    由於體型較小的鰻魚常常無法搶食飼料,而營養不良;為此,漁民每兩個月就會篩選鰻魚,將不同大小的鰻魚分到特定魚塭中,幫助鰻魚生長。到了夏季,在烈日的照射之下,水池表面的水溫太高,容易將鰻魚熱死;因此,漁民會在清晨四點水溫適中的時候,就開始篩選鰻魚的工作。
    為了讓民眾能輕鬆品嚐到鰻魚的美味,部分鰻魚會送到食品加工廠,做成蒲燒鰻魚真空包,在家加熱一下就能享用。在加工廠中,分切職人俐落地將鰻魚切頭、剖腹、去除內臟,就成了一整片的鰻魚肉,再經過清洗、蒸煮、調味烘烤及包裝。
    每一片鰻魚肉都得來不易!如果想了解鰻魚從魚苗養殖到成鰻的過程,不妨走訪雲林縣口湖鄉及臺西鄉,觀察鰻魚的生長環境及餵食過程,還有機會親手捕捉鰻魚,感受鰻魚身軀滑溜的觸感。
    A
    料來源

    註01: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
    註02:農委會農業貿易統計表
    註03:雲林縣政府-食鰻首選「鰻魚之鄉」 品嘗雲林高品質鰻魚正是時候
    註04:臺灣淡水魚類養殖(上) 白志年、劉富光,水產試驗所特刊第11號,2010年。
    註05:口湖鄉志上冊,雲林縣口湖鄉公所出版,2012年。
    註06:臺灣日本鰻養殖產業經濟分析,汪介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A